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的室内机以及空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71059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18 21:08
提供空调机的室内机以及空调机,室内机具备室内热交换器(13),其构成为具备热交换器(13AU、13AL、13B),热交换器具有:隔开间隔地排列的多个翅片(20);和多个导热管(21),其插通于多个翅片(20),在与空气流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亦即上下段方向设置有多段,且在空气流的方向亦即列方向设置有多列,各热交换器(13AU、13AL、13B)相对于重力方向倾斜配置,在多列中重力方向最下列(L1、L2、L3)的、下段侧的导热管(21)配置有当室内热交换器(13)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的制冷剂入口,制冷剂路径构成为:使得从制冷剂入口流入的制冷剂在重力方向最下列内从下段侧向上段侧的导热管(21)流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机的室内机以及空调机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内部设置的热交换器具有:多个翅片,所述多个翅片隔开间隔地排列;以及多个导热管,所述多个导热管插通于多个翅片,在与空气流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亦即上下段方向设置有多段,并且在上述空气流的方向亦即列方向设置有多列。由导热管构成的制冷剂路径的一方的端部与构成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配管的液体管侧连接,另一方的端部与制冷剂配管的气体管侧连接。运转时,利用设置在室内机内的横流风扇等风扇生成空气流,并且使制冷剂在制冷剂路径内循环,在制冷剂与和翅片接触的空气之间进行换热,并将冷却或者加热后的空气从鼓风口向室内排出。在制冷运转时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室内机用热交换器中,空气中含有的水分作为冷凝水附着于翅片。该冷凝水借助自重而沿着翅片的表面向下方流下,并被收集于配置在翅片下方的排水盘。然而,在冷凝器内部的制冷剂路径后半段,存在制冷剂完全气化而仅成为气体层的可能性,在该情况下,制冷剂路径后半段的导热管处的热交换功能降低,在该导热管周围的翅片表面不进行除湿,翅片表面是干燥的。若翅片表面为湿润状态,则冷凝水边汇聚边在翅片表面沿空气流的方向流动并且沿翅片表面向下方流动。但是,若在该流动的中途存在翅片表面干燥的部分,则容易在该干燥部分的入口成为水滴状态而滴下。换句话说,若空气流下游侧的导热管列与制冷剂路径后半段相当,则空气流下游侧的翅片表面变得干燥,附着于空气流上游侧的翅片表面的冷凝水容易从翅片表面剥离而滴下。虽然只要在冷凝水滴下的部分配置有排水盘便没有问题,但是为了削减空气阻力、削减空间,排水盘尚限于最小限度的配置。具体而言,排水盘仅配置于热交换器的下端,在热交换器的正下方存在无排水盘的位置。在该情况下,滴下的冷凝水被向机外放出。针对这种问题,存在如下的室内机用热交换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室内机用热交换器构成为:制冷运转时,空气流下游侧的导热管列成为制冷剂路径的入口侧(液体侧),空气流上游侧的导热管列成为制冷剂路径的出口侧(气体侧)。在该室内机用热交换器中,即便在翅片表面的空气流上游侧翅片表面干燥,通过在空气流下游侧维持翅片表面的水润性,防止由于空气流而导致冷凝水滴下的情况(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 - 4162号公报(第8页、图2)在上述现有的室内机用热交换器中,形成为液态制冷剂通过空气流下游侧的导热管列的结构,但当使制冷剂在空气流下游侧的导热管列中从上段侧向下段侧流动的情况下,有时在该下段侧制冷剂气化。在该情况下,存在如下的问题:在空气流下游侧的导热管列中,附着于上段侧的翅片表面的冷凝水在到达下段侧的干燥的翅片表面时成为水滴状态而滴下。另外,由于构造的制约、且为了提高空调性能,有时使长方体状的热交换器相对于重力方向倾斜配置,在以这种方式配置的情况下,存在所滴下的冷凝水未被回收至设置于下部的排水盘而被向机外放出等问题点。特别是在使用混合制冷剂的情况下,所混合的制冷剂彼此存在沸点差,因此有时存在难以检测过热度的热交换器出口侧处的过热度变得过大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也存在因翅片表面干燥而导致的冷凝水滴下等问题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得到如下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以及空调机:即便当制冷运转时室内热交换器出口的制冷剂过热度变大时,也能够防止冷凝水向机外滴下。本技术涉及一种空调机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空调机的室内机具备室内热交换器,该室内热交换器构成为具备一个或者多个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具有:多个翅片,上述多个翅片隔开间隔地排列;以及多个导热管,上述多个导热管插通于多个翅片,在与空气流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亦即上下段方向设置有多段,并且在空气流的方向亦即列方向设置有多列,热交换器相对于重力方向倾斜配置,在多列中重力方向最下列的、位于下段侧的导热管配置有当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的制冷剂入口,第I制冷剂路径构成为:使得从制冷剂入口流入的制冷剂在重力方向最下列内从下段侧向上段侧的导热管流动。技术方案2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I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在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热交换器中的一部分热交换器的下方配置有排水盘,该排水盘承接附着于该热交换器的上述翅片的表面的冷凝水,在上述一部分热交换器的重力方向最下列的导热管中的、能够避免与上述排水盘之间的干涉的导热管,配置有与上述第I制冷剂路径不同的第2制冷剂路径的制冷剂入口。技术方案3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2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上述第2制冷剂路径构成为:使得从上述第2制冷剂路径的制冷剂入口流入的制冷剂在通过上述重力方向最下列中供上述制冷剂流入的流入段的导热管之后,经由相比上述流入段还靠下段侧的导热管而向其他的列流入。技术方案4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I?3中任一项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上述空调机的室内机具备主体壳体,该主体壳体在前表面以及上表面设置有吸入口,在下表面设置有排出口,在上述主体壳体内配置有多个上述热交换器,上述多个热交换器中的一个是“V”字形状的前表面侧热交换器,上述前表面侧热交换器与前表面吸入口对置地配置,并向来自上述前表面吸入口以及上表面吸入口的空气流的下游侧敞开,上述多个热交换器中的另一个是背面侧热交换器,该背面侧热交换器配置于上述前表面侧热交换器的背面侧,且上部侧向来自上述上表面吸入口的空气流的下游侧倾斜。技术方案5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4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在上述前表面侧热交换器以及上述背面侧热交换器的各个的下方配置有排水盘,该排水盘承接附着于该热交换器的上述翅片的表面的冷凝水,在上述前表面侧热交换器以及上述背面侧热交换器的各个的上述重力方向最下列的导热管中的、能够避免与上述排水盘之间的干涉的导热管,配置有与上述第I制冷剂路径不同的第2制冷剂路径的制冷剂入口,上述第2制冷剂路径构成为:使得从上述第2制冷剂路径的制冷剂入口流入的制冷剂在通过上述重力方向最下列中供上述制冷剂流入的流入段的导热管之后,经由相比上述流入段还靠下段侧的导热管而向其他的列流入。技术方案6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I?3中任一项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上述制冷剂为混合制冷剂。本技术所涉及的空调机具备上述的空调机的室内机。技术方案8所涉及的空调机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7所涉及的空调机中,上述空调机具备:减压装置;控制装置;以及过热度检测机构,该过热度检测机构检测多个制冷剂路径的各个的制冷剂出口的过热度,上述多个制冷剂路径设置于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上述室内热交换器,上述控制装置对上述减压装置进行控制,以使得具有最大过热度的制冷剂路径的过热度成为预先设定的值,上述最大过热度为通过上述过热度检测机构检测出的各过热度中的最大的过热度。根据本技术,构成为:将相对于重力方向倾斜配置的热交换器中的、制冷运转时的制冷剂入口设置在重力方向最下列,制冷剂在该列内从下段侧向上段侧流动,因此,即便当在制冷剂路径的出口侧制冷剂过热度变大时,也能够防止冷凝水向机外滴下。【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I所当前第1页1 2&n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机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的室内机具备室内热交换器,该室内热交换器构成为具备一个或者多个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具有:多个翅片,所述多个翅片隔开间隔地排列;以及多个导热管,所述多个导热管插通于所述多个翅片,在与空气流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亦即上下段方向设置有多段,并且在所述空气流的方向亦即列方向设置有多列,所述热交换器相对于重力方向倾斜配置,在所述多列中重力方向最下列的、位于下段侧的所述导热管配置有当所述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的制冷剂入口,第1制冷剂路径构成为:使得从所述制冷剂入口流入的制冷剂在所述重力方向最下列内从下段侧向上段侧的所述导热管流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久保和也铃木康巨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