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反应器的进水管,具体来说就是UASB反应器的进水管,该进水管由反应器上部向下延伸,且出水口位于反应器的底部。这样满足了反应器的进水工艺需要,而由于管路先由反应器上部通过然后伸入到反应器下部,那么停止进水后,因进水管上有位置较高的部位,反应器内的废水也不会由管路回流,管路上也就无需设置阀门来控制管路的通断。既避免了阀门损坏,节约设备投资成本,也避免了维修阀门对生产造成影响,整个进水管的工作稳定性大大提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一种反应器的进水管,具体来说就是UASB反应器的进水管。
技术介绍
根据UASB反应器的工艺需要,污水必须从反应器底部进入反应器内,如图1所示, 由于反应器20内有一定深度的污水,那么进水管10上必须设置阀门来控制进水管10的通 断,防止污水回流,以及便于阻断管路后对污水泵等设备进行维修。而污水通常混有固体废 物同时具有酸碱性和腐蚀性,容易堵塞或腐蚀阀门。阀门堵塞或损坏后必须放空反应器20 才能对阀门进行维修或更换,这样不仅操作不便而且放空后需要花费数月时间才能重新培 养活性污泥,对生产带来严重影响。有的厂家在进水管10的上、下游安装多个阀门,以便在 有阀门损坏的情况下能阻断管路后维修阀门,但是这仍然没有避免最靠近反应器20的阀 门损坏的风险,而且还增加了设备投资成本。并且阀门越多管路或阀门被污水中的固体废 弃物堵塞的风险越大。总体来说就是现有技术的UASB反应器的进水管工作不稳定、不可罪。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运行稳定性更好的反应器的进水管。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反应器的进水管,进水管由反应器上部向下延伸,进水管的出 水口位于反应器的底部。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进水管的出口仍然位于反应器的底部,满足反应器的进水 工艺需要。而由于管路先由反应器上部通过然后伸入到反应器下部,那么停止进水后,因进 水管上有位置较高的部位,反应器内的废水也不会由管路回流,管路上也就无需设置阀门 来控制管路的通断,或者即使设置阀门,维修阀们也无须放空反应器内的物料。既节约设备 投资成本,也避免了维修阀门对生产造成影响,整个进水管的工作稳定性大大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进水管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进水管示意图;图3是进水管下端布置小孔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3所示的UASB反应器的进水管,进水管10的出水口 11位于反应器20的 底部,且进水管10必须是由反应器20上部,至少是反应器20的液面以上的位置向下延伸 到反应器20底部;最好是进水管10的最高处高于UASB反应器的溢流堰22的出口高度, 那么反应器20内的污水即使受到反应产生的沼气的压力也只能由溢流堰22外排而不可能 由进水管10回流到水源处。图2中示意了进水管10沿反应器20外壁向下延伸的情况,进水管10呈“L”形,从反应器20外部上方伸入到反应器20内的底部。显然进水管10也可 以是由上向下延伸的一根直管;而且进水管10沿反应器20外壁向下延伸的设置中进水管 10也可以先伸入到反应器20底壁下方,然后向上穿过反应器20底壁将污水送入反应器20 内;总之,只要保证进水管10的出水口 11位于反应器20的底部就可以了。本技术的进水管10的出水口 11仍然位于反应器20的底部,满足UASB反应器 20必须由底部进水的工艺需要。而反应器20内的污水不可能自然流向液面以上的位置,也 就是不可能由进水管10外流。那么整个进水管10上也就无需设置阀门来控制管路的通断, 这样的进水管10避免了阀门被损坏或者堵塞,更无需更换或者维修阀门,节约了设备投资 成本;即使在需要设置阀门40的场合,阀门40损坏后也能方便地进行维修或更换,而无须 放空反应器20内的污水,不会对生产产生任何影响;其工作更加稳定可靠。为了使污水更均勻地分布到整个反应器20中,进水管10下端最好有一段管体沿 反应器20底面延伸,也就是进水管10下端设置一段横管,横管管壁上开设足够数量的小 孔,废水由横管上的小孔进入到反应器20内,实际上就是密布在横管管壁上的小孔构成了 进水管10的出水口 11,如图3所示。这样可以使污水进水分布得更加均勻,便于污水和活 性污泥均勻混合以提高厌氧处理的效率。考虑到污水通常有腐蚀性,所以整个进水管10最好采用不锈钢材料或其它耐腐 蚀材料。如果管路上要布置流量计和阀门的,最好也采用耐腐蚀流量计30和耐腐蚀阀门 40。现结合图2、图3对进水管的工作原理进行介绍。待处理污水由污水泵加压后输送 到进水管10,待处理污水从进水管10内由上向下流入反应器20下部,然后从进水管10下 端的出水口 11,也就是经进水管10下端横向延伸的管壁上的小孔流到反应器20内,这样待 处理废水就很均勻地分散到了反应器20底部。在活性污泥的作用下,污水不断产生沼气, 沼气夹带着污水和污泥一起向上涌动,污泥被斜向下延伸的反射板23阻挡回到污水中,如 图中箭头80所示;沼气上升到集气室21后经出气管50排出,如图中箭头70所示;处理后 的污水由反射板23外端流向溢流堰22后排出,如图中箭头60所示。污水泵停止泵送污水 后,反应器20内的污水不会经进水管10向污水泵或集水池回流。需要说明的使,本技术以UASB反应器的进水管为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实用新 型的使用范围不局限于该反应器,凡需要由底部进水的反应器/反应池都可适用本实用新 型的进水管而取得有益效果。权利要求一种反应器的进水管,包括进水管(10)的出水口(11)位于反应器(20)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管(10)由反应器(20)上部向下延伸到反应器(20)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器的进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管(10)下端沿反 应器(20)底面延伸,进水管(10)的出水口(11)由密布在管壁上的小孔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器的进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管(10)采用不锈 钢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应器的进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管(10)上连接有 耐腐蚀流量计(30)和耐腐蚀阀门(40)。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反应器的进水管,具体来说就是UASB反应器的进水管,该进水管由反应器上部向下延伸,且出水口位于反应器的底部。这样满足了反应器的进水工艺需要,而由于管路先由反应器上部通过然后伸入到反应器下部,那么停止进水后,因进水管上有位置较高的部位,反应器内的废水也不会由管路回流,管路上也就无需设置阀门来控制管路的通断。既避免了阀门损坏,节约设备投资成本,也避免了维修阀门对生产造成影响,整个进水管的工作稳定性大大提高。文档编号C02F3/28GK201694891SQ20102015548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9日专利技术者刘庆臣, 韩厚强 申请人:安徽南风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应器的进水管,包括进水管(10)的出水口(11)位于反应器(20)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管(10)由反应器(20)上部向下延伸到反应器(20)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厚强,刘庆臣,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南风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