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液控尾管悬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5995 阅读:3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液控尾管悬挂器,其环形密封活塞和单向皮碗将送入工具与主体内部形成一个密闭的液压系统,带有压力的泥浆通过送入工具外套管上的传压孔到达附载于外套管环壁上的进入前、后导压泥浆腔室,两活塞—胶筒活塞和卡瓦活塞分别向两侧活动从而达到密封和座挂的目的,卡瓦由卡瓦活塞推动通过主体外套管上的环形楔形斜面上升,从而使卡瓦沿楔形斜面相对运动以最终达到座挂的目的,可变形的封隔器则由胶筒活塞推动使封隔器达到封隔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更加合理、简单,操作更加方便,采用的全液压模式,改变传统的机械封隔模式,封隔效果良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液控尾管悬挂器,包括内套管、外套管及封隔器(25),内套管由尾管(32)、中部管体(26)、连接管(18)和芯管(19)构成,尾管(32)通过其前端与中部管体(26)配合固接连通,中部管体(26)前端与连接管(18)固接连通,连接管(18)内配合套装着芯管(19),芯管(19)前端伸出连接管(18)前端;在外套管管体(4)后端上连接着回接筒(1),回接筒(1)通过其后端的内丝扣(3)安装着套筒,套筒内壁与尾管(32)动配合,尾管(32)后端设置着倒挂接头(2),尾管(3泥浆传液腔室、井内套管连通地面上的泥浆泵,该泥浆泵通过导压泥浆驱使胶筒活塞(15)和卡瓦活塞(9)分别在前导压泥浆腔室(28)、后导压泥浆腔室(12)分别向前、后推动环形卡瓦(6)、封隔器沿外套管管体(4)前、后方滑动。2)外管壁上设置的环形密封活塞(7)与外套管管体(4)内管壁动配合接触,在内套管内配合固装着将内套管分隔为前管腔和后管腔的憋压球座(27),前管腔通过贯穿憋压球座(27)本体的连通孔(13)连通后管腔,在位于憋压球座(27)连通孔(13)其进口端上配合设置着憋压球(14),在外套管管体(4)前端连接着管状转换短节(22),转换短节(22)外周壁上配合安装着管状扶正器(23),其特征是:在位于伸出连接管(18)前端的芯管(19)的外周壁上固装着与转换短节(22)内周壁密封动配合的皮碗(20),在皮碗(20)、环形密封活塞(7)、内套管外管壁与外套管内管壁之间形成管状泥浆传液腔室,前管腔通过内套管管壁上的泥浆进孔(30)连通泥浆传液腔室;在外套管管体(4)前、后管壁上分别配合固装着前管状缸体(31)和后管状缸体(8),在前管状缸体(31)内管壁与外套管管体(4)外管壁之间滑动配合安装的环状胶筒活塞(15)与前管状缸体(31)、外套管管体(4)外管壁形成管状的前导压泥浆腔室(28),前导压泥浆腔室(28)通过外套管管体(4)管壁上设置的前传压孔(29)连通泥浆传液腔室,外套管管体(4)管壁上配合固装着由可塑性胶筒构成的管状封隔器(25),在封隔器(25)后方的外套管管壁上动配合安装的锁帽(17)与封隔器(25)后端面相接触配合,胶筒活塞(15)前端面与锁帽(17)另一端面相接触配合,锁帽(17)内周壁设置的楔形空腔其宽端朝后,窄端朝前,在楔形空腔内动配合设置着止回钢球(16),在后部管状缸体(8)内管壁与外套管管体(4)外管壁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云义马国栋李青山张江凯许东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贝肯能源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克拉玛依贝肯石油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