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掩模版的上板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8339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掩模版的上板盒,包括底板、顶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所述顶板相对两侧的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相对的内侧壁上均匀对称设置有支撑条,另外在两个所述侧板的垂直后部设置有若干后支杆,在两个所述侧板和若干所述后支杆之间形成掩模版放置工位,所述掩模版放置在每一层的所述支撑条上并后部抵接到所述后支杆;所述掩模版与所述后支杆之间、所述掩模版两侧与所述支撑条之间也形成线接触或者小面积接触。在基本保持掩膜板中心高度稳定的前提下,解决了顶伤划伤带来的报废问题,以及解决了靠版不稳的问题,减小了上版角度差,使上版更方便,也减少了角度超标报错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掩模版的上板盒


[0001]本技术涉及半导体生产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掩模版的上板盒。

技术介绍

[0002]光刻掩膜版(又称光罩,英文为MaskReticle),简称掩膜版,是微纳加工技术常用的光刻工艺所使用的图形母版。由不透明的遮光薄膜在透明基板上形成掩膜图形结构,再通过曝光过程将图形信息转移到产品基片上。待加工的掩膜版由玻璃/石英基片、铬层和光刻胶层构成。其图形结构可通过制版工艺加工获得,常用加工设备为直写式光刻设备,如激光直写光刻机、电子束光刻机等。掩膜版应用十分广泛,在涉及光刻工艺的领域都需要使用掩膜版,如IC(IntegratedCircuit,集成电路)、FPD(FlatPanelDisplay,平板显示器)、PCB(PrintedCircuitBoards,印刷电路板)、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微机电系统)等。
[0003]现有的自动上版光刻机,需要先将掩膜版放在附带的上板盒里,再由机械手完成取、放版动作。如图1所示,现有上板盒10包括底板11、顶板12以及设置在底板11、顶板12相对两侧的侧板13,两个侧板13相对的内侧壁上均匀对称设置有支撑条14,另外在两个侧板13的垂直后部设置有后靠板15,在两个侧板13和后靠板15之间形成掩模版20放置工位,掩模版20放置在每一层的支撑条14上并后部抵接到后靠板15;掩模版20与后靠板15之间形成第一接触面A,掩模版20两侧与支撑条14之间也形成第二接触面B,第一接触面A、第二接触面是面接触,在操作工程中,上板盒10与掩模版20的接触位置容易造成顶伤或划伤,另外,由于后靠板存在加工误差或应力变形,导致放版角度难以确定,容易造成上版角度超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掩模版的上板盒,旨在解决
技术介绍
中指出的现有上板盒缺陷。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技术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掩模版的上板盒,包括底板、顶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所述顶板相对两侧的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相对的内侧壁上均匀对称设置有支撑条,另外在两个所述侧板的垂直后部设置有若干后支杆,在两个所述侧板和若干所述后支杆之间形成掩模版放置工位,所述掩模版放置在每一层的所述支撑条上并后部抵接到所述后支杆;所述掩模版与所述后支杆之间、所述掩模版两侧与所述支撑条之间也形成线接触或者小面积接触。
[0007]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条上表面形成一倾斜支撑面,所述倾斜支撑面与所述掩模版两侧之间也形成线接触或者小面积接触。
[0008]具体的,所述倾斜支撑面沿着所述掩模版插入方向延伸,所述倾斜支撑面向所述上板盒的中心倾斜,所述倾斜支撑面与水平面之间形成倾角θ。
[000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条上表面形成一突弧形结构面,所述突弧形结构面沿着所述
掩模版插入方向延伸,所述突弧形结构面与所述掩模版两侧之间形成线接触。
[0010]进一步的,所述后支杆面向所述掩模版插入方向呈现弧形结构,所述后支杆与所述掩模版之间形成线接触。
[0011]具体的,所述弧形结构沿着竖直方向延伸,每一所述掩模版后部与所述弧形结构之间形成线接触。
[0012]进一步的,所述后支杆面向所述掩模版插入方向呈现平面结构,所述平面结构与所述掩模版插入方向之间相互垂直,所述后支杆与所述掩模版之间形成小面积接触。
[0013]进一步的,两个所述侧板的垂直后部还设置有后靠板,所述后支杆设置在所述后靠板两侧,所述掩模版放置在每一层的所述支撑条上并后部抵接到所述后支杆。
[0014]可选的,两个所述侧板的垂直后部还设置有后靠板,所述后支杆与所述后靠板一体成型,面向所述掩模版插入方向呈现弧形结构或者呈现平面结构。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掩模版的上板盒,通过优化支撑条结构,以及改进后靠板为后支杆,掩模版与后支杆之间、掩模版两侧与支撑条之间也形成线接触或者小面积接触。在基本保持掩膜板中心高度稳定的前提下,解决了顶伤划伤带来的报废问题,以及解决了靠版不稳的问题,减小了上版角度差,使上版更方便,也减少了角度超标报错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现有的一种用于掩模版的上板盒使用状态结构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掩模版的上板盒三维结构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掩模版的上板盒三维主视结构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掩模版的上板盒使用状态结构图;
[0021]图5为图4中沿着A

A线截面结构图;
[0022]其中,10

上板盒,11

底板,12

顶板,13

侧板,14

支撑条,141

倾斜支撑面,15

后靠板,16

后支杆;20

掩模版。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2

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掩模版的上板盒10,包括底板11、顶板12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11、所述顶板12相对两侧的侧板13,两个所述侧板13相对的内侧壁上均匀对称设置有支撑条14,另外在两个所述侧板13的垂直后部设置有若干后支杆
16,在两个所述侧板13和若干所述后支杆16之间形成掩模版20放置工位,所述掩模版20放置在每一层的所述支撑条14上并后部抵接到所述后支杆16;所述掩模版20与所述后支杆16之间、所述掩模版20两侧与所述支撑条14之间也形成线接触或者小面积接触。
[0026]如图4、5所示,所述支撑条14上表面形成一倾斜支撑面141,所述倾斜支撑面141与所述掩模版20两侧之间也形成线接触或者小面积接触。掩模版支撑结构做成一个小角度斜面,为取放版方便,版材在盒子里左右方向要有毫米级别的移动余量,会导致掩模版高度变化,可根据高度容差来计算容许的倾斜角度。
[0027]如图3所示,所述倾斜支撑面141沿着所述掩模版20插入方向延伸,所述倾斜支撑面141向所述上板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掩模版的上板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顶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所述顶板相对两侧的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相对的内侧壁上均匀对称设置有支撑条,另外在两个所述侧板的垂直后部设置有若干后支杆,在两个所述侧板和若干所述后支杆之间形成掩模版放置工位,所述掩模版放置在每一层的所述支撑条上并后部抵接到所述后支杆;所述掩模版与所述后支杆之间、所述掩模版两侧与所述支撑条之间也形成线接触或者小面积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掩模版的上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条上表面形成一倾斜支撑面,所述倾斜支撑面与所述掩模版两侧之间也形成线接触或者小面积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掩模版的上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支撑面沿着所述掩模版插入方向延伸,所述倾斜支撑面向所述上板盒的中心倾斜,所述倾斜支撑面与水平面之间形成倾角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掩模版的上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条上表面形成一突弧形结构面,所述突弧形结构面沿着所述掩模版插入方向延伸,所述突弧形结构面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春辉郝明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清溢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