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出风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8704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用出风口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用出风口结构、车用空调系统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用出风口结构以及包括这样的车用出风口结构的车用空调系统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车用空调的出风口结构一般包括导风组件和用于调节风向的调节组件,其中,导风组件主要包括叶片连杆、排列在其上的叶片组合或可选地还有格栅结构。在此,通过调整叶片的空间方位来实现对吹入驾驶舱内的风向的调节,即实现对左右扫风效果的调节。另外,通过手动拨动格栅结构还可实现对上下扫风效果的调节。
[0003]此外,为了适应乘员对风量和风向的调节并且提高美观性,从现有技术中已知一种隐藏式出风口结构,其包括两个出风口、例如上下两个出风口,这两个出风口是彼此独立的并且通过专用的导风通道与进风口连通。通过改变流经这两个出风口的风量比例来实现上下扫风效果的改变,并且通过改变叶片的空间方位来实现左右扫风效果的改变。在此,给这两个出风口分别配属了电机和传动杆件,这给车辆空间布置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根据不同的方面,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的车用出风口结构、车用空调系统和车辆,其中,该车用出风口结构在保证扫风效果调节的基础上具有优化的空间布置效果。
[0005]此外,本技术还旨在解决或者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其它技术问题。
[0006]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通过提供一种车用出风口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具体而言,其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在所述壳体中形成有出风通道,风量通过所述出风通道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或所述第二出风口流出;
[0007]在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处分别布置有叶片组件,所述叶片组件分别包括叶片连杆以及与所述叶片连杆连接的多个叶片,所述多个叶片可转动地容纳在第一出风口或第二出风口处,通过叶片连杆的运动带动与其连接的多个叶片绕各自的转动轴线进行转动;
[0008]其中,所述车用出风口结构还包括联动装置和用于驱动所述联动装置的驱动装置,其中,在第一出风口处的叶片连杆和在第二出风口处的叶片连杆通过所述联动装置进行连接并且同时被带动一起沿相同方向进行运动。
[0009]在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所提出的车用出风口结构中,所述联动装置包括联动杆,所述联动杆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驱动装置运动耦联,并且所述联动杆的两端分别相应地与第一出风口处的叶片连杆和第二出风口处的叶片连杆连接,以同时带动第一出风口处的叶片连杆和第二出风口处的叶片连杆一起进行运动。
[0010]在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所提出的车用出风口结构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啮合连接的输入斜齿轮和输出斜齿轮,其中,所述输入斜齿轮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输出
斜齿轮在中心处固定地设置在所述联动杆的外周缘上,以驱动所述联动杆绕其中心轴线进行转动并且带动与所述联动杆连接的叶片连杆进行弧线运动。
[0011]在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所提出的车用出风口结构中,所述输出斜齿轮是扇形斜齿轮,所述扇形斜齿轮套设在所述联动杆的外周缘上。
[0012]在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所提出的车用出风口结构中,所述多个叶片分别包括转轴、与所述转轴成角度的支承横杆和围绕所述转轴的叶片本体,所述支承横杆以其第一端部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并且以其第二端部与所述叶片连杆连接,通过所述支承横杆在叶片连杆运动期间带动所配属的叶片绕其自身的转动轴线进行转动。
[0013]在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所提出的车用出风口结构中,所述联动杆与属于同一叶片连杆的其中一个叶片的支承横杆固定连接并且带动所述支承横杆绕平行于所述转轴的方向进行转动。
[0014]在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所提出的车用出风口结构中,所述联动杆在端部处借助转接件与所述叶片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转接件包括外壳体并且在所述外壳体处设有第一形状配合部,相应地,在所述联动杆的端部处设有第二形状配合部,通过将所述第一形状配合部接合到所述第二形状配合部中带动所述转接件进行运动。
[0015]在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所提出的车用出风口结构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所述驱动装置转动连接的输入齿轮和用于与所述输入齿轮进行啮合传动连接的丝杆,所述丝杆与所述联动杆固定连接,以带动所述联动杆和与所述联动杆连接的叶片连杆进行平移运动。
[0016]在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所提出的车用出风口结构中,所述出风通道包括主出风通道,所述主出风通道分支出用于与第一出风口连通的第一出风通道和用于与第二出风口连通的第二出风通道,在所述主出风通道中设有滚筒风量分配器,借助其调节流向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风量。
[0017]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分别提出一种包括上面所阐述的车用出风口结构的车用空调系统和车辆,其能够具有上面所阐述的特征和优点,对此不再赘述。
[0018]根据本技术的车用出风口结构通过设有联动装置可降低多出风口的车用出风口结构的制造成本并且可优化其在车辆中的空间布置方案。
附图说明
[0019]参考附图,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的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
[0020]图1示出了根据一种实施例的在装配状态下的车用出风口结构的立体图;
[0021]图2示出了根据图1的车用出风口结构的分解视图;
[0022]图3示出了根据图1的车用出风口结构的剖分视图;
[0023]图4示出了根据图2的局部视图,其中,联动装置的结构是较为清楚的。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容易理解,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技术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技术的全
部或者视为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0025]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或类似表述仅用于描述与区分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应的构件的相对重要性。
[0026]参考图1和2,其分别以组装立体图和分解立体图示出了车用出风口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其中,在该车用出风口结构100的壳体110中形成有出风通道120,风量能够通过该出风通道从第一出风口130或第二出风口140流入到驾驶舱中。壳体110是两件式的并且在图2中分别被示出。在附图中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出风口130还可被称为上出风口,第二出风口140还可被称为下出风口。还可行的是,这两个出风口在车辆中能够沿左右方向进行布置,即其中一个为左出风口,其中另一个为右出风口。如图3所示出的那样,出风通道120包括主出风通道121以及可视为其分支的第一出风通道122和第二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出风口结构,其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在所述壳体中形成有出风通道,风量通过所述出风通道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或所述第二出风口流出;在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处分别布置有叶片组件,所述叶片组件分别包括叶片连杆以及与所述叶片连杆连接的多个叶片,所述多个叶片可转动地容纳在第一出风口或第二出风口处,通过叶片连杆的运动带动与其连接的多个叶片绕各自的转动轴线进行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用出风口结构还包括联动装置和用于驱动所述联动装置的驱动装置,其中,在第一出风口处的叶片连杆和在第二出风口处的叶片连杆通过所述联动装置进行连接并且同时被带动一起沿相同方向进行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装置包括联动杆,所述联动杆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驱动装置运动耦联,并且所述联动杆的两端分别相应地与第一出风口处的叶片连杆和第二出风口处的叶片连杆连接,以同时带动第一出风口处的叶片连杆和第二出风口处的叶片连杆一起进行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啮合连接的输入斜齿轮和输出斜齿轮,其中,所述输入斜齿轮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输出斜齿轮在中心处固定地设置在所述联动杆的外周缘上,以驱动所述联动杆绕其中心轴线进行转动并且带动与所述联动杆连接的叶片连杆进行弧线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斜齿轮是扇形斜齿轮,所述扇形斜齿轮套设在所述联动杆的外周缘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出风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叶片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起兴张晗张浩斌王韬
申请(专利权)人: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