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数据编码的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数据安全传输
,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数据编码的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及系统
。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加密方式为通过各种加密算法在对信息数据化的过程中或对已经数据化的信息进行加密,这种加密方式虽然安全性较前者高,但是数据加密依然是整体加密,为提升数据的安全性只能多次加密,会造成数据冗余和计算量增大,对于不同的数据种类无法自由选择其加密类型,极易造成资源的浪费,现有技术中均存在上述问题;例如在申请公布号为
CN113553632A
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一种数据安全传输接口设备
、
系统及方法,所述接口设备包括第一分区和第二分区;所述第一分区设置有引导程序;所述第二分区用于存储由所述引导程序加密的加密数据
。
该专利技术的数据安全传输接口设备将数据与引导程序存储在不同的分区,通过第一分区的引导程序才能够访问第二分区,写入到第二分区的数据经过加密处理,提高了存储的私密性,降低了数据泄露的概率,避免了写入数据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于数据编码的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
提取历史不加密传输数据信息和历史加密数据信息,基于历史不加密传输数据信息和历史加密数据信息进行数据的数据编码特征提取;
S2、
获取传输目标数据并基于传输数据编码特征进行分割,提取分割得到的传输目标数据的数据编码特征;
S3、
获取传输目标数据的数据编码特征,根据传输目标数据的数据编码特征获取传输目标数据的数据安全系数;
S4、
获取传输目标数据的数据编码特征,根据传输目标数据的数据编码特征获取传输目标数据的数据重要系数;
S5、
根据计算得到数据安全系数和数据重要系数获取传输目标数据的数据加密系数;
S6、
根据传输目标数据的数据加密系数的具体数据值进行数据加密资源的分配,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资源加密后传输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据编码的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S1
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1、
提取用户的历史不加密传输数据信息和历史加密数据信息,将用户的历史不加密传输数据信息和历史加密数据信息利用
lz77
编码技术进行编码,得到历史不加密传输数据信息和历史加密数据信息的数据编码;
S12、
将得到的数据编码按照历史不加密传输数据信息和历史加密数据信息中的句段位置对数据编码进行分割,形成若干个编码段集合,获取历史不加密传输数据信息与历史加密数据信息中的不同编码段
、
相同编码段,其中不同编码段为历史不加密传输数据信息与历史加密数据信息中的编码不同的历史加密数据信息中编码段集合,相同编码段为历史不加密传输数据信息与历史加密数据信息中的编码相同历史加密数据信息中的编码段集合;
S13、
提取得到的历史不加密传输数据信息与历史加密数据信息中的不同编码段
、
相同编码段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数据编码的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S2
的具体步骤如下:
S21、
获取传输目标数据,利用
lz77
编码技术进行编码,得到传输目标数据信息的数据编码;
S22、
将得到的传输目标数据信息的数据编码按照传输目标数据的句段位置进行分割分类,得到分割得到的传输目标数据的若干个数据编码特征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数据编码的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S3
的具体步骤为:
S31、
提取分割得到的传输目标数据的若干个数据编码特征,同时提取历史不加密传输数据信息与历史加密数据信息中的不同编码段
、
相同编码段,且提取其中不同编码段
、
相同编码段的加密次数;
S32、
将得到的传输目标数据的若干个数据编码特征与不同编码段
、
相同编码段导入相似度计算公式中计算传输目标数据的若干个数据编码特征与不同编码段
、
相同编码段的相
似度,相似度计算公式为:,其中,
n
为编码段长度,为传输目标数据的第
i
个数据编码特征与不同编码段
、
相同编码段中第
j
个编码段的相似度,为传输目标数据的第
i
个数据编码特征中第
z
个编码元素,为不同编码段
、
相同编码段中第
j
个编码段中第
j
个编码段中第
z
个编码元素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数据编码的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S3
还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33、
提取传输目标数据的第
i
个数据编码特征与不同编码段
、
相同编码段中第
j
个编码段的相似度,提取与第
i
个数据编码特征最大相似度对应的不同编码段或相同编码段,若与第
i
个数据编码特征最大相似度对应的为相同编码段,则数据安全系数取0,若与第
i
个数据编码特征最大相似度对应的为不同编码段,则提取不同编码段出现的次数与相似度计算结果导入数据安全系数计算公式中计算第
i
个数据编码特征的数据安全系数,第
i
个数据编码特征的数据安全系数计算公式为:,其中
max()
为集合中最大的元素;
S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群轼,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睿航至臻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