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负荷厌氧反应器回流进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8194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负荷厌氧反应器回流进液装置,包括厌氧反应器,厌氧反应器上端连接有出水管路,出水管路与管道循环泵相连,循环泵再通过管路连接至混合装置,混合装置通过进液管进入厌氧反应器的底部,厌氧进液泵通过管路连接至混合装置。混合装置包括混合腔,混合腔顶部中央有待处理废水进液口,右中部有循环水进液口,进液口与位于混合腔内的喷嘴相连,混合腔外部设有外部喷口。本发明专利技术改变了厌氧生物反应器传统的多点进水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工程和化学工程领域,特别涉及高负荷厌氧反应器回流进液装置
技术介绍
厌氧技术在节能、物质和能源回收、生态效益方面的巨大优势,使环境学家看到它在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模式中的关键作用,认为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技术。 厌氧生物反应器是废水处理的一类反应器,其中以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和泵张颗粒污泥床(EGSB)为代表。废水自下而上通过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中下部存在密度较大的微生物体(污泥床),中部是悬浮层,上部为澄清层。澄清层设三相分离器完成气液泥三相分离。底部设有布水系统和污泥层。厌氧生物反应器工作时,废水从底部进入,流经反应器下部的微生物堆积体(称为污泥床)向上部流动,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即C0D和B0D物质)被微生物吸附,并进一步降解为无害的无机物。因此废水进入需要均匀的分布,传统的方法是分布于反应器底部各处的管道,从多点流入,称为布水管。因为出水点很多,出口流速慢,易于堵塞,或形成沟流,影响效果。且管路复杂,可靠性差。 另一方面,进入反应器的废水水质往往具有较大的波动,例如pH、浓度、毒性物质的含量等,这些因素容易引起反应器中微生物的不良反应,导致操作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高负荷厌氧反应器回流进液装置。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高负荷厌氧反应器回流进液装置,包括厌氧反应器,厌氧反应器上端连接有出水管路,出水管路与管道循环泵相连,循环泵再通过管路连接至混合装置,混合装置通过进液管进入厌氧反应器的底部,厌氧进液泵通过管路连接至混合装置。 混合装置包括混合腔,混合腔顶部中央有待处理废水进液口 ,右中部有循环水进液口 ,进液口与位于混合腔内的喷嘴相连,混合腔外部设有外部喷口 。 本专利技术通过进液装置,进入反应器的流量增大了数倍,但是总浓度会降低,有毒物质浓度也同时降低,由于上部来的循环水含有大量的HC03-1离子,其pH通常在7. 0-7. 2左右,因此它还能够有效地增大进水的pH缓冲能力。大幅增强的水量和推进速度通过进液管,沿与反应器液面平行的同平面切线方向进入反应器,从而推动反应器内污泥床呈旋转运动,使污泥与进入反应器的废水更充分接触与混合。同时,进水管路根据反应器大小决定数量,各管路出水压力与流速大幅提高,解决了多点进口的堵塞现象和局部沟流现象的形成。反应器处理过的清洁水从出口进入下一工序。 几个管路的流量关系为3 处理的废水流量Q7 =出水流量Q8 ; 进入反应器的总水量Q5 =处理的废水流量Q7+循环水量Q5 由于Q5远远大于Q7,因此采用回流后,进入反应器的水量大大增加了。这样污泥 床的搅拌作用和传质作用得到了加强。 通过本专利技术,循环水与补充的进水能以简单的方式迅速混合,并微生物充分均匀 接触,从而达到以下目的 1.以简单的方式完成均匀的布水作用,改变多点进水为少数点进水,从而既使进 水与微生物污泥迅速充分接触,有免于堵塞和形成沟流,提高水中污染物向微生物污泥转 移的传质效率,从而提高处理效果; 2.利用出水回流稀释进水,使进水水质均衡,浓度和毒性降低,并调节进水的pH 和碱度,从而更有利于废水处理。附图说明 图l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本专利技术进液混合装置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1、图2所示,厌氧反应器8上端连接有出水管路1,出水管路1与管道循环 泵2相连,循环泵2再通过管路连接至混合装置4,混合装置4通过进液管5进入厌氧反应 器8的底部6,厌氧进液泵3通过管路连接至混合装置4。 混合装置4包括混合腔13,混合腔13顶部中央有待处理废水进液口 10,右中部有 循环水进液口 9,进液口 9与位于混合腔13内的喷嘴11相连,混合腔13外部设有外部喷口 12。 为了保证废水进入反应器时能够均匀分布,且克服传统底部布水管易堵塞、形成 沟流、管路复杂、可靠性差等缺点,特专利技术一种新型布水系统。厌氧反应器中一部分处理过 的废水,被管道泵经管路由混合装置循环水入口进入混合室内喷嘴喷射高速送入混合室。 废水被废水进液泵从废水管路由废水入口送入混合装置。在混合装置里,两股废水进行充 分混合,混合后的废水由混合室扩散喷嘴喷射扩散混合进入反应器。混合器内,经处理的循 环水量大于废水进液量,具体比例可根据废水性质和废水上流速度共同决定,废水上流速 度由管道循环泵调节。进液管路出水口方向与水面平行的同一平面切线方向。 通过进液装置,进入反应器的流量增大了数倍,但是总浓度会降低,有毒物质浓度 也同时降低,由于上部来的循环水含有大量的HC03-1离子,其pH通常在7. 0-7. 2左右,因 此它还能够有效地增大进水的pH缓冲能力。大幅增强的水量和推进速度通过进液管,沿与 反应器液面平行的同平面切线方向进入反应器,从而推动反应器内污泥床呈旋转运动,使 污泥与进入反应器的废水更充分接触与混合。同时,进水管路根据反应器大小决定数量,各 管路出水压力与流速大幅提高,解决了多点进口的堵塞现象和局部沟流现象的形成。反应 器处理过的清洁水从出口进入下一工序。 几个管路的流量关系为 处理的废水流量Q7 =出水流量Q8 ;进入反应器的总水量Q5 =处理的废水流量Q7+循环水量Q5 由于Q5远远大于Q7,因此采用回流后,进入反应器的水量大大增加了 。这样污泥 床6的搅拌作用和传质作用得到了加强。权利要求高负荷厌氧反应器回流进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厌氧反应器(8)上端连接有出水管路(1),出水管路(1)与管道循环泵(2)相连,循环泵(2)再通过管路连接至混合装置(4),混合装置(4)通过进液管(5)进入厌氧反应器(8)的底部(6),厌氧进液泵(3)通过管路连接至混合装置(4)。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高负荷厌氧反应器回流进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混合装置(4)包括混合腔(13),混合腔(13)顶部中央有待处理废水进液口 (IO),右中部有循环水进液口(9),进液口 (9)与位于混合腔(13)内的喷嘴(11)相连,混合腔(13)外部设有外部喷口(12)。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负荷厌氧反应器回流进液装置,包括厌氧反应器,厌氧反应器上端连接有出水管路,出水管路与管道循环泵相连,循环泵再通过管路连接至混合装置,混合装置通过进液管进入厌氧反应器的底部,厌氧进液泵通过管路连接至混合装置。混合装置包括混合腔,混合腔顶部中央有待处理废水进液口,右中部有循环水进液口,进液口与位于混合腔内的喷嘴相连,混合腔外部设有外部喷口。本专利技术改变了厌氧生物反应器传统的多点进水方式。文档编号C02F3/28GK101786723SQ20101013653公开日2010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30日专利技术者贺超, 顾兆林 申请人:西安交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高负荷厌氧反应器回流进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厌氧反应器(8)上端连接有出水管路(1),出水管路(1)与管道循环泵(2)相连,循环泵(2)再通过管路连接至混合装置(4),混合装置(4)通过进液管(5)进入厌氧反应器(8)的底部(6),厌氧进液泵(3)通过管路连接至混合装置(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超顾兆林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