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渔业捕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77281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渔业捕捞装置,包括机体和遮挡板,机体的最后端开设有开口;机体内设置有诱捕机构和捕捞机构,通过诱捕机构将鱼群吸引至渔网中,再通过电机输出轴直接带动伸缩杆,伸缩杆通过连接杆带动遮挡板关闭的方式,完成对鱼群的捕捞,通过机体上面安装的拉环,利用麻绳穿过拉环实现固定,将整个渔业捕捞装置拉出水面。捞装置拉出水面。捞装置拉出水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渔业捕捞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渔业捕捞
,特别涉及一种渔业捕捞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水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鱼类是人类摄取动物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重要膳食来源。由于鱼类栖息于不同水体环境中,生态友好的捕捞方式一直是捕捞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即利用先进的装置和技术将合规格的鱼类高效的捕捞上来,节省人力物力;同时在捕捞过程中不对水域生态环境、小规格的鱼类及其他生物产生不良影响,要实现生态友好。但传统的捕鱼装置功能比较单一,只有简单的捕鱼功能,且大部分捕捞工作需要人工完成,工作量较大,且工作效率较低,不能满足水产业的需求;此外,传统的捕捞装置受水下地形和障碍物的影响,容易在拉网过程中将网割破,使得鱼在漏网处大量逃逸,降低捕鱼效率。
[0003]例如专利号为CN213603902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海洋渔业捕捞装置,包括伸缩杆,伸缩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机体,机体的表面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轴,机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两个转轴转动的驱动机构,还包括两个连接杆一,两个连接杆一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转轴的表面,两个连接杆一的端部均铰接有连接杆二,两个连接杆二的端部共同铰接有板块,板块滑动连接在机体的内壁,还设置有用于诱导鱼群进入机体内部的诱导机构。
[0004]但是,上述专利中的海洋渔业捕捞装置,还存在有以下的缺陷:
[0005](1)未设置有放生小鱼的结构,捕捞过程中,无论鱼的体型大小,都会被捕捞,后续还需要对鱼的体型进行分拣,将小鱼放回水中,否则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该装置在使用时不够方便。
[0006](2)所有被捕捞的鱼只能在机体中进行活动,活动空间不够会导致鱼群过于拥挤导致互相挤压,不利于鱼群的活性,且机体中存水量优先,将机体拉出水面后,势必会有大量鱼死亡。
[0007](3)齿轮传动结构长期在水中啮合、转动、传动等工序,极易生锈,导致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未设置用于放生小于的结构,后续还需要人工操作、被捕捞的鱼活动范围不足不能保证鱼群活性、使用时不够方便等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渔业捕捞装置,在机体后面增设了渔网,保证了被捕鱼群游动时有足够的水量和活动空间;并增设了放生孔,可以让体型太小的鱼游处捕捞装置,合得更加良好,使用时可以灵活调节高度以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以达到更理想的治疗效果。
[0009]本技术的技术思路:
[0010](1)在机体的后方增设渔网,保证被捕捞的鱼群不会存在机体中水量过少,导致鱼群大片窒息而死的缺陷。
[0011](2)遮挡板的开启和关闭工序采用电机带动输出杆的传动方式来完成,更加直接方便,且加长了使用寿命。
[0012](3)增设小鱼放生口,体型过小的鱼可以游出机体,减轻了工作人员后续对鱼群进行分拣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效率。
[0013]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14]一种渔业捕捞装置,包括机体和遮挡板,机体的最后端开设有开口;机体内设置有诱捕机构和捕捞机构;其中,
[0015]捕捞机构包括电机、伸缩杆、遮挡板和振动传感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伸缩杆,电机与振动传感器电连接,伸缩杆与遮挡板通过连接板连接。
[0016]进一步地,诱捕机构包括放饵挂板、诱导器,放饵挂板11设置于机体的最后端的开口处,诱导器设置于机体中。
[0017]进一步地,放饵挂板后端固定连接有渔网。
[0018]进一步地,机体侧壁上还设置有小鱼放生孔。
[0019]进一步地,机体顶端设置有拉环。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1)防水材料保护下的电机直接通过输出轴连接伸缩杆,振动传感器可以检测渔网前端处的振动,当渔网中的鱼群到达一定数量后,大量鱼群游动会增大振幅,因为振动传感器与电机电连接,所以伸缩杆拉伸,带动遮挡板关闭,这一过程中,传动高效方便。
[0022](2)在放饵挂板挂上饵料,会引诱鱼群进入渔网中,关闭遮挡板后,整个装置中水量也充足,在将被捕鱼群拉到岸上的过程中,可以保证鱼群的存活率,且设置有小鱼放生孔,保证了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附图说明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一种渔业捕捞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0025]图2为本技术一种渔业捕捞装置的立体剖视图;
[0026]图3为图2中机体的立体结构图。
[0027]图中:1.渔网;2.机体;3.拉环;4.小鱼放生口;5.遮挡板;6.振动传感器;7.电机;8.伸缩杆;9.连接杆;10.诱导器;11.放饵挂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9]实施例1
[0030]参考图1至图3,一种渔业捕捞装置,装置的总长为1.2

1.5m,包括机体2和遮挡板5,机体2的最后端开设有开口;机体2内设置有诱捕机构和捕捞机构;其中,
[0031]捕捞机构包括电机7、伸缩杆8、遮挡板5和振动传感器6,电机7的输出轴连接伸缩杆8,电机7与振动传感器6电连接,伸缩杆8与遮挡板5通过连接杆9连接。电机7和机体2外壁表面均包裹防水材料,使得这些装置在水中能够正常使用。
[0032]进一步地,诱捕机构包括放饵挂板11、诱导器10,诱导器10设置于机体2中,放饵挂板11与机体2的最后端的开口处的侧壁固定连接,在晚上和天气炎热的时候,水中的氧气含量最为稀薄,此时,诱导器10会释放出氧气,吸引鱼群进入到机体2中。放饵挂板11后端固定连接有渔网1,通过在放饵挂板11上悬挂鱼饵,在渔网1中也抛洒鱼饵,进而,将鱼群吸引至渔网1中。同时,机体2侧壁上还设置有小鱼放生孔。体型较小的鱼类,可以通过小鱼放生口4进出机体2,这种设计可以防止渔民过度捕捞,对生态平衡造成破坏,还减轻了后续对捕捞上来的鱼类进行分拣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0033]振动传感器6的感应端伸出机体2,有5cm的长度进入渔网1中,当鱼群的数量充满渔网1,大量鱼类生物在渔网1中游动,势必会使水振动的频率增加,当振动频率增加至振动传感器6所设置的临界点时,振动传感器6将信号传输至电机7,电机7就会带动伸缩杆8拉伸,伸缩杆8带动遮挡板5向下关闭,完成整个捕捞工作。振动传感器6为现有技术,在本申请中对其工作原理不做过多赘述。同时,在机体2顶端设置有拉环3,可以将麻绳穿过拉环3,以便于渔民将捕捞装置拉上船。
[0034]实施例2
[0035]本实施例描述的是渔业捕捞装置在渔业捕捞
的运用。渔民将船行驶入适宜捕捞作业水域后中,用尼龙绳索穿过拉环3进行固定后,将电机7开启,启动诱导器10,在放饵挂板11处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渔业捕捞装置,包括机体(2)和遮挡板(5),其特征在于,机体(2)的最后端开设有开口;机体(2)内设置有诱捕机构和捕捞机构;其中,捕捞机构包括电机(7)、伸缩杆(8)、遮挡板(5)和振动传感器(6),电机(7)的输出轴连接伸缩杆(8),电机(7)与振动传感器(6)电连接,伸缩杆(8)与遮挡板(5)通过连接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渔业捕捞装置,其特征在于,诱捕机构包括放饵挂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馨文黎傲雪李萍萍邓碧瑶邱堃龙梁安玥王学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