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管理系统、热管理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管理相关
,特别是一种热管理系统
、
热管理方法
、
电子设备
、
存储介质及车辆
。
技术介绍
[0002]常规电动汽车
(Electric vehicle
,
EV)
采用直接式热泵热管理系统
。
如图1所示,直接式热泵热管理系统包括位于空调箱体内的蒸发器1’
、
室内冷凝器2’
、
空气加热器
(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
PTC)3
’
、
电池4’
、
水加热器5’
以及热管理系统其他部品6’
。
现有的直接式热泵热管理系统,对于电池4’
的加热使用水加热器5’
为电池加热,这样的制热效能比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
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冷却器
(1)、
室内冷凝器
(2)、
压缩机
(3)、
水冷冷凝器
(4)、
动力电池
(5)、
散热器
(6)
以及具有多种阀组件模式的阀组件
(7)
,所述室内冷凝器
(2)
位于乘客舱内,其中:所述电池冷却器
(1)
的冷媒输出端与所述压缩机
(3)
的冷媒输入端连接,所述压缩机
(3)
的冷媒输出端与所述室内冷凝器
(2)
的冷媒输入端连接,所述室内冷凝器
(2)
的冷媒输出端与所述电池冷却器
(1)
的冷媒输入端连接;所述水冷冷凝器
(4)
的冷媒输入端与所述压缩机
(3)
的冷媒输出端连接,所述水冷冷凝器
(4)
的冷媒输出端与所述电池冷却器
(1)
的冷媒输入端连接;所述阀组件
(7)
具有第一阀组件模式,在所述第一阀组件模式下,所述阀组件
(7)
连接所述电池冷却器
(1)
的冷却液输出端与所述散热器
(6)
的冷却液输入端,连接所述散热器
(6)
的冷却液输出端与所述电池冷却器
(1)
的冷却液输入端,连接所述水冷冷凝器
(4)
的冷却液输出端与所述动力电池
(5)
的冷却液输入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驱部件
(8)
,所述电驱部件
(8)
的冷却液输出端与所述水冷冷凝器
(4)
的冷却液输入端连接,且在所述第一阀组件模式下,所述阀组件
(7)
连接所述动力电池
(5)
的冷却液输出端与所述电驱部件
(8)
的冷却液输入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组件
(7)
为八通阀:所述八通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池冷却器
(1)
的冷却液输入端连接;所述八通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冷却器
(1)
的冷却液输出端连接;所述八通阀的第三端与所述动力电池
(5)
的冷却液输出端连接;所述八通阀的第四端与所述动力电池
(5)
的冷却液输入端连接;所述八通阀的第五端与所述电驱部件
(8)
的冷却液输入端连接;所述八通阀的第六端与所述水冷冷凝器
(4)
的冷却液输出端连接;所述八通阀的第七端与所述散热器
(6)
的冷却液输出端连接;所述八通阀的第八端与所述散热器
(6)
的冷却液输入端连接;在所述八通阀处于所述第一阀组件模式下,所述八通阀的第一端与第七端连接,第二端与第八端连接,第三端与第五端连接,第四端与第六端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乘客舱的蒸发器
(9)
,所述室内冷凝器
(2)
的冷媒输出端还与所述蒸发器
(9)
的冷媒输入端连接,所述蒸发器
(9)
的冷媒输出端与所述压缩机
(3)
的冷媒输入端连接,所述水冷冷凝器
(4)
的冷媒输出端还与所述蒸发器
(9)
的冷媒输入端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液分离器
(10)
,所述电池冷却器
(1)
的冷媒输出端以及所述蒸发器
(9)
的冷媒输出端分别通过所述气液分离器
技术研发人员:林庆宏,刘应深,黄伟,周滔,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