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氧化三钴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75283 阅读:3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四氧化三钴的生产方法,所得四氧化三钴比表面积大、微观一致性好。所述四氧化三钴的生产方法为,由碳酸钴或氢氧化钴在空气气氛中,400~800℃下煅烧0.5~5h,得到四氧化三钴。作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煅烧在回转窑炉内进行,所述回转窑炉的炉管外侧设置有电加热元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能耗低,每吨四氧化三钴耗电1000°~1500°;2、产品比表面积大、活性较高;3、进出物料可实现自动化;4、将炉内接触物料部分选用金属锆、钛或其氧化物或陶瓷材料,降低了产品中铁、锰、镍的含量;5、适用于氢氧化钴和碳酸钴大规模工业生产四氧化三钴,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于锂电池材料

技术介绍
随着高能绿色电池产业的蓬勃发展,对电池的制造原料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 的要求越来越高。四氧化三钴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的主要原料,也随着锂离子 二次电池的需求量增加而增加。锂离子电池所用的四氧化三钴有严格的指标要求,如其结 晶结构、颗粒形貌、粒度组成与分布、松装密度、化学成分,其中对化学成分一般要求四氧化 三钴中铁、锰、镍等金属的含量要求少于0. 005% ;比表面积要求大于4m2/g。现有的四氧化三钴生产大部分厂家用的煅烧设备都是推板窑,存在以下问题1、生产时间长,能耗高,需在800-950°C下煅烧12_15小时,每吨四氧化三钴耗电 3000 4000° ;2、因为窑炉内温度不均勻,反应后物料也不均勻,所得四氧化三钴微观一致性差 (见图1,粒径分布不均勻,产品性能不统一);其中比表面积较小的四氧化三钴,活性较小, 因为比表面积越大与其他成分接触的可能性增大,增强颗粒活性,在后续与碳酸锂反应生 成钴酸锂的生产中反应速度慢,尤其存在不彻底现象,钴酸锂产品中会存在残余的未反应 的碳酸锂,产品呈碱性,一般物料的PH值为11-11. 5,这样电性能也降低。3、装料匣钵掉渣带入物料带来杂质硅、铝、钙等及其它污染,使四氧化三钴产品的 化学成分无法达到指标要求;4、劳动强度大,手工操作,不能实现自动化;5、窑炉内物流不畅,导致焙烧效率不高。6、当原料是硫酸钴时,硫酸钴会渗透到推板窑的匣钵里,使得匣钵寿命短,收率 低,排放的二氧化硫用塔吸收不完全,通过50m高烟囱排放也不能达到排放标准,对环境有 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所得四氧化三钴比表面积大、微观一致 性好。所述为,由碳酸钴或氢氧化钴在空气气氛中,400 800°C 下煅烧0. 5 5h,得到四氧化三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由碳酸钴在空气气氛中,500 800°C下煅烧0. 5 3h得 到四氧化三钴;或者由氢氧化钴在空气气氛中,400 700°C下煅烧0.5 5h得到四氧化三 钴。申请人:发现,通过将反应温度控制在上述范围内,煅烧较短时间,就可以反应充 分,得到比表面积大(大于8m2/g)、活性高的四氧化三钴产品,与碳酸锂反应后的钴酸锂产 品残余的碳酸锂少,产品的PH值=10. 5-11,电性能方面容量高2-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煅烧在回转窑炉内进行,所述回转窑炉的炉管外侧 设置有电加热元件。回转窑是指旋转煅烧窑(俗称旋窑)。回转窑按处理物料不同可分为水泥窑、冶金 化工窑和石灰窑,是一个有一定斜度的圆筒状物,斜度为3 3. 5%,物料由给料机送入炉 管,借助窑的转动来促进物料在炉管内搅拌,使物料互相混合、接触进行反应。物料依靠窑 筒体的斜度及窑的转动在窑内向前运动,最后由出料口出料。窑头一般喷煤燃烧产生大量 的热,热量以火焰的辐射、热气的对流、窑砖(窑皮)传导等方式传给物料;也可采用电加热 方式,这时需要在炉管外侧设置电加热元件。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由于采用推板窑,炉膛温度不均勻,有些物料超过反应温 度,形成过烧,造成产品的比表面积小,活性降低;如果降低温度,有些物料达不到反应温 度,反应则不完全。采用电加热的回转窑,窑炉内温度均勻,可将物料温度控制在目标范围 内。所述电加热回转窑可以采用公知的结构,主要由带有进出料口的炉体、驱动炉体内炉管 旋转的驱动机构、底座、支撑传动装置、冷却装置组成,所述炉体由外壳、保温层及位于其内 腔并沿其轴线设置的炉管组成,所述炉管穿过炉体内的炉腔并由支撑传动装置支撑,保温 层位于炉管中部外侧和外壳之间,炉管2中部的外侧设置有电加热元件,该电加热元件设 置于保温层和炉管间,冷却装置设置在炉管靠近出料口一端外侧。为了精确控制炉管内的 温度,在保温层和炉管间设置电加热元件的空间内,均勻布置有多个温控元件,可选的温控 元件有热电偶。为了提高回转窑的利用效率,在此应用了扬料板。沿炉管轴向设置多个杨 料板组,每个杨料板组含有沿炉管周向均勻分布的4-8块杨料板,每块杨料板垂直于炉管 内壁设置,相邻两组杨料板错位安装。优选的错位角度为15° -45°。相邻杨料板组沿轴 向无间隙设置,作为优选方案,相邻杨料板组沿轴向投影重叠的长度不超过单块杨料板长 度的50%,更优选不超过单块杨料板长度的10%。炉管中部设有电加热装置,为高温反应 区,对温度控制的要求高,因此为兼顾性能与成本,优选炉管中部每组杨料板的数量较炉管 两端多。由于设备是不断旋转的,扬料板在随机体转动的同时,携带焙烧物后的炽热物料上 升到一定高度后将其抛洒并成幕帘状下落,所以其能使窑内物料充分混合并完成热交换, 物料与空气充分接触,反应快而均勻,使窑内物料在特定的温度下达到分解的目的。在对物 料抛离的过程中,扬料板的存在对物料起裹挟作用,缓解了一部分物料进入跑斜状态,从而 扩大了在筒体断面的布料面积。扬料板的不断转动可以加快物料的流速,加大物质间的接 触面积。在产品形成后,扬料板通过抛洒物料能达到冷却出炉高温物料的效果。扬料板还 有导料、均流、扬料、阻料,有序地控制物料在筒体内的运动和煅烧过程的作用。反应后物 料一致性和均勻性都很好,同时大幅度提高了窑内粉、细物料的分解率,提高回转窑的利用 率,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回转窑接触物料部分即炉管、扬料板、送料机和进出口,选 用金属锆、钛或其氧化物或陶瓷材料,优选金属钛,其它部分选用普通碳钢。这样不仅可避 免有害杂质铁、镍、锰等金属单质污染产品,还降低了设备成本,仅为进口回转窑的十分之ο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温度比推板窑低100-200°C,能耗低,每吨四氧化三钴耗电1000° -1500°。2、产品比表面积大、活性较高。3、进出物料可实现自动化。4、将炉内接触物料部分选用金属锆、钛或其氧化物或陶瓷材料,降低了产品中铁、 锰、镍的含量。5、适用于氢氧化钴和碳酸钴大规模工业生产四氧化三钴,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利用推板窑在800-950°C下煅烧12-15小时,所得四氧化三 钴产品的电镜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用回转窑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放大图;图4是图2的B-B剖视放大图;图5是图2的C-C剖视放大图;图6是实施例1所得四氧化三钴产品的电镜图;图7是实施例2所得四氧化三钴产品的电镜图;图8是实施例3所得四氧化三钴产品的电镜图;图9是实施例4所得四氧化三钴产品的电镜图;图10是实施例5所得四氧化三钴产品的电镜图;图11是实施例6所得四氧化三钴产品的电镜图;图12是实施例7所得四氧化三钴产品的电镜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实施例在如图2-5所示的回转窑中进行,为清楚显示炉管内结构,图2在炉管部分以剖视图表示。回转窑主要由炉体1、驱动炉体内炉管2旋转的驱动机构3、底座4、支 撑传动装置5、冷却装置6、进料机11、出料箱12组成,所述炉体1由外壳7、保温层8及位于 其内腔并沿其轴线设置的炉管2组成,所述炉管2穿过炉体1内的炉腔并由支撑传动装置 5支撑,保温层8位于炉管2中部外侧和外壳1之间,炉管2中部的外侧设置有电加热元件 9,该电加热元件9设置于保温层8和炉管2之间,冷却装置6为冷却水箱,设置在炉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四氧化三钴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由碳酸钴或氢氧化钴在空气气氛中,400~800℃下煅烧0.5~5h得到四氧化三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秀袁国和王武徐龄荣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凯力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