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忠义专利>正文

舟、艇用划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8546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舟、艇部件,特别涉及一种舟、艇用划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桨杆与桨背面的夹角β为3°~20°;桨杆顶部的手柄与手掌面的接触面加工成与手掌面相吻合的弧形面;桨杆的桨颈加工成椭圆形的横截面;手柄与手指的接触面处或是光滑面或是在光滑面上设有指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桨叶在入水时,桨叶上部在水中能迅速建立支撑点;2、划水时,桨叶的角度与手臂力度有效结合在划水周期过程中,能形成最佳发力角度;出水时,由于桨叶的角度有利提桨,能减少船的前进阻力;3、桨颈做成椭圆形,在增加了桨杆的强度的基础上,改变推桨手势,有利于肌肉发力于船桨的传导联动性;4、划桨的手柄的改变,使手感更舒适,更符合手的生理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舟、艇部件,特别涉及一种舟、艇用划桨
技术介绍
目前,舟、艇用的划桨,无论是龙舟或是赛艇、皮艇、休闲艇等均是通过划桨推动船 体向前运动,它是以体能为基础。为了提高船速,人们从人的生理生化方面研究得较多,而 从运动生物力学并结合流体力学对划桨具的形状和性能的研究得就较少;因此使划桨仍处 在一种传统的、惯用的划桨,它的结构包括桨杆、桨面、桨背面和桨杆顶部的手柄,在顶径小 底径大的圆台形的桨杆的桨颈底部设有由桨面、桨背面连成一体的桨叶。它存在下述缺点 和不足之处1、由于桨杆与桨背面处于同一平面内,其角距为180° ;导致在划行时,使桨叶的 入水、划水、出水都得不到了充分的发挥;难以提高船速。2、处于桨杆下杆段的桨颈处为圆形的横截面,当人们划行用力过大时易于折断。3、桨杆顶部为圆柱形的手柄,使人们在手握手柄时具有不贴附舒服的手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避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之处;通过从运动生物力学出发, 并结合充分利用流体力学原理,来研究设计划桨的结构和形状,而提供一种新的舟、艇用划 桨;它不仅设计合理,结构新颖独特,既使桨叶的入水、划水、出水都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 提高船速,又增加了桨杆的强度和刚度,而且使人们在手握手柄时具有贴附舒服的手感,抓 水性好和便于划行发力等特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舟、艇用划桨,包括桨杆、桨面、桨 背面和桨杆顶部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桨杆与桨背面的夹角0为3° 20° ;所述的 桨杆顶部的手柄与手掌面的接触面加工成与手掌面相吻合的弧形面;所述的桨杆的桨颈加 工成椭圆形的横截面。所述的手柄与手指的接触面处或是光滑面或是在光滑面上设有指沟。由于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从运动生物力学出发,并结合充分利用流体力学原理来设计划 桨的结构和形状;它对传统的、惯用的划桨的进行了有显著进步的改进,使桨叶的入水、划 水、出水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提高船速。综以上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桨叶在入水时,桨叶的上部在水中能迅速建立支撑点。2、划水时,桨叶的角度与手臂力度有效结合。在划水周期过程中,能形成最佳发力 角度。出水时,由于桨叶的角度有利提桨,能减少船的前进阻力。3、桨颈做成椭圆形,在增加了桨杆的强度的基础上,改变推桨手势,有利于肌肉发 力于船桨的传导联动性。4、划桨的手柄的改变,使手感更舒适,更符合手的生理特性。因此本专利技术不仅设计合理,结构新颖独特,既使桨叶的入水、划水、出水都能得到 了充分的发挥而提高船速,又增加了桨杆的强度和刚度,而且使人们在手握手柄时具有贴 附舒服的手感,抓水性好和便于划行发力等特点。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共有四幅附图,其中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之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图1的侧视图。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之二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之二的A向放大示意图。图中,1、桨面,2、桨背面,3、桨杆,4、手柄,5、弧形面,6、指沟。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2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之一,它是龙舟用的划桨,它的结构包括桨杆、桨面 1、桨背面2和桨杆顶部的手柄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桨杆3与桨背面2的夹角0为5° ; 所述的桨杆3顶部的手柄4与手掌面的接触面加工成与手掌面相吻合的弧形面5 ;所述的 桨杆3的桨颈加工成椭圆形的横截面。图3、4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之二,它是休闲艇用的划桨;它的结构包括桨杆、桨 面1、桨背面2和桨杆顶部的手柄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桨杆3与桨背面2的夹角日为 15° ;所述的桨杆3顶部的手柄4与手掌面的接触面加工成与手掌面相吻合的弧形面5 ;所 述的手柄4与手指的接触面是在光滑面上分别设有中、食指的指沟6 ;所述的桨杆3的桨颈 加工成椭圆形的横截面。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 此,所有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及其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一种舟、艇用划桨,包括桨杆、桨面(1)、桨背面(2)和桨杆顶部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桨杆(3)与桨背面(2)的夹角β为3°~20°;所述的桨杆(3)顶部的手柄(4)与手掌面的接触面加工成与手掌面相吻合的弧形面(5);所述的桨杆(3)的桨颈加工成椭圆形的横截面。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舟、艇用划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4)与手指的接触面处 或是光滑面或是在光滑面上设有指沟(6)。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舟、艇部件,特别涉及一种舟、艇用划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桨杆与桨背面的夹角β为3°~20°;桨杆顶部的手柄与手掌面的接触面加工成与手掌面相吻合的弧形面;桨杆的桨颈加工成椭圆形的横截面;手柄与手指的接触面处或是光滑面或是在光滑面上设有指沟。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桨叶在入水时,桨叶上部在水中能迅速建立支撑点;2、划水时,桨叶的角度与手臂力度有效结合在划水周期过程中,能形成最佳发力角度;出水时,由于桨叶的角度有利提桨,能减少船的前进阻力;3、桨颈做成椭圆形,在增加了桨杆的强度的基础上,改变推桨手势,有利于肌肉发力于船桨的传导联动性;4、划桨的手柄的改变,使手感更舒适,更符合手的生理特性。文档编号B63H16/04GK101797975SQ20101014677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4日专利技术者罗忠义 申请人:罗忠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舟、艇用划桨,包括桨杆、桨面(1)、桨背面(2)和桨杆顶部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桨杆(3)与桨背面(2)的夹角β为3°~20°;所述的桨杆(3)顶部的手柄(4)与手掌面的接触面加工成与手掌面相吻合的弧形面(5);所述的桨杆(3)的桨颈加工成椭圆形的横截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忠义
申请(专利权)人:罗忠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