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4113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膜Z字形叠片结构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叠片制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隔膜
Z
字形叠片结构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叠片是电芯的一种常用制作工艺,叠片后的层叠体分为以下两种:一为隔膜外包层叠体,即隔膜包覆所有的极片,另一种为极片外包层叠体,即极片位于层叠体的最外层

[0003]相关技术中,极片外包层叠体的制作方式为:首先,叠片形成隔膜外包层叠体;然后,将隔膜外包层叠体转移至热压工位;最后,在热压工位,在隔膜外包层叠体外周面叠片最外侧极片,并热压成型极片外包层叠体

但因为极片外包层叠体的最外层的极片和隔膜外包层叠体极片在不同位置进行定位,导致最外层极片与隔膜外包层叠体内极片的对齐度差,制程良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隔膜
Z
字形叠片结构,能够提高外包电芯内极片的对齐度,以提高制程良品率

[0005]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隔膜
Z
字形叠片结构的电芯

[0006]还提出一种极片外包叠片的制作方法

[0007]还提出一种隔膜
Z
字形叠片设备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隔膜
Z
字形叠片结构,包括:层叠体,包括隔膜底层

底层隔件r/>、
第一底层极片

隔膜次底层和底层卷绕部,所述隔膜底层与所述隔膜次底层层叠设置,所述第一底层极片位于所述隔膜底层与所述隔膜次底层之间,所述底层隔件位于所述隔膜底层与所述第一底层极片之间,以隔离所述隔膜底层和所述第一底层极片,所述底层卷绕部连接于所述隔膜底层与所述隔膜次底层的同一侧,所述底层卷绕部具有用于断裂的底层断裂位,以使所述隔膜底层

所述底层隔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底层极片相分离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隔膜
Z
字形叠片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层叠体层叠并完成热压后,层叠体粘连为一体,但因为底层隔件隔离了隔膜底层与第一底层极片,使得隔膜底层与第一底层极片在热压后仍处于分离状态,在断裂底层卷绕部的底层断裂位后,可以直接分离隔膜底层与层叠体,使得极片底层裸露形成极片外包电芯,而层叠体在叠片工位一次成型,层叠体内极片的对齐度高,极片外包层叠体的良品率更高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层卷绕部包括连接段

卷绕段和辅助切断段,所述连接段连接于所述隔膜底层与所述卷绕段,所述辅助切断段连接于所述隔膜次底层与所述卷绕段,所述辅助切断段设有所述底层断裂位,所述底层隔件包括隔离部和辅助切断部,所述隔离部位于所述隔膜底层和所述第一底层极片之间,所述辅助切断部位于所述连接段和所述辅助切断段之间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层隔件于所述辅助切断部朝向所述辅助切断段的一面设有切断定位部,所述切断定位部与所述底层断裂位相对应,以定位所述底层断裂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层卷绕部具有卷绕段,所述卷绕段设有所述底层断裂位,所述底层断裂位用于供切断件沿所述卷绕段宽度方向切断,或供所述切断件沿朝向所述卷绕段所在侧面方向切断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层隔件为硬质隔板或柔性隔层或硬质隔板和柔性隔层的复合件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层叠体还包括隔膜顶层

顶层隔件

第一顶层极片

隔膜次顶层和顶层卷绕部,所述隔膜顶层与所述隔膜次顶层层叠设置,所述第一顶层极片位于所述隔膜顶层与所述隔膜次顶层之间,所述顶层隔件位于所述隔膜顶层与所述第一顶层极片之间,以隔离所述隔膜顶层和所述第一顶层极片,所述顶层卷绕部连接于所述隔膜顶层与所述隔膜次顶层的同一侧,所述顶层卷绕部具有用于断裂的顶层断裂位,以分离所述隔膜顶层和所述隔膜次顶层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芯,包括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隔膜
Z
字形叠片结构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层叠体内极片的对齐度更高,使得制作出的多个层叠体的一致性更高,进而提高电芯的一致性,并且,第一底层极片与叠片的中间层极片不易发生错位,避免对电芯容量产生影响,进而避免不良品的产生,从而提高电芯制程的良品率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的极片外包叠片的制作方法,制作步骤包括:
[0018]S1
:制备层叠体,层叠体包括隔膜底层

底层隔件

第一底层极片

隔膜次底层和底层卷绕部,所述隔膜底层与所述隔膜次底层层叠设置,所述第一底层极片位于所述隔膜底层与所述隔膜次底层之间,所述底层隔件位于所述隔膜底层与所述第一底层极片之间,所述底层卷绕部连接于所述隔膜底层与所述隔膜次底层的同一侧;
[0019]S2
:所述层叠体热压成型,裁切所述底层卷绕部;
[0020]S3
:所述隔膜底层和所述底层隔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底层极片分离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的极片外包叠片的制作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制作隔膜连续的层叠体,层叠体的整体转移方便,在层叠体热压成型后,仅有被隔板所隔离的隔膜底层未与第一底层极片粘连,通过切断底层卷绕部的底层断裂位,使得隔膜底层相对于第一底层极片分离,第一底层极片裸露形成极片外包层叠体,极片外包层叠体已经通过热压成型,可直接进行转移,转移方便,且一次完成层叠体的所有叠片,层叠体的对齐度更高,电芯质量更高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层叠体还包括:隔膜顶层

顶层隔件

第一顶层极片

隔膜次顶层和顶层卷绕部,所述隔膜顶层与所述隔膜次顶层层叠设置,所述第一顶层极片位于所述隔膜顶层与所述隔膜次顶层之间,所述顶层隔件位于所述隔膜顶层与所述第一顶层极片之间,所述顶层卷绕部连接于所述隔膜顶层与所述隔膜次顶层的同一侧;
[0023]极片外包叠片的制作方法的制作步骤还包括:
[0024]S4
:裁切所述顶层卷绕部;
[0025]S5
:所述顶层隔件和所述隔膜顶层相对于所述第一顶层极片分离

[002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层叠体制备步骤包括:
[0027]S11
:将隔膜放置于叠片台面以形成所述隔膜底层;
[0028]S12
:在所述隔膜底层的上方依次放置所述底层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隔膜
Z
字形叠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叠体
(100)
,包括隔膜底层
(131)、
底层隔件
(150)、
第一底层极片
(111)、
隔膜次底层
(132)
和底层卷绕部
(141)
,所述隔膜底层
(131)
与所述隔膜次底层
(132)
层叠设置,所述第一底层极片
(111)
位于所述隔膜底层
(131)
与所述隔膜次底层
(132)
之间,所述底层隔件
(150)
位于所述隔膜底层
(131)
与所述第一底层极片
(111)
之间,以隔离所述隔膜底层
(131)
和所述第一底层极片
(111)
,所述底层卷绕部
(141)
连接于所述隔膜底层
(131)
与所述隔膜次底层
(132)
的同一侧,所述底层卷绕部
(141)
具有用于断裂的底层断裂位,以使所述隔膜底层
(131)、
所述底层隔件
(150)
相对于所述第一底层极片
(111)
相分离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
Z
字形叠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卷绕部
(141)
包括连接段
(1411)、
卷绕段
(1412)
和辅助切断段
(1413)
,所述连接段
(1411)
连接于所述隔膜底层
(131)
与所述卷绕段
(1412)
,所述辅助切断段
(1413)
连接于所述隔膜次底层
(132)
与所述卷绕段
(1412)
,所述辅助切断段
(1413)
设有所述底层断裂位,所述底层隔件
(150)
包括隔离部
(151)
和辅助切断部
(152)
,所述隔离部
(151)
位于所述隔膜底层
(131)
和所述第一底层极片
(111)
之间,所述辅助切断部
(152)
位于所述连接段
(1411)
和所述辅助切断段
(1413)
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膜
Z
字形叠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隔件
(150)
于所述辅助切断部
(152)
朝向所述辅助切断段
(1413)
的一面设有切断定位部,所述切断定位部与所述底层断裂位相对应,以定位所述底层断裂位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
Z
字形叠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卷绕部
(141)
具有卷绕段
(1412)
,所述卷绕段
(1412)
设有所述底层断裂位,所述底层断裂位用于供切断件沿所述卷绕段
(1412)
宽度方向切断,或供所述切断件沿朝向所述卷绕段
(1412)
所在侧面方向切断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
Z
字形叠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隔件
(150)
为硬质隔板或柔性隔层或硬质隔板和柔性隔层的复合件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
Z
字形叠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叠体
(100)
还包括隔膜顶层
(133)、
顶层隔件
(160)、
第一顶层极片
(112)、
隔膜次顶层
(134)
和顶层卷绕部
(142)
,所述隔膜顶层
(133)
与所述隔膜次顶层
(134)
层叠设置,所述第一顶层极片
(112)
位于所述隔膜顶层
(133)
与所述隔膜次顶层
(134)
之间,所述顶层隔件
(160)
位于所述隔膜顶层
(133)
与所述第一顶层极片
(112)
之间,以隔离所述隔膜顶层
(133)
和所述第一顶层极片
(112)
,所述顶层卷绕部
(142)
连接于所述隔膜顶层
(133)
与所述隔膜次顶层
(134)
的同一侧,所述顶层卷绕部
(142)
具有用于断裂的顶层断裂位,以分离所述隔膜顶层
(133)
和所述隔膜次顶层
(134)。7.
一种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隔膜
Z
字形叠片结构
。8.
一种极片外包叠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制作步骤包括:
S1
:制备层叠体
(100)
,层叠体
(100)
包括隔膜底层
(131)、
底层隔件
(150)、
第一底层极片
(111)、
隔膜次底层
(132)
和底层卷绕部
(141)
,所述隔膜底层
(131)
与所述隔膜次底层
(132)
层叠设置,所述第一底层极片
(111)
位于所述隔膜底层
(131)
与所述隔膜次底层
(132)
之间,所述底层隔件
(150)
位于所述隔膜底层
(131)
与所述第一底层极片
(111)
之间,所述底层卷绕部
(141)
连接于所述隔膜底层
(131)
与所述隔膜次底层
(132)
的同一侧;
S2
:所述层叠体
(100)
热压成型;裁切所述底层卷绕部
(141)

S3
:所述隔膜底层
(131)
和所述底层隔件
(150)
相对于所述第一底层极片
(111)
分离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极片外包叠片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叠体
(100)
还包括:隔膜顶层
(133)、
顶层隔件
(160)、
第一顶层极片
(112)、
隔膜次顶层
(134)
和顶层卷绕部
(142)
,所述隔膜顶层
(133)
与所述隔膜次顶层
(134)
层叠设置,所述第一顶层极片
(112)
位于所述隔膜顶层
(133)
与所述隔膜次顶层
(134)
之间,所述顶层隔件
(160)
位于所述隔膜顶层
(133)
与所述第一顶层极片
(112)
之间,所述顶层卷绕部
(142)
连接于所述隔膜顶层
(133)
与所述隔膜次顶层
(134)
的同一侧;极片外包叠片的制作方法的制作步骤还包括:
S4
:裁切所述顶层卷绕部
(142)

S5
:所述顶层隔件
(160)
和所述隔膜顶层
(133)
相对于所述第一顶层极片
(112)
分离
。10.
一种隔膜
Z
字形叠片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叠体装置
(200)
,用于成型层叠体
(100)
,所述层叠体
(100)
包括隔膜底层
(131)、
底层隔件
(150)、
第一底层极片
(111)、
隔膜次底层
(132)
与底层卷绕部
(141)
,所述隔膜底层
(131)
与所述隔膜次底层
(132)
层叠设置,所述第一底层极片
(111)
位于所述隔膜底层
(131)
与所述隔膜次底层
(132)
之间,所述底层隔件
(150)
位于所述第一底层极片
(111)
与所述隔膜底层
(131)
之间,所述底层卷绕部
(141)
连接于所述隔膜底层
(131)
与所述隔膜次底层
(132)
的同一侧;隔件转移装置
(300)
,用于转移所述底层隔件
(150)
至所述隔膜底层
(131)
与所述第一底层极片
(111)
之间,以隔离所述隔膜底层
(131)
与所述第一底层极片
(111)
;热压装置,用于热压所述层叠体
(100)
,具有断裂件,所述断裂件用于断裂所述底层卷绕部
(141)
,以使所述底层隔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维嘉王喆陈胜德
申请(专利权)人:海目星激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