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主式水下机器人的水面控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4868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水下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自主式水下机器人的水面控制设备,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部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贯穿至固定环的内侧,所述内腔的内部设置有开合组件,所述固定环的顶部固定有导流罩,所述导流罩的出口处内壁与固定环的内侧相互齐平,所述固定环的底部固定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内部靠近上方开设有缓存腔,所述固定环的底部位于缓存腔内设置有缓冲驱动件,所述固定柱的内部靠近底部边缘处开设有空腔,所述缓存腔的内部底面沿圆周方向等距开设有多个贯穿至空腔内部的通孔,所述固定柱的底部固定有连通至空腔内部的出水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减小外部水流进入机器人内部时产生的冲击,保证机器人在水面下的平稳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主式水下机器人的水面控制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下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自主式水下机器人的水面控制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水下机器人在海洋勘探

水下搜救及军事侦察等领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
ARV
是一种集自主水下机器人
AUV
和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
ROV
特点于一身的新型的混合式水下机器人,
ARV
自带能源并携带光纤微缆,既可以进行较大范围的水下调查,又可以进行局部区域的精确调查和作业

[0003]目前在对水下机器人下潜深度进行控制时,通常需要将外部水流引入机器人内部,从而增加机器人的重量,使得可以控制机器人在水面下的沉浮高度,但是现有的引流设备在水面压力过大时,外部水流进入机器人内部会产生较大冲击,影响机器人在水面下的平稳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主式水下机器人的水面控制设备,可以减小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自主式水下机器人的水面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环(1),所述固定环(1)的内部开设有内腔(
11
),所述内腔(
11
)贯穿至固定环(1)的内侧,所述内腔(
11
)的内部设置有开合组件,所述固定环(1)的顶部固定有导流罩(3),所述导流罩(3)的出口处内壁与固定环(1)的内侧相互齐平;所述固定环(1)的底部固定有固定柱(2),所述固定柱(2)的内部靠近上方开设有缓存腔(
20
),所述固定环(1)的底部位于缓存腔(
20
)内设置有缓冲驱动件,所述固定柱(2)的内部靠近底部边缘处开设有空腔(
27
),所述缓存腔(
20
)的内部底面沿圆周方向等距开设有多个贯穿至空腔(
27
)内部的通孔(
21
),所述固定柱(2)的底部固定有连通至空腔(
27
)内部的出水管(8),多个所述通孔(
21
)的内部均设置有供水组件,多个所述通孔(
21
)的底部位于空腔(
27
)的内部均设置有排水组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主式水下机器人的水面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组件包括四个开合叶片(
14
),四个所述开合叶片(
14
)的一端均固定有扇形齿轮(
30
),所述内腔(
11
)的内部沿圆周方向等距固定有四个定位销(
10
),四个所述扇形齿轮(
30
)均转动连接在定位销(
10
)的外表面上,四个所述开合叶片(
14
)的一端呈圆周状相互交替排列,且延伸至固定环(1)的中间部位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主式水下机器人的水面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1)的一侧开设有贯穿至内腔(
11
)内部的侧口(7),所述开合组件的顶部靠近一侧边缘处固定有安装座(4),所述安装座(4)的内部固定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有主动齿轮(6),所述内腔(
11
)的内部设置有环形圈(
31
),所述环形圈(
31
)的外表面固定有四个弧形双面齿条(
32
),其中一个所述弧形双面齿条(
32
)的外表面与主动齿轮(6)相互啮合,四个所述弧形双面齿条(
32
)的内表面分别对应与四个扇形齿轮(
30
)相互啮合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主式水下机器人的水面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驱动件包括固定套(
12
),所述固定套(
12
)固定在固定环(1)的底部,且固定套(
12
)的内壁与固定环(1)的内壁相互齐平,所述固定环(1)的底部靠近外表面边缘处固定有两个缓冲罩(
16
),两个所述缓冲罩(
16
)的一侧均等距开设有多个贯穿口(
17
),两个所述缓冲罩(
16
)的相对一侧之间沿圆周方向等距滑动连接有四个弧形调节板(
18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主式水下机器人的水面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缓冲罩(
16
)的底部之间固定有底板(
15
),所述固定套(
12
)的底部固定在底板(
15
)的顶部,所述固定套(
12
)的外表面沿圆周方向等距开设有多个开口(
13
),所述内腔(
11
)的内部底面沿圆周方向等距开设有四个贯穿至缓存腔(
20
)内部的导向口(
33
),四个所述导向口(
33
)的内部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剑平孙一方陈志明纪然毛鸿飞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