检测肠道相关病原体的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0711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分子生物学检测领域,具体地,涉及肠道相关病原体的检测,更具体地,涉及产气荚膜梭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测肠道相关病原体的组合物、试剂盒

方法及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分子生物学检测领域,具体地,涉及不同类型肠道相关病原体的检测,更具体地,涉及产气荚膜梭菌

单增李斯特菌和创伤弧菌的检测


技术介绍

[0002]腹泻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肠道病原体感染是发生腹泻的主要原因

食源性疾病是指由于摄入带有致病性的食物而导致人体感染或中毒的一类疾病,目前已发现了超过
250
种食源性致病源,其中大多数是传染性致病源,主要为多种细菌

病毒以及寄生虫

[0003]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Listeria monocytogenes)
,简称单增李斯特菌,属革兰氏阳性小杆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食源性致病菌,同时该菌为兼性胞内寄生菌,可穿越宿主的肠道屏障,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该菌主要通过粪

口途径感染,轻则引起肠炎的症状,如果侵袭肠粘膜上皮细胞及肝脾巨噬细胞,可引起败血症

脑膜炎

脑炎和流产等严重的临床症状,还可通过眼

破损皮肤

黏膜等渠道进入体内,如入侵鼻粘膜和眼结膜,通过损伤的粘膜经神经末梢的鞘膜进攻中枢神经系统而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

该菌是人李斯特菌病的主要致病菌,能在
4℃
的冰箱中缓慢生长,对公众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0004]副溶血弧菌
(brioparahemolyticus)
广泛存在于河口

海洋和沿海环境中

副溶血性弧菌是人类食用处理不当的海产品后发生急性肠胃炎的主要致病因子

而在极少数情况下,副溶血弧菌可引起伤口感染

耳部感染或败血症,情况严重的有可能会危及生命

[0005]创伤弧菌
(Vibrio Vulnificus)
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通常从海洋和沿海环境中分离出来

该细菌能够引起一系列疾病症状,如肠胃炎

伤口感染和原发性败血症

伤口感染通常与在受污染的水巾进行娱乐活动或感染鱼的处理有关,感染后机体通常表现为水肿

肺泡肿大

蜂窝织炎和坏死性筋膜炎,在极端情况的情况下由于感染情况严重可能会造成机体损伤严重从而需要进行截肢

创伤弧菌导致伤口感染后平均死亡率可达
25
%,而由食用受污染的海产品导致的原发性败血症在没有及时服用抗生素的情况下,其死亡率将超过
50


[0006]产气荚膜梭菌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为革兰阳性粗大梭菌,大小为
(3

4)
×
(1

1.5)
μ
m
,单独或成双排列,有时也可成短链排列;芽胞呈卵圆形,芽胞宽度不比菌体大,位于中央或末次端;在脓汁

坏死组织或感染动物脏器的涂片上,可见有明显的荚膜,无鞭毛,不能运动

根据细菌产生外毒素的种类差别,可将产气荚膜梭菌分成
a、b、c、d、e
等5型

对人致病的主要是
a
型,引起气性坏疽和食物中毒,
c
型则引起坏死性肠炎

产气荚膜梭菌是气性坏疽的主要病原菌

气性坏疽是战时多见的一种严重的创伤感染,以局部水肿

产气

肌肉坏死及全身中毒为特征,病亡率高达
40
%~
100


[0007]类志贺邻单胞菌
(Plesiomonas Shigelloides)
是氧化酶阳性

兼性厌氧的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最适生长温度为
37℃
,该菌主要存在于淡水,江河水和海水中,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尤为多见

类志贺邻单胞菌引起的肠外感染少见,多引起人类肠道感染,临床症状表
现为腹泻

腹痛

恶心

畏寒

头痛

发热和呕吐,腹泻多为水样便,少数为血便,潜伏期
24

50h
,病程一般为1~
9d
,少数强毒力株引起的感染病程可达2周~3个月,人群中儿童和免疫缺陷病人易感

此外,机体免疫低下人群感染可引起蜂窝组织炎

骨髓炎

脑膜炎和败血症等

在食物中毒的检测中,由于病人的临床症状和其他致病菌引起的病症相似,类志贺邻单胞菌往往会被忽略,从而诊断为不明原因腹泻

[0008]沙门氏菌种类繁多,截止目前为止共发现沙门氏菌血清型
2600
多种,其中可感染人类的血清型有
1500
多种

根据感染后机体发生病理变化的不同,又可将沙门氏菌分为伤寒沙门氏菌
(Salmonella Typhi)
和非伤寒沙门氏菌
((Nontyphoidal salmonella)
两大类

伤寒沙门氏菌主要包括伤寒

仙台

甲型副伤寒

乙型副伤寒和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其中伤寒沙门氏菌的宿主范围较狭窄,主要感染人类和高等灵长类动物,其中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临床表现相对较重,主要为肠道热,潜伏期长,根据感染细菌数的不同潜伏期可波动在4‑
33
天,高热
(T>39℃)
是最常见的症状,症状的持续时间可长达3周,亦可引起其他罕见的临床并发症,例如脑膜炎及骨髓炎

有研究显示每年由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引发伤寒的人数最高可达
3300
万,其中导致死亡的人数在
50

60


它们高度适应人类,因此传染源主要为患者或带菌者,传播途径主要为进食被污染的食物及水

[0009]因此,本领域需求一种产品能够简单

快速地检测上述不同的病原体,以便为临床医生提供较为充分的快速诊断以及排除不同病原体感染的依据,缩短临床医生对患者病情诊断的时间,加快对患者实施治疗措施,并且灵敏度高,特异性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有鉴于此,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肠道相关病原体检测的组合物,包括: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肠道相关病原体检测的组合物,包括:第一核酸组合物:如
SEQ ID NO:1
~3所示的检测产气荚膜梭菌的上游引物

下游引物及探针;如
SEQ ID NO:4
~6所示的检测单增李斯特菌的上游引物

下游引物及探针;以及如
SEQ ID NO:7
~9所示的检测创伤弧菌的上游引物

下游引物及探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还包括第二核酸组合物:如
SEQ ID NO:10

12
所示的检测类志贺邻单胞杆菌的上游引物

下游引物及探针;如
SEQ ID NO:13

15
所示的检测副溶血弧菌的上游引物

下游引物及探针;以及如
SEQ ID NO:16

18
所示的检测伤寒沙门氏菌的上游引物

下游引物及探针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
/
或第二核酸组合物还包括如
SEQ ID NO:10

12
所示的检测内标的上游引物

下游引物及探针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产气荚膜梭菌和类志贺邻单胞杆菌探针的荧光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新林万旺刘传任小梅吴康戴立忠
申请(专利权)人:圣湘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