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微生物群转换提升营养的粗粮制品及其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
,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微生物群转换提升营养的粗粮制品及其生产方法
。
技术介绍
[0002]在食品加工生产领域中,为了提升食品中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往往需要对食品原料进行微生物群转换作用,也就是利用微生物的转换功能将食品原料中的一些有机物质转换成蛋白质这类营养物质,以提升食品的营养,尤其是粗粮中蛋白质的含量
。
[0003]现有的粗粮制品中主要的成分是淀粉,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含量较低,无法满足人体对蛋白质的需求
。
为了提升粗粮制品中蛋白质的含量,需要使用到能够转换蛋白质的微生物群,芽孢杆菌作为一种能够将有机质转换成所需蛋白质的微生物,可被应用于食品加工生产领域中,以提升生产出来的粗粮制品中蛋白质含量
。
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应用微生物群转换提升营养的粗粮制品及其生产方法,用以解决上述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应用微生物群转换提升营养的粗粮制品,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如下重量份原料组成:营养豆
10
‑
15
份,燕麦
10
‑
20
份,小麦
30
‑
40
份,黑芝麻5‑
10
份,牛奶
30
‑
50
份;所述营养豆为黑豆
、
芸豆
、
红豆
、
大豆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微生物群转换提升营养的粗粮制品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
、
对营养豆和小麦分别进行破碎处理,使得营养豆和小麦被破碎成小颗粒的营养豆粒和小麦粒;步骤二
、
将营养豆粒和小麦粒混合加入到发酵装置中,并添加芽孢杆菌均匀分散到发酵装置中的营养豆粒和小麦粒中,调节发酵装置的内部环境使其满足芽孢杆菌的发酵环境需求;步骤三
、
当发酵装置内部环境保持在
35
‑
40℃
下发酵2‑3小时后,将发酵装置内发酵处理后的粗粮间歇式卸出,在进行粗粮卸出的过程中,粗粮中的发酵液会与粗粮自动分离排出,实现粗粮的初步脱水;步骤四
、
间歇式卸出的粗粮下落至对应的风干工序中,通过输入的热风进行粗粮的风干脱水处理,风干脱水后的粗粮从中心集料管道
(109)
排出进行收集;步骤五
、
对收集到的风干后的粗粮进行研磨成粗粮粉,将燕麦
、
黑芝麻和牛奶按照配比混入到粗粮粉中进行揉面
、
发酵和烘烤生产出面包粗粮制品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微生物群转换提升营养的粗粮制品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罐体
(1)
,所述发酵罐体
(1)
底部的下延柱体内部设置有传动腔
(101)
和卸料腔
(102)
,所述卸料腔
(102)
均匀设置在传动腔
(101)
的周侧;所述发酵罐体
(1)
内部转动设置有与其同轴心的联动轴
(103)
,所述联动轴
(103)
下端部延伸至传动腔
(101)
内部且固定有传动环
(104)
,所述发酵罐体
(1)
内底部设置有与卸料腔
(102)
一一对应的卸料口
(105)
,所述卸料口
(105)
与对应卸料腔
(102)
相连通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微生物群转换提升营养的粗粮制品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腔
(102)
内部设置有卸料机构
(2)
,所述卸料机构
(2)
用于将发酵罐体
(1)
内部发酵后的粗粮卸出;所述卸料机构
(2)
包括卸料动力组件
(3)
,所述卸料动力组件
(3)
包括空心旋体
(301)
,所述空心旋体
(301)
外表面间隙配合于对应卸料腔
(102)
内壁上;所述空心旋体
(301)
一端固定设置有延伸至传动腔
(101)
内部的转轴,该转轴一端固定设置有卸料动力齿柱
(302)
,所述卸料动力齿柱
(302)
与传动环
(104)
之间啮合传动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微生物群转换提升营养的粗粮制品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旋体
(301)
另一端设置有中心通孔
(303)
,所述空心旋体
(301)
周侧面对称设置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两进料口
(304)
,所述进料口
(304)
与卸料口
(105)
相适配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应用微生物群转换提升营养的粗粮制品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机构
(2)
还包括交替卸料组件
(4)
,所述交替卸料组件
(4)
包括交替卸料柱
(401)
,所述交替卸料柱
(401)
周侧面间隙配合在所述空心旋体
(301)
内表面上,所述交替卸料柱
(4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井山,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燕之坊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