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氨生产的尾气高效回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74002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尾气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合成氨生产的尾气高效回收设备,包括外壳和清理装置;补液装置设置在外壳的侧壁上;外壳为圆筒状结构,排出孔沿外壳的轴线方向贯穿开设在外壳的底部;第一转动盘转动设置在外壳的底部,第一转动盘上沿排出孔的延伸方向贯穿开设有第一通槽,第一转动盘的侧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啮合齿;第一开关阀沿第一通槽的延伸方向设置在第一通槽上;第一齿轮沿外壳的高度方向转动设置在第一转动盘的一侧,第一齿轮和设置在第一转动盘上的第一啮合齿相互啮合;第一旋转驱动器设置在第一齿轮的下方;进气装置沿外壳的轴线设置在外壳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合成氨生产的尾气高效回收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尾气回收
,具体是涉及一种合成氨生产的尾气高效回收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一种合成氨尾气回收装置包括洗氨提浓箱,洗氨提浓箱内设置有洗氨提浓放置腔,且洗氨提浓箱上顶部设置有洗氨提浓取放口,洗氨提浓箱底部连通设置有合成氨入口,洗氨提浓箱顶部连通设置有排出口;现有的一种合成氨尾气回收装置使用时将合成氨尾气通过洗氨提浓箱进行处理吸收即可;现有的一种合成氨尾气回收装置使用中发现,洗氨提浓箱不能全部处理合成氨的尾气

[0003]中国专利
CN208632115U
公开了一种合成氨尾气回收装置,包括釜体

釜盖

尾气输入管

洗氨入口管

洗氨出口管和尾气回收管,釜体内设置有处理放置腔,且釜体顶部连通设置有处理取放口,釜盖盖装在釜体顶部处理取放口处,尾气输入管顶部穿过釜体底部与处理放置腔连通,尾气输入管上连通设置有输入阀门,洗氨入口管右侧穿过釜体左侧壁伸入至处理放置腔,洗氨入口管上连通设置有入口阀门,洗氨出口管顶部穿过釜体底部与处理放置腔连通,洗氨出口管上连通设置有出口阀门,尾气回收管底部穿过釜盖顶部与处理放置腔连通,尾气回收管上连通设置有回收阀门,尾气回收管右端与合成氨装置连通;还包括加热网

催化网

加压泵和氮气输入管,加热网和催化网均连接在釜体内侧壁上,且催化网位于加热网上方,加压泵底部连接在釜盖顶部,加压泵输出端穿过釜盖顶部与处理放置腔连通,氮气输入管与加压泵输入端连通

[0004]上述方案只能简单对合成氨的尾气进行过滤,在合成氨生产的过程中,二氧化碳产生后会与氨气混合在一起,如此就需要将二氧化碳与氨气进行分离,现有技术中采用铜洗法进行清洗,即将氨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通入铜氨液中,使得铜氨液将二氧化碳吸收即完成对于二氧化碳和氨气的分离,但是二氧化碳与铜氨液反应时会生成碳酸氨盐结晶,所述结晶会将设备和管道堵住,从而使得设备发生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合成氨生产的尾气高效回收设备,进气装置将混合气体注入到外壳内,同时补液装置也会将铜氨溶液注入到外壳中,使得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能与铜氨溶液发生反应,此时第一开关阀并非在排出孔的延伸方向上,如此能避免在二氧化碳与铜氨溶液的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结晶将第一开关阀的上部封堵柱,使得第一开关阀无法正常开启,随着反应的发生,需要将外壳内的结晶清理出来,此时第一转动盘的上部与排出孔接触,第一转动盘的上部存有大量结晶,第一旋转驱动器通过第一齿轮驱动第一转动盘转动,随着第一转动盘的转动,凝结在第一转动盘上方的结晶便发生脱落,当设置在第一转动盘上的第一通孔与排除孔相互对齐时,第一旋转驱动器停止转动,第一开关阀开启,如此保证了结晶体能正常排除,由于在排除结晶时会损失一定量的铜氨溶液,如此需要通
过补液装置进行补液,且排出的铜氨溶液浓度经过反应后显著降低,通过补液装置的补液还能保证反应的正常进行

[0006]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合成氨生产的尾气高效回收设备,包括外壳和清理装置;清理装置包括补液装置

第一转动盘

第一开关阀

第一旋转驱动器

第一齿轮

排出孔和进气装置;补液装置设置在外壳的侧壁上,补液装置将铜氨溶液注入到外壳内;外壳为圆筒状结构,排出孔沿外壳的轴线方向贯穿开设在外壳的底部;第一转动盘沿外壳的高度方向转动设置在外壳的底部,第一转动盘上沿排出孔的延伸方向贯穿开设有第一通槽,第一转动盘的轴线与第一通槽的轴线不共线,第一转动盘围绕自身轴线在自身的侧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啮合齿;第一开关阀沿第一通槽的延伸方向设置在第一通槽上;第一齿轮沿外壳的高度方向转动设置在第一转动盘的一侧,第一齿轮和设置在第一转动盘上的第一啮合齿相互啮合;第一旋转驱动器设置在第一齿轮的下方,第一旋转驱动器驱动第一齿轮转动;进气装置沿外壳的轴线设置在外壳内,进气装置将混合气体注入到外壳内

[0007]优选的,补液装置包括第二转动盘

第二开关阀

第二旋转驱动器

第二齿轮和限位架;沿外壳的径向方向在外壳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补液口,第二转动盘转动设置在补液口的一侧,第二转动盘上沿补液口的延伸方向贯穿开设有第二通槽,第二通槽的轴线与第二转动盘的轴线不共线,第二转动盘围绕第二转动盘的轴线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二啮合齿;第二开关阀沿第二通槽的轴线设置在第二通槽上;第二旋转驱动器设置在第二转动盘的一侧;第二齿轮固定设置在第二旋转驱动器的输出端上,第二齿轮与第二转动盘上的第二啮合齿相互啮合;限位架固定设置在外壳的侧壁上,限位架套设在第二转动盘的外侧,限位架对第二转动盘进行限位

[0008]优选的,补液装置包括随动盘和供液壳;随动盘呈圆形结构,随动盘固定设置在第二开关阀远离第二转动盘的一端,随动盘与第二开关阀的连接处开设有连通口;供液壳套设在随动盘上,随动盘与供液壳转动配合,供液壳远离随动盘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供给铜氨溶液的连接管

[0009]优选的,清理装置还包括侧壁清除装置,侧壁清除装置包括驱动装置

转动环和清理件;驱动装置设置在外壳的上部;转动环沿外壳的轴线转动设置在外壳内,转动环位于铜氨溶液的上方;清理件设置有多个,清理件沿外壳的轴线设置在转动环的底部,清理件围绕转动环的轴线均匀排布在转动环上,清理件与外壳的内壁接触

[0010]优选的,进气装置还包括进气管

自清洁装置和连接杆;进气管沿外壳的轴线设置在外壳的内部;自清洁装置设置在进气管的下部,自清洁装置用于对进气管的下端出口进行清理;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于自清洁装置和转动环连接,转动环通过连接杆驱动自清洁装置运行

[0011]优选的,自清洁装置包括探入管和刮除件;探入管沿进气管的轴线设置在进气管的底部,探入管没于铜氨溶液中,连接杆的端部与探入管的侧壁固定连接;刮除件沿进气管的轴线设置在进气管内,刮除件与探入管的内壁接触

[0012]优选的,自清洁装置还包括第一电磁铁

第二电磁铁

滑环和导向块;第一电磁铁固定设置在进气管的内壁上;第二电磁铁设置在第一电磁铁的下方,第二电磁铁与进气管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之间存有空隙;滑环沿进气管的轴线滑动设置在空隙内,滑环的外部侧壁沿进气管的轴线开设有导向槽,刮除件的上部与滑环的底部固
定连接;导向块沿进气管的轴线固定设置在空隙内,导向块固定设置在进气管的内壁上,导向块和导向槽滑动配合

[0013]优选的,清理装置还包括导向壳;导向壳为棱台形结构,导向壳的上下部都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合成氨生产的尾气高效回收设备,包括外壳(1)和清理装置(2);其特征在于,清理装置(2)包括补液装置(
21


第一转动盘(
22


第一开关阀(
221


第一旋转驱动器(
23


第一齿轮(
231


排出孔(
24
)和进气装置(
25
);补液装置(
21
)设置在外壳(1)的侧壁上,补液装置(
21
)将铜氨溶液注入到外壳(1)内;外壳(1)为圆筒状结构,排出孔(
24
)沿外壳(1)的轴线方向贯穿开设在外壳(1)的底部;第一转动盘(
22
)沿外壳(1)的高度方向转动设置在外壳(1)的底部,第一转动盘(
22
)上沿排出孔(
24
)的延伸方向贯穿开设有第一通槽,第一转动盘(
22
)的轴线与第一通槽的轴线不共线,第一转动盘(
22
)围绕自身轴线在自身的侧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一啮合齿;第一开关阀(
221
)沿第一通槽的延伸方向设置在第一通槽上;第一齿轮(
231
)沿外壳(1)的高度方向转动设置在第一转动盘(
22
)的一侧,第一齿轮(
231
)和设置在第一转动盘(
22
)上的第一啮合齿相互啮合;第一旋转驱动器(
23
)设置在第一齿轮(
231
)的下方,第一旋转驱动器(
23
)驱动第一齿轮(
231
)转动;进气装置(
25
)沿外壳(1)的轴线设置在外壳(1)内,进气装置(
25
)将混合气体注入到外壳(1)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成氨生产的尾气高效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补液装置(
21
)包括第二转动盘(
211


第二开关阀(
212


第二旋转驱动器(
213


第二齿轮(
214
)和限位架(
215
);沿外壳(1)的径向方向在外壳(1)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补液口,第二转动盘(
211
)转动设置在补液口的一侧,第二转动盘(
211
)上沿补液口的延伸方向贯穿开设有第二通槽,第二通槽的轴线与第二转动盘(
211
)的轴线不共线,第二转动盘(
211
)围绕第二转动盘(
211
)的轴线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二啮合齿;第二开关阀(
212
)沿第二通槽的轴线设置在第二通槽上;第二旋转驱动器(
213
)设置在第二转动盘(
211
)的一侧;第二齿轮(
214
)固定设置在第二旋转驱动器(
213
)的输出端上,第二齿轮(
214
)与第二转动盘(
211
)上的第二啮合齿相互啮合;限位架(
215
)固定设置在外壳(1)的侧壁上,限位架(
215
)套设在第二转动盘(
211
)的外侧,限位架(
215
)对第二转动盘(
211
)进行限位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合成氨生产的尾气高效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补液装置(
21
)包括随动盘(
216
)和供液壳(
217
);随动盘(
216
)呈圆形结构,随动盘(
216
)固定设置在第二开关阀(
212
)远离第二转动盘(
211
)的一端,随动盘(
216
)与第二开关阀(
212
)的连接处开设有连通口;供液壳(
217
)套设在随动盘(
216
)上,随动盘(
216
)与供液壳(
217
)转动配合,供液壳(
217
)远离随动盘(
216
)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供给铜氨溶液的连接管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成氨生产的尾气高效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清理装置(2)还包括侧壁清除装置(
26
),侧壁清除装置(
26
)包括驱动装置(
261


转动环(
262
)和清理件(
263
);驱动装置(
261
)设置在外壳(1)的上部;转动环(
262
)沿外壳(1)的轴线转动设置在外壳(1)内,转动环(
262
)位于铜氨溶液的上
方;清理件(
263
)设置有多个,清理件(
263
)沿外壳(1)的轴线设置在转动环(
262
)的底部,清理件(
26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祥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德邦兴华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