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热失控电池壳上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8595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热失控电池壳上盖,包括:电池壳上盖主体,电池壳上盖主体内设置有复合夹心层,复合夹心层包括第一纤维织物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热失控电池壳上盖


[0001]本技术涉及新能源电池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防热失控电池壳上盖


技术介绍

[0002]大多数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为了避免发生热蔓延导致热失控的问题,都会选择在电芯间与电池包上盖之间放置铺放云母板

气凝胶复合材料等防火隔热材料

其中,云母板密度较大,会增加电池箱整体重量,并且云母板与电池箱盖之间有缝隙,长时间震动后容易产生摩擦噪音

另外,云母板长时间使用后有颗粒物掉落

而气凝胶复合材料的主体是耐温的玻璃纤维丝,操作过程中纤维丝会对工人的健康有危害,使用过程中,气凝胶如未作任何处理,芯腔内部的隔热材料会随着振动泄露,降低隔热效果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防热失控电池壳上盖,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04]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热失控电池壳上盖,包括:电池壳上盖主体,所述电池壳上盖主体内设置有复合夹心层,所述复合夹心层包括第一纤维织物层

橡胶层

第二纤维织物层,所述橡胶层设置在第一纤维织物

第二纤维织物层之间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防热失控电池壳上盖,所述电池壳上盖主体内还包括第一树脂层

第二树脂层,所述复合夹心层设置在第一树脂层

第二树脂层之间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防热失控电池壳上盖,所述第一树脂层位于第一纤维织物层的上,所述第二树脂层位于第二纤维织物层的底部

[000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防热失控电池壳上盖,所述电池壳上盖主体的顶部设置有防护部

[000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防热失控电池壳上盖,所述防护部包括防护上壳

多个内弹簧体,所述防护上壳设置在电池壳上盖主体的顶部,多个所述内弹簧体设置在防护上壳内

[0009]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防热失控电池壳上盖,所述防护上壳的内顶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弹簧座,所述电池壳上盖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第二弹簧座,所述内弹簧体设置在第一弹簧座

第二弹簧座之间

[001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防热失控电池壳上盖,所述电池壳上盖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内垫板

[0011]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防热失控电池壳上盖,所述内垫板上设置有多个弹簧伸缩杆,所述弹簧伸缩杆包括弹簧筒

弹簧内杆

中间弹簧,所述弹簧筒的上端与电池壳上盖主体的底部连接,所述弹簧内杆设置在内垫板上,所述弹簧内杆的上端滑动连接在弹簧筒的下端内,所述中间弹簧设置在弹簧筒

弹簧内杆之间

[0012]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热失控电池壳上盖,该防热失控电池壳上盖包括电池壳上盖主体,该电池壳上盖主体内设计有复合夹心层,该复合夹心层包括第一纤维织物层

橡胶层

第二纤维织物层,其中,橡胶层位于第一纤维织物层

第二纤维织物层之间,橡胶层可以采用陶瓷硅橡胶材质的,这里陶瓷硅橡胶材质的橡胶层与上述第一纤维织物层

第二纤维织物层为一体成型的,得到电池壳上盖主,以防在新能源电池发生热失控时火苗外溢喷射,进而改善了当前使用方案的缺点,在保障放热失控效果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产品重量及成本

[0014]本技术所述的防热失控电池壳上盖,本技术的其它优点

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中复合夹心层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中防护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20]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0021]如图1‑
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热失控电池壳上盖,包括:电池壳上盖主体
100
,该电池壳上盖主体
100
内设计有复合夹心层1,这里该复合夹心层1包括第一纤维织物层
11、
橡胶层
12、
第二纤维织物层
13
,其中,橡胶层
12
位于第一纤维织物层
11、
第二纤维织物层
13
之间,橡胶层
12
可以采用陶瓷硅橡胶材质的,这里陶瓷硅橡胶材质的橡胶层
12
与上述第一纤维织物层
11、
第二纤维织物层
13
为一体成型的,得到电池壳上盖主体
100
,以防在新能源电池发生热失控时火苗外溢喷射,进而改善了当前使用方案的缺点,在保障放热失控效果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产品重量及成本

[0022]其中,需要说明的是,
1)
陶瓷化硅橡胶在常温下具有橡胶弹性,火烧后不会像云母带那样发脆脱落

其燃烧后残余物为坚硬的陶瓷化壳体,硬壳在热失控环境中不熔且不滴落;
2)
陶瓷化硅橡胶相较云母片成本较低,比重小于云母,生产效率优于云母
。3)
陶瓷化硅橡胶无需添加卤素阻燃剂就可以达到阻燃自熄的效果,阻燃性
UL94V
‑0,氧指数可高达
38。
在火焰的烧蚀下,被烧几分钟后便完全断烟,在接下来的烧蚀过程中,本身不再有烟雾产生

陶瓷硅橡胶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水和二氧化硅,均为无毒物质

[0023]进一步地,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壳上盖主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防热失控电池壳上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壳上盖主体
(100)
,所述电池壳上盖主体
(100)
内设置有复合夹心层
(1)
,所述复合夹心层
(1)
包括第一纤维织物层
(11)、
橡胶层
(12)、
第二纤维织物层
(13)
,所述橡胶层
(12)
设置在第一纤维织物层
(11)、
第二纤维织物层
(13)
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热失控电池壳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上盖主体
(100)
内还包括第一树脂层
(2)、
第二树脂层
(3)
,所述复合夹心层
(1)
设置在第一树脂层
(2)、
第二树脂层
(3)
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热失控电池壳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树脂层
(2)
位于第一纤维织物层
(11)
的上,所述第二树脂层
(3)
位于第二纤维织物层
(13)
的底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热失控电池壳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上盖主体
(100)
的顶部设置有防护部
(4)。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热失控电池壳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部
(4)
包括防护上壳
(41)、
多个内弹簧体
(42)
,所述防护上壳
(41)
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亚滨杜志全郭小川田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维盛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