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倾倒扭扭车及其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73289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7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倾倒扭扭车及其设计方法,属于儿童玩具车技术领域;包括:颈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倾倒扭扭车及其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儿童玩具车
,具体涉及一种防倾倒扭扭车及其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扭扭车又称摇摆车,是一种结构巧妙

灵活有趣的儿童玩具,其无需电瓶

电机等动力源,甚至也不需要人力推动或双脚撑地滑动,只需乘用儿童不断左右转动方向盘,即可使扭扭车向前行驶

然而,扭扭车作为一种适用于亲子户外活动的器材,却存在易倾倒

控制难等诸多问题

扭扭车主要针对儿童设计,而年龄较小的儿童往往不能很好地保持身体平衡或避免跌倒伤害,因此扭扭车的安全性保障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才能提升扭扭车的防倾倒稳定性这一课题就更加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倾倒扭扭车及其设计方法,能够提升扭扭车的防倾倒稳定性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防倾倒扭扭车,包括:颈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防倾倒扭扭车,其特征在于,包括:颈部

前部和后部;所述前部,包括:前部车体
(1)、
前轮组

扭动杆和方向盘
(2)
;所述方向盘
(2)
设置在所述前部车体
(1)
的顶部且通过所述扭动杆与所述前部车体
(1)
转动连接;所述扭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方向盘
(2)
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过所述前部车体
(1)
与所述前轮组固定连接;所述后部,包括:后轮组
(7)、
座椅部
(5)
和后部车体
(6)
;所述后轮组
(7)
设置在所述后部车体
(6)
尾端的下方;所述座椅部
(5)
固定连接于所述后部车体
(6)
的上表面;所述颈部,为所述前部和所述后部的连接处,包括颈部车体
(4)
和颈部角
(3)
;所述颈部车体
(4)
的宽度小于所述前部车体
(1)
的宽度和所述后部车体
(6)
的宽度,在所述颈部车体
(4)
的两侧形成所述颈部角
(3)
;所述颈部角
(3)
用于引导乘用者将膝关节内侧靠近小腿的部分贴近所述颈部角
(3)
,进而引导乘用者驾乘扭扭车时的身体姿态;所述颈部角
(3)

100

150
度的圆角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倾倒扭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与所述后部的长度比介于2:5与3:4之间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倾倒扭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倾倒扭扭车的整车长度范围为
60cm

80cm
;所述前部车体
(1)
的长度范围为
20cm

30cm
;所述后部车体
(6)
的长度范围为
40cm

50cm
;所述颈部车体
(4)
的宽度范围为
15cm

20cm。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倾倒扭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部
(5)
,根据乘用者的坐深和坐姿臀宽设计为前窄后宽的卵圆形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倾倒扭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部
(5)
,向扭扭车前进方向倾斜一定的前倾角,所述前倾角的角度范围为
10

20

。6.
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倾倒扭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进一步包括安全轮组;所述安全轮组与所述前轮组固定连接于所述扭动杆的同一端;所述安全轮组的底部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高于所述前轮组的底部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
。7.
一种防倾倒扭扭车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设计过程中将扭扭车划分为颈部

前部和后部;所述前部,包括:前部车体
(1)、
前轮组

扭动杆和方向盘
(2)
;所述方向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小明
申请(专利权)人:义乌市智慧星玩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