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混凝土楼板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74934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楼板的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楼板的施工方法、施工装置及混凝土楼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混凝土楼板的施工方法

施工装置及混凝土楼板


技术介绍

[0002]裂缝是现浇混凝土构件中的常见质量缺陷,在施工

养护和使用过程中施工方法

环境温湿度

结构受力变形等多种内外因素均可能导致现浇混凝土构件的开裂,影响结构的耐久性进而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

[0003]其中,混凝土楼板因早期养护不到位或者在楼板上早期集中堆放施工材料引起变形加大,是出现开裂的主要原因

此外,混凝土梁为典型的受弯构件,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裂缝

特别是对于结构顶层或地下室的现浇混凝土梁

板构件
(
即混凝土楼板
)
,当裂缝长期发展形成贯穿裂缝后,水和空气经裂缝渗入构件内,导致钢筋锈蚀

结构漏水,对结构的使用功能和耐久性造成不利影响

[0004]在相关技术中,对于现浇混凝土梁

板构件中的裂缝,基本在出现渗漏问题后,采用裂缝探查

钻孔

灌浆修补的方法进行处理和修补

这种方法在问题发生后进行后期补救,构件耐久性已经受到了影响,同时后期钻孔的方式还可能存在钻孔不到位或进一步对构件造成损伤破坏等问题

对于现浇混凝土梁

板构件中裂缝的预防和修补方式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混凝土楼板的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能够诱导板体和梁体的裂缝发展方向并将渗入液体通过通道汇集,通过高压灌浆修补裂缝,提高混凝土楼板结构耐久性

[0006]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采用上述施工方法的混凝土楼板的施工装置

[0007]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采用上述施工方法或施工装置施工得到的混凝土楼板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混凝土楼板的施工方法,所述混凝土楼板包括板体和设于所述板体厚度方向一侧的梁体,所述施工方法包括:获取可充气弹性气囊

预埋连接件和防水件;将所述预埋连接件套设于所述可充气弹性气囊端部,并将充气的所述可充气弹性气囊及对应的所述预埋连接件设于混凝土楼板模板;浇筑混凝土;混凝土硬化后,将所述可充气弹性气囊放气并抽出,以得到混凝土楼板,所述混凝土楼板的所述板体和所述梁体均具有通道,所述通道用于裂缝发展诱导

裂缝渗漏液体汇集及液体排放,所述预埋连接件设于所述通道的端部;所述防水件与所述预埋连接件配合以关闭所述通道的端部开口;确定所述混凝土楼板状态稳定后,打开至少一端的所述防水件并向所述通道内高压灌浆,以填充所述通道和裂缝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混凝土楼板的施工方法,通过在混凝土楼板的板体和梁体内预设通道,使通道能够诱导裂缝发展方向

在通道处阻止裂缝继续扩展,以改变渗液路径,
通过防水件关闭通道的端部开口防止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外界液体通过端部开口进入通道内,并将通过裂缝渗入的液体通过通道排出,防止混凝土楼板大面积渗水以及积水损坏内部结构,通过混凝土楼板状态稳定后高压灌浆修补通道和裂缝,保证混凝土楼板的使用功能并提高结构耐久性,并且修补过程中无需重新打孔

探查等操作,使裂缝修补更全面

降低对钢筋结构损伤且操作更简便

[0010]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混凝土楼板的施工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通道两端的端部开口均形成于所述板体的背向所述梁体的一侧表面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将充气的所述可充气弹性气囊及对应的所述预埋连接件设于混凝土楼板模板,包括:将所述可充气弹性气囊折弯布置呈第一延伸段和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沿所述混凝土楼板的厚度方向延伸,其中,对应所述板体的所述第二延伸段沿所述板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和
/
或,对应所述梁体的所述第二延伸段沿所述梁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将充气的所述可充气弹性气囊及对应的所述预埋连接件设于混凝土楼板模板,包括:沿所述板体的宽度方向间隔开布置多个所述可充气弹性气囊,以在所述板体上形成多个所述通道,相邻两个所述可充气弹性气囊的间距为
1m

1.5m。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应所述板体的所述第二延伸段位于所述板体厚度的
1/2
处;和
/
或,对应所述梁体的所述第二延伸段位于所述混凝土楼板厚度的
1/2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打开至少一端的所述防水件并向所述通道内高压灌浆,包括:将其中一端所述预埋连接件与注浆装置相连,并使其中另一端的所述防水件保持关闭所述通道的端部开口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混凝土楼板的基础沉降和外部载荷不变且裂缝充分发展时,确定所述混凝土楼板状态稳定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在将充气的所述可充气弹性气囊及对应的所述预埋连接件设于混凝土楼板模板之前,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在所述可充气弹性气囊表面涂抹润滑油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混凝土楼板的施工装置,用于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混凝土楼板的施工方法,所述施工装置包括:多个可充气弹性气囊,所述可充气弹性气囊用于预埋设于所述混凝土楼板的模板内,并在所述混凝土楼板浇筑完成后可拆卸以在所述混凝土楼板的板体和梁体内形成通道;多个预埋连接件,所述预埋连接件具有贯通的安装孔,所述可充气弹性气囊在充气状态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安装孔的内径;多个防水件,所述防水件可开闭地设于所述安装孔处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混凝土楼板,所述混凝土楼板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混凝土楼板的施工方法制造而成,或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混凝土楼板的施工装置制造而成

[0020]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1]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
/
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2]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混凝土楼板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0023]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混凝土楼板一个状态的示意图,其中,可充气弹性气囊未抽出;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混凝土楼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楼板包括板体和设于所述板体厚度方向一侧的梁体,所述施工方法包括:获取可充气弹性气囊

预埋连接件和防水件;将所述预埋连接件套设于所述可充气弹性气囊端部,并将充气的所述可充气弹性气囊及对应的所述预埋连接件设于混凝土楼板模板;浇筑混凝土;混凝土硬化后,将所述可充气弹性气囊放气并抽出,以得到混凝土楼板,所述混凝土楼板的所述板体和所述梁体均具有通道,所述通道用于裂缝发展诱导

裂缝渗漏液体汇集及液体排放,所述预埋连接件设于所述通道的端部;所述防水件与所述预埋连接件配合以关闭所述通道的端部开口;确定所述混凝土楼板状态稳定后,打开至少一端的所述防水件并向所述通道内高压灌浆,以填充所述通道和裂缝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楼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两端的端部开口均形成于所述板体的背向所述梁体的一侧表面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楼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充气的所述可充气弹性气囊及对应的所述预埋连接件设于混凝土楼板模板,包括:将所述可充气弹性气囊折弯布置呈第一延伸段和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沿所述混凝土楼板的厚度方向延伸,其中,对应所述板体的所述第二延伸段沿所述板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和
/
或,对应所述梁体的所述第二延伸段沿所述梁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楼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充气的所述可充气弹性气囊及对应的所述预埋连接件设于混凝土楼板模板,包括:沿所述板体的宽度方向间隔开布置多个所述可充气弹性气囊,以在所述板体上形成多个所述通道,相邻两个所述可充气弹性气囊的间距为
1m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鹏刘展翔李亚军杨荣伟张津瑞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