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同步增压机构及透镜帽迭合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6685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0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双侧同步增压机构及透镜帽迭合夹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透镜帽迭合夹具采用施压带进行迭合时,缺乏侧向压力导致的透镜帽边部粘接效果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配置了双侧同步增压机构,通过夹紧座的两夹紧部对施压带趋近于0度和180度的两侧外廓进行增压,其夹紧原理通过双向螺纹的螺杆同步移动控制,并配置导向机构控制移动稳定性,夹紧到位采用机械限位的形式,能够在手动调节的控制下快速顶抵到位。能够在手动调节的控制下快速顶抵到位。能够在手动调节的控制下快速顶抵到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侧同步增压机构及透镜帽迭合夹具


[0001]本技术涉及透镜帽迭合
,尤其是一种双侧同步增压机构及透镜帽迭合夹具。

技术介绍

[0002]B超探头是一种医疗影像学中常用的医学成像设备,为了保护透镜探头的清洁、光滑度,探头基元的外廓需要粘接并迭合透镜帽,从而起到防护的作用;迭合工艺需要借助迭合夹具对其进行外部施压,并等待粘合剂干燥。
[0003]现有的透镜帽迭合夹具的工作原理是:如说明书附图的图1和图2所示,前级处理好的探头基元与透镜帽之间需要通过粘接剂粘接(图中示意了探头的基元部分,透镜帽未出示,在迭合时放在施压带和透镜帽之间),整体通过定位座快速安装在迭合夹具上,由于透镜帽外廓为半圆凸片状,通过施压带贴合最上层的透镜帽,在下方提供一个具有预紧力的装置从而拉动施压带下压,进而完成迭合工艺。存在的缺陷是:在施压带下拉过程中,透镜帽的外廓受力不均,具体表现为自透镜帽顶部向两侧发散的外廓收到的力F1逐渐减小,特别是外廓趋近于0度和180度的两侧外廓其受力F2趋近于0,因此存在透镜帽边部粘接效果不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双侧同步增压机构及透镜帽迭合夹具,双侧同步增压机构配置在透镜帽迭合夹具上,能够补偿透镜帽边部两侧F2的受力,从而改善和解决边部粘接效果差的问题。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双侧同步增压机构,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具有两个相对的端面,两个端面之间设置有螺杆,沿所述螺杆开设有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螺杆上每段螺纹上螺纹连接有一个夹紧座,螺杆的任意一端还设置有旋转件,所述旋转件旋转螺杆以驱动夹紧座同步远离或同步靠近相对中心点。
[0007]进一步的,还包括一组导向机构,每个所述导向机构布置于对应的夹紧座与底座之间。
[0008]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机构为一个滑座以及一个共用的滑轨,所述滑轨布置于底座的下部,所述滑座固定连接于对应夹紧座的下部,所述夹紧座通过滑座滑动连接于滑轨。
[0009]进一步的,所述夹紧座包括与螺杆连接的连接部以及延伸至一侧的夹紧部。
[0010]透镜帽迭合夹具,包括机架以及机架上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依次布置有用于限位透镜帽前后端面的限位组件、用于施加迭合压力的施压带以及用于张紧施压带的张紧组件,还包括双侧同步增压机构,且所述双侧同步增压机构的夹紧座施压端被布置于施压带贴合透镜帽半圆外廓的两侧。
[0011]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提供透镜帽水平面基准的凸台、提供透镜帽后基准
面的后顶抵块以及固定透镜帽前端面的前固定组件。
[0012]进一步的,所述施压带为柔性材料的施压带。
[0013]进一步的,所述张紧组件包括固设在安装板上的固定块以及滑动连接于安装板的下压块,所述下压块上固设导向柱,导向柱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固定块,所述导向柱的外圈设置顶抵于固定块和下压块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预紧力迫使下压块沿导向柱轴向方向远离所述固定块。
[0014]进一步的,还包括一组带固定组件,所述带固定组件布置于下压块的两端,每组带固定组件均包括一个基板、至少一个紧固件以及至少一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于基板与下压块的相对面之间,所述紧固件通过螺纹连接于基板与下压块相对面之间。
[0015]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松卸施压带的脱带组件,其布置于下压块与机架之间,包括顶针以及螺钉,所述顶针的一端与下压块下表面顶抵、其另一端固设于螺钉。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了配置有双侧同步增压机构的透镜帽迭合夹具,通过旋转双向螺杆,能够同步控制夹紧座对施压带(既实施例中的硅胶带)的两侧施加压力,解决现有技术透镜帽迭合两侧失压引起的边部粘接不良问题。
[0018]双侧同步则增压机构的加紧座还配置有导向机构,提高了双向同步增压的精度以及稳定性。
[0019]夹紧力的大小设计,取决于夹紧座的左右移动行程,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机械限位的形式,能够在手动调节的方案下快速配合顶抵到位,其精度通过简单调试就能达到良好的侧向施压效果。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现有技术中透镜帽迭合夹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中透镜帽与基元迭合过程时的受力分析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中双侧同步增压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中双侧同步增压机构的后视图;
[0024]图5为本技术中双侧同步增压机构的仰视图;
[0025]图6为本技术中透镜帽迭合夹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技术中限位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0027]图8为本技术中张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9为本技术中带固定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0029]其中:
[0030]1、底座;2、端面;3、螺杆;5、旋转件;7、机架;8、安装板;10、施压带;14、基元;15、定位座;16、安装孔;
[0031]6、导向机构;61、滑座;62、滑轨;
[0032]4、夹紧座;41、连接部;42、夹紧部;
[0033]9、限位组件;91、凸台;92、后顶抵块;93、定位销钉;94、固定板;95、螺栓;
[0034]11、张紧组件;111、固定块;112、下压块;113、导向柱;114、弹性件;115、导向模组;
[0035]12、带固定组件;121、基板;122、紧固件;123、连接件;
[0036]13、脱带组件;131、顶针;132、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8]如图3至图5所示的双侧同步增压机构,其包括底座1,底座1具有两个相对的端面2,两个端面2之间设置有螺杆3,端面2内设置轴承,螺杆3端部设置于轴承内;沿螺杆3开设有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螺杆3上每段螺纹上螺纹连接有一个夹紧座4,螺杆3的任意一端还设置有旋转件5,旋转件5包括但不限于使用手动和自动化两种驱动形式,如电机;在本实施例中,旋转件5优选为一个螺母,通过手拧螺母的方式旋转螺杆3以驱动夹紧座4同步远离或同步靠近相对中心点,具有成本低、操作方便的优势。
[0039]可选的,底座1与下述机架7之间需要进行固定连接,通过在底座1上开设多个安装孔16实现。
[0040]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组导向机构6,每个导向机构6布置于对应的夹紧座4与底座1之间;导向机构6为一个滑座61以及一个共用的滑轨62,滑轨62布置于底座1的下部,为了确保导向的稳定性,滑轨62与螺杆3最好设置于底座1轴向的中心线上;滑座61用于连接滑轨62,本体固定连接于对应夹紧座4的下部,其选型不作限定。
[0041]在一些实施例中,夹紧座4包括与螺杆3连接的连接部41以及延伸至一侧的夹紧部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双侧同步增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具有两个相对的端面(2),两个端面(2)之间设置有螺杆(3),沿所述螺杆(3)开设有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螺杆(3)上每段螺纹上螺纹连接有一个夹紧座(4),螺杆(3)的任意一端还设置有旋转件(5),所述旋转件(5)旋转螺杆(3)以驱动夹紧座(4)同步远离或同步靠近相对中心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侧同步增压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组导向机构(6),每个所述导向机构(6)布置于对应的夹紧座(4)与底座(1)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侧同步增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6)为一个滑座(61)以及一个共用的滑轨(62),所述滑轨(62)布置于底座(1)的下部,所述滑座(61)固定连接于对应夹紧座(4)的下部,所述夹紧座(4)通过滑座(61)滑动连接于滑轨(6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侧同步增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座(4)包括与螺杆(3)连接的连接部(41)以及延伸至一侧的夹紧部(42)。5.透镜帽迭合夹具,包括机架(7)以及机架(7)上的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8)上依次布置有用于限位透镜帽前后端面的限位组件(9)、用于施加迭合压力的施压带(10)以及用于张紧施压带(10)的张紧组件(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双侧同步增压机构,且所述双侧同步增压机构的夹紧座(4)施压端被布置于施压带(10)贴合透镜帽半圆外廓的两侧。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镜帽迭合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三加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