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水热源利用的船用空调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4243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海水热源利用的船用空调设备,属于船用空调技术领域,包括:制冷系统,由蒸发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水热源利用的船用空调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船用空调
,具体涉及一种海水热源利用的船用空调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世界货物运输量的
90
%以上主要通过船舶,消耗了大量的化石能源,是造成海洋污染的主要因素

如何实现船舶运营的节能增效,提高船舶运营综合能效系数,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已成为航运界越来越关注的重要课题

[0003]作为占船舶能耗
20
%的船舶空调系统,通过采用新型船舶空调技术实现其节能降耗,对船舶运营综合能效系数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船舶空调系统在制冷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热气,会影响海洋环境,同时船舶有着临近海水的便利条件,可以考虑一种海水能利用模式,从而实现高效节能

绿色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海水热源利用的船用空调设备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海水热源利用的船用空调设备,包括:
[0007]制冷系统,由蒸发器

压缩机

冷凝器和膨胀阀依次通过空调管道连接组成,且所述制冷系统的空调管道内部填充有制冷剂;
[0008]温差发电系统,由温差流通箱

温差发电板

输送电线
/>蓄电池所组成,所述温差发电板安装在温差流通箱的内部中心处将其分为两个腔,所述温差发电板和蓄电池之间通过输送电线相连接;
[0009]海水循环系统,由海水进管和海水排管所组成,所述海水进管和海水排管均与温差流通箱的一侧腔相贯通;
[0010]热源流通系统,由多个输送管所组成,多个所述输送管均与温差流通箱的另一侧腔相贯通

[0011]进一步,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热源流通系统的多个输送管分别为输入端位于船舶室内的第一输送管

输入端位于冷凝器处的第二输送管和输入端位于船舶热炉管道的第三输送管

[0012]进一步,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热源流通系统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输送管上的第一电磁阀

安装在所述第二输送管上的第二电磁阀

安装在第三输送管上的第三电磁阀和与三个电磁阀实现电连接的控制器

[0013]进一步,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热源流通系统还包括安装在船舶室内的湿度检测器和温度检测器,所述湿度检测器和温度检测器均与控制器实现电性连接

[0014]进一步,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热源流通系统进行热源输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步骤一:通过所述温度检测器和湿度检测器对船舶室内温度和湿度进行检测,再将检测数据发生至控制器;
[0016]步骤二:控制器将检测的温度与湿度与设定值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对比,从而判断制冷系统为制冷还是制热,
[0017]当制冷系统制冷时,第一电磁阀关闭,第二电磁阀打开;
[0018]当制冷系统制热时,第一电磁阀打开,第二电磁阀关闭

[0019]进一步,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温差流通箱的内部与热源流通系统的输送管相贯通的一侧内部安装有导热翅片,所述导热翅片与温差发电板相接触

[0020]进一步,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温差发电板和蓄电池之间的输送电线上还安装有电压表和电流表

[0021]进一步,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海水进管的进水口设置在船舶的船头前侧,且所述海水进管上还安装有单向阀

[0022]进一步,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海水循环系统还包括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两端均与海水进管相连接,且所述分流管与海水进管的连通处安装有双通控制阀,所述分流管处安装有加压泵

[0023]进一步,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海水排管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冷却筒,所述冷却筒为空心结构,且所述温差流通箱与热源流通系统的多个输送管相贯通的一侧空腔连通有热气排管,所述热气排管从冷却筒内部之间经过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5]本专利技术通过海水循环系统可实现船舶在行驶以及停泊时,不同方式将海水输送至温差发电系统的温差流通箱内部,同时通过热源流通系统可在制冷系统进行制冷和制热时,选择合适区域的热气输送至温差发电系统的温差流通箱内部,再通过温差流通箱内部的温差发电板通过两侧的海水和热气进行温差发电,再将电能输送至蓄电池进行存储,供后续使用;
[0026]同时后续海水还可对热气进行降温,可保护海洋环境,且利用船舶临近海水的便利条件,对海水进行利用,实现高效节能

[0027]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船用空调设备整体原理示意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温差发电系统和海水循环系统原理示意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制冷系统和热源流通系统原理示意图;
[0031]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制冷系统原理示意图

[0032]图中:
10、
制冷系统;
11、
蒸发器;
12、
压缩机;
13、
冷凝器;
14、
膨胀阀;
20、
温差发电系统;
21、
温差流通箱;
22、
温差发电板;
23、
输送电线;
24、
蓄电池;
25、
导热翅片;
26、
热气排管;
30、
海水循环系统;
31、
海水进管;
32、
海水排管;
33、
冷却筒;
34、
单向阀;
35、
加压泵;
36、
双通控制阀;
37、
分流管;
40、
热源流通系统;
41、
第一输送管;
42、
第二输送管;
43、
第三输送管;
44、
第一电磁阀;
45、
第二电磁阀;
46、
第三电磁阀;
47、
湿度检测器;
48、
温度检测器;
49、
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3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海水热源利用的船用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系统
(10)
,由蒸发器
(11)、
压缩机
(12)、
冷凝器
(13)
和膨胀阀
(14)
依次通过空调管道连接组成,且所述制冷系统
(10)
的空调管道内部填充有制冷剂;温差发电系统
(20)
,由温差流通箱
(21)、
温差发电板
(22)、
输送电线
(23)、
蓄电池
(24)
所组成,所述温差发电板
(22)
安装在温差流通箱
(21)
的内部中心处将其分为两个腔,所述温差发电板
(22)
和蓄电池
(24)
之间通过输送电线
(23)
相连接;海水循环系统
(30)
,由海水进管
(31)
和海水排管
(32)
所组成,所述海水进管
(31)
和海水排管
(32)
均与温差流通箱
(21)
的一侧腔相贯通;热源流通系统
(40)
,由多个输送管所组成,多个所述输送管均与温差流通箱
(21)
的另一侧腔相贯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水热源利用的船用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流通系统
(40)
的多个输送管分别为输入端位于船舶室内的第一输送管
(41)、
输入端位于冷凝器
(13)
处的第二输送管
(42)
和输入端位于船舶热炉管道的第三输送管
(43)。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水热源利用的船用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流通系统
(40)
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输送管
(41)
上的第一电磁阀
(44)、
安装在所述第二输送管
(42)
上的第二电磁阀
(45)、
安装在第三输送管
(43)
上的第三电磁阀
(46)
和与三个电磁阀实现电连接的控制器
(49)。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水热源利用的船用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流通系统
(40)
还包括安装在船舶室内的湿度检测器
(47)
和温度检测器
(48)
,所述湿度检测器
(47)
和温度检测器
(48)
均与控制器
(49)
实现电性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海水热源利用的船用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向东桂超江锐周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安庆万航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