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滨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智能化雨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75671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智能化雨水处理系统,包括机架,所述机架采用不锈钢材料焊接铸成,且机架上安装有多个万向轮;蓄水罐,所述蓄水罐安装在机架上;密封管,所述密封管固定连通在蓄水罐上,且密封管上安装有管盖;雨水处理箱,所述雨水处理箱通过栏杆状支架固定连接在机架的侧面;枯叶清理组件,所述枯叶清理组件设置在雨水处理箱的顶面;触发组件,所述触发组件安装在枯叶清理组件上;与所述触发组件配合工作的枯叶收集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智能化雨水处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存放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智能化雨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雨水收集过程中,由于在降雨初期,雨水径流污染较为严重,存在明显的初期冲刷和洗涤作用,因此现如今的雨水回收处理装置中都会将初雨弃流,以提高积蓄雨水的水质,但在降雨较多的地区,降雨初期的雨量相互累积起来还是能达到一个可观的数量,将其直接废弃不用未免太过可惜,特别是屋顶雨水收集时,雨水内含有的污染杂质较小,简单进行二次处理后就可以用于道路喷洒或绿地浇灌

[0003]授权公告号为
CN110331759B
的中国专利技术授权专利:一种带有砂尘预分离雨水收集嘴的二级雨水回收装置,所述雨水回收装置包括收集箱本体,所述收集箱本体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第一隔板

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

第二隔板均水平设置,所述第一隔板

第二隔板将收集箱本体内的空间分割为上腔

中腔和下腔,所述上腔内设置有若干个排气装置,所述中腔内设置有弃流装置,所述下腔内设置有若干个预分离装置

上述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不仅实现了雨水收集及雨水的预处理,有效实现雨水杂质分离,保证了雨水收集的质量,避免初雨污染较大对其造成影响,同时又可以充分收集初雨,对其处理净化后进行二次利用,但是,上述专利技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由于雨水中容易掺杂落叶

树枝

渣等大杂质,所以雨水在通过过滤孔进入上腔的过程中,雨水中掺杂的落叶

树枝

泥渣等大杂质容易把过滤孔堵塞住,导致雨水无法顺利通过过滤孔进入上腔的内部,使装置无法继续运转,且上述装置由于缺乏对于雨水的初步过滤装置,使装置仅能够设置在屋顶等较高的位置,无法设置在地面等较低的位置,限制了装置的适用范围,所以,需要设计一种新型智能化雨水处理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智能化雨水处理系统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智能化雨水处理系统,包括机架,所述机架采用不锈钢材料焊接铸成,且机架上安装有多个万向轮;蓄水罐,所述蓄水罐安装在机架上;密封管,所述密封管固定连通在蓄水罐上,且密封管上安装有管盖;雨水处理箱,所述雨水处理箱通过栏杆状支架固定连接在机架的侧面;枯叶清理组件,所述枯叶清理组件设置在雨水处理箱的顶面;触发组件,所述触发组件安装在枯叶清理组件上;与所述触发组件配合工作的枯叶收集组件,所述枯叶收集组件同样安装在枯叶清理组件上;
砂石清理组件,所述砂石清理组件设置在雨水处理箱的内部;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设置在雨水处理箱的内部;消毒组件,所述消毒组件设置在雨水处理箱的内部;雨水抽取组件,所述雨水抽取组件设置在机架与雨水处理箱的内部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枯叶清理组件包括搁架,所述搁架由框体与阻板构成,且阻板固定连接在框体的内圈侧面,所述阻板的侧面与框体的内圈侧面相互贴合,所述搁架固定连接在雨水处理箱的顶面;若干顶针,各所述顶针均匀的固定连接在搁架的分隔板上;若干通水孔,各所述通水孔均匀的开设在搁架的分隔板上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触发组件包括蓄水盒,所述蓄水盒呈顶面设有开口的盒状结构,且蓄水盒固定连接在搁架的侧面;滤网,所述滤网安装在蓄水盒内部中靠近开口的位置;两个导电片,各所述导电片均固定连接在蓄水盒内部中靠近底端的位置,且各导电片呈正对设置;若干渗水孔,各所述渗水孔均贯穿开设在蓄水盒的底面;氯化钠晶体块,所述氯化钠晶体块固定连接在蓄水盒的内面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枯叶收集组件包括四个固定架,各所述固定架分别固定连接在搁架的四个角;防水电机,所述防水电机安装在其中一个固定架的侧面;丝杆,所述丝杆转动装配在其中两个同侧的固定架之间,且丝杆的一端与防水电机的输出轴轴接;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固定连接在另外两个同侧的固定架之间;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一端螺纹套接在丝杆上,另一端滑动套设在导向杆上;若干耙齿,各所述耙齿均固定连接在移动板的底面;齿条,所述齿条固定连接在搁架的侧面;枯叶收集盒,所述枯叶收集盒固定连接在搁架的侧面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耙齿包括杆一,所述杆一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移动板的底面;两个板一,各所述板一均固定连接在杆一的另一端,两个所述板一之间固定连接有绕轴;板二,所述板二设置在两个板一之间,所述板二转动套设在绕轴上,且绕轴通过扭簧与其中一个板一的侧面弹性连接;杆二,所述杆二的一端与板二的侧面固定连接;磁环,所述磁环固定套设在杆二上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砂石清理组件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固定连接在雨水处理箱的内面;转盘,所述转盘通过转轴转动装配在隔板的底面;若干砂石滤除件,各所述砂石滤除件均安装在转盘的底面,且各砂石滤除件均呈可拆卸设置;
流入口,所述流入口开设在隔板上,且流入口与其中一个砂石滤除件正对设置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砂石滤除件包括环一,所述环一安装在转盘的底面;两个导电环,其中一个所述导电环固定套接在环一的外圆周面;环二,所述环二通过限位件滑动装配在环一的内部;所述限位件包括两个限位口与两个卡键,两个所述限位口均开设在环一上,两个所述卡键均固定连接在环二上,且两个卡键分别滑动装配在两个限位口内;另一个所述导电环固定连接在两个卡键上,滑动的所述导电环位于固定的导电环的上方;滤筒,所述滤筒的筒口处固定连接在环二的内圆周面;增压弹簧,所述增压弹簧设置在滑动的导电环与转盘之间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组件包括防水双轴电机,所述防水双轴电机安装在隔板的顶面,且防水双轴电机与任意两个相互正对的导电环之间电性连接;齿轮,所述齿轮固定套接在防水双轴电机的其中一个输出轴上;齿圈,所述齿圈固定套接在转动盘上,且齿圈与齿轮之间相互啮合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消毒组件包括蠕动泵,所述蠕动泵的输入端与防水双轴电机的另一个输出轴相连接;环形管,所述环形管固定连接在雨水处理箱的内面,且环形管位于隔板的上方;若干喷嘴,各所述喷嘴均固定连通在环形管上;消毒液存储盒,所述消毒液存储盒通过四个支脚固定连接在隔板的顶面;所述蠕动泵的输入端通过水管与消毒液存储盒相互连通,输出端通过水管与环形管相互连通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雨水抽取组件包括浮球水位开关,所述浮球水位开关安装在隔板的底面,且浮球水位开关延伸至雨水处理箱的底端;水泵,所述水泵安装在机架上,且水泵

浮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新型智能化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
10
),所述机架(
10
)采用不锈钢材料焊接铸成,且机架(
10
)上安装有多个万向轮;蓄水罐(
20
),所述蓄水罐(
20
)安装在机架(
10
)上;密封管(
30
),所述密封管(
30
)固定连通在蓄水罐(
20
)上,且密封管(
30
)上安装有管盖;雨水处理箱(
40
),所述雨水处理箱(
40
)通过栏杆状支架固定连接在机架(
10
)的侧面;枯叶清理组件(
50
),所述枯叶清理组件(
50
)设置在雨水处理箱(
40
)的顶面;触发组件(
60
),所述触发组件(
60
)安装在枯叶清理组件(
50
)上;与所述触发组件(
60
)配合工作的枯叶收集组件(
70
),所述枯叶收集组件(
70
)同样安装在枯叶清理组件(
50
)上;砂石清理组件(
80
),所述砂石清理组件(
80
)设置在雨水处理箱(
40
)的内部;转动组件(
90
),所述转动组件(
90
)设置在雨水处理箱(
40
)的内部;消毒组件(
100
),所述消毒组件(
100
)设置在雨水处理箱(
40
)的内部;雨水抽取组件(
110
),所述雨水抽取组件(
110
)设置在机架(
10
)与雨水处理箱(
40
)的内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化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枯叶清理组件(
50
)包括搁架(
501
),所述搁架(
501
)由框体与阻板构成,且阻板固定连接在框体的内圈侧面,所述阻板的侧面与框体的内圈侧面相互贴合,所述搁架(
501
)固定连接在雨水处理箱(
40
)的顶面;若干顶针(
502
),各所述顶针(
502
)均匀的固定连接在搁架(
501
)的分隔板上;若干通水孔(
503
),各所述通水孔(
503
)均匀的开设在搁架(
501
)的分隔板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化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组件(
60
)包括蓄水盒(
601
),所述蓄水盒(
601
)呈顶面设有开口的盒状结构,且蓄水盒(
601
)固定连接在搁架(
501
)的侧面;滤网(
602
),所述滤网(
602
)安装在蓄水盒(
601
)内部中靠近开口的位置;两个导电片(
603
),各所述导电片(
603
)均固定连接在蓄水盒(
601
)内部中靠近底端的位置,且各导电片(
603
)呈正对设置;若干渗水孔(
604
),各所述渗水孔(
604
)均贯穿开设在蓄水盒(
601
)的底面;氯化钠晶体块(
605
),所述氯化钠晶体块(
605
)固定连接在蓄水盒(
601
)的内面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化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枯叶收集组件(
70
)包括四个固定架(
701
),各所述固定架(
701
)分别固定连接在搁架(
501
)的四个角;防水电机(
702
),所述防水电机(
702
)安装在其中一个固定架(
701
)的侧面;丝杆(
703
),所述丝杆(
703
)转动装配在其中两个同侧的固定架(
701
)之间,且丝杆(
703
)的一端与防水电机(
702
)的输出轴轴接;导向杆(
704
),所述导向杆(
704
)固定连接在另外两个同侧的固定架(
701
)之间;移动板(
705
),所述移动板(
705
)的一端螺纹套接在丝杆(
703
)上,另一端滑动套设在导向杆(
704
)上;若干耙齿(
706
),各所述耙齿(
706
)均固定连接在移动板(
705
)的底面;齿条(
706
),所述齿条(
706
)固定连接在搁架(
501
)的侧面;枯叶收集盒(
706
),所述枯叶收集盒(
706
)固定连接在搁架(
501
)的侧面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化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耙齿(
706
)包括杆一(
7061
),所述杆一(
7061
)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移动板(
705
)的底面;两个板一(
7062
),各所述板一(
7062
)均固定连接在杆一(
7061
)的另一端,两个所述板一(
7061
)之间固定连接有绕轴;板二(
7063
),所述板二(
7063
)设置在两个板一(
7061
)之间,所述板二(
7063
)转动套设在绕轴上,且绕轴通过扭簧与其中一个板一(
706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滨
申请(专利权)人:陈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