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边数控卧式深孔钻铣复合机床及钻铣复合功能转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77354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数控机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双边数控卧式深孔钻铣复合机床及钻铣复合功能转换方法,由于在工作台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钻铣机床和第二钻铣机床,第一钻铣机床和第二钻铣机床可对工作台上的加工件进行双面同时加工,因此无需通过人工转移加工面或使用旋转转台就能进行双面加工,进而大大缩短了加工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并能避免因为工件拆装后需重新定位和重新对刀造成的加工误差,因而具有加工精度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边数控卧式深孔钻铣复合机床及钻铣复合功能转换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控机床
,具体涉及双边数控卧式深孔钻铣复合机床及钻铣复合功能转换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机械加工设备
,数控机床是模具加工中常用的加工设备

目前,对于卧式深孔钻机机床,尤其是钻铣复合机床,加工方式普遍为单边加工,如果需要进行多面加工时,需要通过人工转移加工面或使用旋转转台配合作业才能进行多面加工,进而会导致整个加工过程时间用时太长

并且,现有技术的这种单面加工的方式,在人工转移加工面或使用旋转转台配合作业时,需要重新对刀,进而导致加工效率低下,也会影响钻铣复合机床的加工精度

[0003]另外,现有技术的这种单边加工方式,在进行前一个工件拆装后,后一个工件加工时需要重新定位,进而容易造成加工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双边数控卧式深孔钻铣复合机床,该双边数控卧式深孔钻铣复合机床具有加工效率高,加工精度高,且能避免加工误差的优点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钻铣复合机床的钻铣复合功能转换方法,该钻铣复合机床的钻铣复合功能转换方法能很好地实现钻和铣两种加工方式的来回切换功能

[0006]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双边数控卧式深孔钻铣复合机床,包括工作台

相对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两侧的第一钻铣机床和第二钻铣机床;还包括第一导套座

第一支撑架

第二导套座和第二支撑架;
[0008]所述工作台设置有第一导套座托板和第二导套座托板;
[0009]所述第一钻铣机床包括第一底座

滑动连接于第一底座上的第一立柱托板

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柱托板上的第一立柱

滑动连接于第一立柱的第一
Z
轴铸件

设置于第一
Z
轴铸件的第一驱动组件

与第一驱动组件驱动连接的第一刀具;
[0010]所述第二钻铣机床包括第二底座

滑动连接于第二底座上的第二立柱托板

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立柱托板上的第二立柱

滑动连接于第二立柱的第二
Z
轴铸件

设置于第二
Z
轴铸件的第二驱动组件

与第二驱动组件驱动连接的第二刀具;
[0011]所述第一导套座和第一支撑架能来回转移置于第一
Z
轴铸件和第一导套座托板;所述第二导套座和第二支撑架能来回转移置于第二
Z
轴铸件和第二导套座托板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套座和第一支撑架在第一钻铣机床实现钻孔功能时固定于所述第一
Z
轴铸件,在第一钻铣机床实现铣削功能时转移固定在所述第一导套座托板;
[0013]所述第二导套座和第二支撑架在第二钻铣机床实现钻孔功能时固定于所述第二
Z
轴铸件,在二钻铣机床实现铣削功能时转移固定在所述第二导套座托板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
Z
轴铸件设置有用于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导套座和第一支撑架的第一铸件线轨;
[0015]所述第二
Z
轴铸件设置有用于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导套座和第二支撑架的第二铸件线轨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套座托板设置有用于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导套座和第一支撑架的第一导套座托板线轨;
[0017]所述第二导套座托板设置有用于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导套座和第二支撑架的第二导套座托板线轨

[001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主轴座

固定于所述第一主轴座的第一主轴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

所述第一主轴和所述第一刀具依次驱动连接;
[0019]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主轴座

固定于所述第二主轴座的第二主轴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

所述第二主轴和所述第二刀具依次驱动连接

[002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底座设置有用于所述第一立柱托板滑动连接的第一底座线轨

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立柱托板沿
X
轴方向移动的第一底座驱动组件;
[0021]所述第二底座设置有用于所述第二立柱托板滑动连接的第二底座线轨

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立柱托板沿
X
轴方向移动的第二底座驱动组件

[002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立柱托板设置有用于所述第一立柱滑动连接的第一立柱托板线轨

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立柱沿
Z
轴方向移动的第一立柱托板驱动组件;
[0023]所述第二立柱托板设置有用于所述第二立柱滑动连接的第二立柱托板线轨

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立柱沿
Z
轴方向移动的第二立柱托板驱动组件

[002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立柱设置有用于所述第一
Z
轴铸件滑动连接的第一立柱线轨

用于驱动所述第一
Z
轴铸件沿
Y
轴方向移动的第一立柱驱动组件;
[0025]所述第二立柱设置有用于所述第二
Z
轴铸件滑动连接的第二立柱线轨

用于驱动所述第二
Z
轴铸件沿
Y
轴方向移动的第二立柱驱动组件

[002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架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第二支撑架的数量为若干个

[0027]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28]本专利技术提供双边数控卧式深孔钻铣复合机床的钻铣复合功能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29]钻孔功能转换为铣削功能:
[0030]S1、
驱动第一立柱托板在第一底座上进行
X
轴方向移动,使第一
Z
轴铸件上的第一铸件线轨的侧面与工作台上的第一导套座托板的第一导套座托板线轨的侧面在
X
轴方向上平齐;和
/
或,
[0031]驱动第二立柱托板在第二底座上进行
X
轴方向移动,使第二
Z
轴铸件上的第二铸件线轨的侧面与工作台上的第二导套座托板的第二导套座托板线轨的侧面在
X
轴方向上平齐;
[0032]S2、
驱动第一
Z
轴铸件在第一立柱上进行
Y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双边数控卧式深孔钻铣复合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

相对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两侧的第一钻铣机床和第二钻铣机床;还包括第一导套座

第一支撑架

第二导套座和第二支撑架;所述工作台设置有第一导套座托板和第二导套座托板;所述第一钻铣机床包括第一底座

滑动连接于第一底座上的第一立柱托板

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柱托板上的第一立柱

滑动连接于第一立柱的第一
Z
轴铸件

设置于第一
Z
轴铸件的第一驱动组件

与第一驱动组件驱动连接的第一刀具;所述第二钻铣机床包括第二底座

滑动连接于第二底座上的第二立柱托板

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立柱托板上的第二立柱

滑动连接于第二立柱的第二
Z
轴铸件

设置于第二
Z
轴铸件的第二驱动组件

与第二驱动组件驱动连接的第二刀具;所述第一导套座和第一支撑架能来回转移置于第一
Z
轴铸件和第一导套座托板;所述第二导套座和第二支撑架能来回转移置于第二
Z
轴铸件和第二导套座托板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边数控卧式深孔钻铣复合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套座和第一支撑架在第一钻铣机床实现钻孔功能时固定于所述第一
Z
轴铸件,在第一钻铣机床实现铣削功能时转移固定在所述第一导套座托板;所述第二导套座和第二支撑架在第二钻铣机床实现钻孔功能时固定于所述第二
Z
轴铸件,在二钻铣机床实现铣削功能时转移固定在所述第二导套座托板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边数控卧式深孔钻铣复合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Z
轴铸件设置有用于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导套座和第一支撑架的第一铸件线轨;所述第二
Z
轴铸件设置有用于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导套座和第二支撑架的第二铸件线轨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边数控卧式深孔钻铣复合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套座托板设置有用于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导套座和第一支撑架的第一导套座托板线轨;所述第二导套座托板设置有用于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导套座和第二支撑架的第二导套座托板线轨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边数控卧式深孔钻铣复合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主轴座

固定于所述第一主轴座的第一主轴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

所述第一主轴和所述第一刀具依次驱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主轴座

固定于所述第二主轴座的第二主轴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

所述第二主轴和所述第二刀具依次驱动连接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边数控卧式深孔钻铣复合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设置有用于所述第一立柱托板滑动连接的第一底座线轨

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立柱托板沿
X
轴方向移动的第一底座驱动组件;所述第二底座设置有用于所述第二立柱托板滑动连接的第二底座线轨

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立柱托板沿
X
轴方向移动的第二底座驱动组件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边数控卧式深孔钻铣复合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托板设置有用于所述第一立柱滑动连接的第一立柱托板线轨

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立柱沿
Z
轴方向移动的第一立柱托板驱动组件;所述第二立柱托板设置有用于所述第二立柱滑动连接的第二立柱托板线轨

用于驱动
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泽军郭新帅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台铭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