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的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6615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适用螺旋桨风扇,降低通风阻力,适合于大空间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室内机(10)具备:收容于框体内并朝向水平方向配置旋转轴的至少一个螺旋桨风扇(108a、108b)、对螺旋桨风扇(108)进行旋转驱动的电动机(109)、在配置了螺旋桨风扇(108)的空间的两侧面上设置的热交换器(107a、107b)、形成于框体的两侧壁上的吸入口(111a、111b)、形成于与螺旋桨风扇的吹出侧相向的框体的壁上的吹出口(110a、110b),因为增大热交换面积能够降低通风阻力,所以适合于适用螺旋桨风扇(108a、108b)的大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机的室内机,特别是涉及将室内的空气由螺旋桨风扇吸入、将进 行了热交换的空气向室内吹出的室内机。
技术介绍
例如,如专利文献1的那样,作为对建筑整个区域等大空间进行空气调节的室内 机,有人提出了在室内机的吹出侧连接通道并经通道将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向离开室内机 的位置送风的室内机。在此情况下,因为由通道而产生的通风阻力大,所以采用了压力上升 大的所谓的多叶片风扇。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中有人提出了在室内机内收容螺旋桨风扇,将螺旋桨风 扇的吸入侧朝向室内机的背面侧配置,从形成于室内机的背面的吸入口吸入室内的空气, 使其通过设于吸入口侧的热交换器,由螺旋桨风扇将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从室内机的前面 向室内吹出。另外,根据该文献,将室内机的背面底部侧固定于墙壁上而使室内机前倾,在 室内机背面的吸入口和墙壁之间形成通风路,从吸入口吸入空气。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4-293977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4-26392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螺旋桨风扇因为容易以少的输入(能量)实现大风量,所以如果适用于室内 空间宽阔的大厅等的室内机,则在能够以少的能量将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向离开室内机的 位置送风这一点上良好。但是,在螺旋桨风扇的压力上升小、通风路的通风阻力大的情况下,存在不能采用 螺旋桨风扇的问题。因此,如专利文献2的室内机的那样,如果在室内机的吸入口和墙壁之 间形成吸入通风路,则因吸入的通风路而产生的通风阻力增大,存在不能由螺旋桨风扇得 到所希望的风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用螺旋桨风扇,降低通风阻力,适合 于大空间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机的室内机,其具备收容于框体内 并朝向水平方向配置旋转轴的至少一个螺旋桨风扇、对该螺旋桨风扇进行旋转驱动的电动 机、设置在配置了所述螺旋桨风扇的空间的两侧面上的热交换器、形成于所述框体的两侧 壁的吸入口、形成于与所述螺旋桨风扇的吹出侧相向的所述框体的壁上的吹出口。据此,因为在配置螺旋桨风扇的空间的两侧面配置热交换器,增大了热交换器的 面积,所以,可减小因热交换器而产生的通风阻力。其结果,由于对室内机适用螺旋桨风扇 能够增加风量,所以可将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送到离开室内机的位置,能够提供适合于大空间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另外,由于即使在以将室内机的背面侧推压在墙壁上的风扇配置 室内机的情况下,也能够宽阔地确保吸入口周围的空间,所以,能够进一步降低因吸入而产 生的通风阻力。另外,最好是,增大热交换器的面积,使因热交换器而产生的通风阻力进一步减 小。例如,不仅在配置螺旋桨风扇的空间的两侧面,而且还在背面配置热交换器,在框体背 面和热交换器之间形成通风路,可将从框体上面的背面侧(及/或两面侧)吸入的空气经 背面的通风路导向热交换器。另外,在配置螺旋桨风扇的空间的底面侧配置热交换器,在框 体底面和热交换器之间形成通风路,可将从框体正面的底面侧(及/或两面侧)吸入的空 气导向底面的热交换器。据此,因为能够增大热交换面积,能够紧密地配置热交换器的传热管等,能够确保 所希望的热交换量,所以,能够降低热交换器自身的通风阻力,能够提供使向室内吹出的风 量进一步增加的适合于大空间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另外,当在配置螺旋桨风扇的空间的上面侧配置热交换器时,制冷运转时吸入的 空气中包含的水分在热交换器结露并滴落到螺旋桨风扇及电动机上,电动机可能产生故障 等。因此,通过在除了配置螺旋桨风扇的空间的上面以外的两侧面、背面、底面配置热交换 器,可避免结露的水滴落。另外,通过螺旋桨风扇被配置于框体的上段和下段,并配置了与螺旋桨风扇的旋 转轴方向的长度对应的大小以上的将螺旋桨风扇之间的区域隔开的电气箱,能够由电气箱 遮断在螺旋桨风扇之间产生的气流的紊乱,能够降低因螺旋桨风扇的能量损耗和气流的紊 乱而产生的噪音。另外,在形成为圆形的吹出口的内周侧设置多个与螺旋桨风扇呈同心圆地形成的 叶片,通过以离开螺旋桨风扇的旋转轴的方式使叶片具有角度,能够将进行了热交换的空 气以向大空间内扩散的方式送风,能够容易地使大空间内的温度均勻。另外,通过将螺旋桨风扇的旋转轴的朝向形成为可以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调 整,能够与成为空气调节的对象的大空间的状况相应地改变风向。根据本专利技术,可提供适用螺旋桨风扇,降低通风阻力,适合于大空间的空调机的室 内机。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室内机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的室内机的主视图; 图6是图5的俯视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4的室内机的侧视图; 图8是图7的风向导向件的平面图; 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5的室内机的俯视图。 符号说明101 室内机107a、107b、107c、107d 热交换器108a、108b 螺旋桨风扇109 电动机110a、110b 吹出口llla、lllb、lllc、llld 吸入口112:电气箱301:风向导向件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基于实施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图1表示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主视图,图2表示图1的侧视图。如图 所示,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10是所谓的落地式的室内机101,能够被设置于成为空气调节的 对象的大空间例如体育馆、音乐厅、超市等的地板上。室内机101由顶板102、底板103、正 面板104、背面板105及一对侧板106以成为大致长方体的方式形成了框体。在一对侧板 106上分别形成了矩形的吸入口 llla、lllb。在正面板104的底部侧形成了矩形的吸入口 111c。在正面板104的中段安装了室内机101的操作面板120。在室内机101内收容了朝向水平方向配置旋转轴的螺旋桨风扇108a、108b。螺旋 桨风扇108a配置于室内机101的上段侧,螺旋桨风扇108b配置于室内机101的下段侧。 螺旋桨风扇108a、108b例如由树脂一体成型,以背面板105侧成为吸入侧、正面板104侧成 为吹出侧的方式安装。在与各螺旋桨风扇108a、108b的吹出侧相向的正面板104上形成了 圆形的吹出口 110a、110b。在各吹出口 110a、110b上具备风向导向件113。在各螺旋桨风 扇108a、108b的吸入侧具备对螺旋桨风扇108a、108b进行旋转驱动的电动机109。电动机 109例如是DC电动机,能够控制转速。在螺旋桨风扇108a、108b之间配置了与螺旋桨风扇 108a、108b的旋转轴方向的长度对应的大小以上的电气箱112,由电气箱112将螺旋桨风扇 108a、108b之间的区域分开。在电气箱112内例如收容了控制螺旋桨风扇108a、108b的转 速的未图示的控制组件的印刷基板等。在配置螺旋桨风扇108a、108b的空间的两侧面配置了热交换器107a、107b,而在 底面侧配置了热交换器107c。热交换器107a、107b以沿吸入口 111a、111b的方式配置。热 交换器107c以热交换器107c和底板103之间的间隙成为通风路的方式配置,并被配置在 比吸入口 111高的位置。热交换器107a、107b、107c例如是将一张板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机的室内机,其具备:收容于框体内并朝向水平方向配置旋转轴的至少一个螺旋桨风扇、对该螺旋桨风扇进行旋转驱动的电动机、设置在配置了所述螺旋桨风扇的空间的两侧面上的热交换器、形成于所述框体的两侧壁的吸入口、形成于与所述螺旋桨风扇的吹出侧相向的所述框体的壁上的吹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岸谷哲志长桥克章尾原秀司太田裕树平野太一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