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66873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不同列车开门位置,设置固定立柱和活动柱,并设置拉绳形成屏蔽门;有列车入站信息传来时,获取入站列车信息进行显示;列车车门打开时,驱动丝杆转动,带动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向下位移,从而使得活动柱以及活动柱上的滑块和挂钩升起,拉绳抬起;列车出站时,驱动丝杆反转,拉绳降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尤其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的发展,在城市与市郊之间,承接运输功能的轨道车辆需求日益增大

伴随着各地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轨道车辆实际需求存在千差万别,城市内部的地铁(包含地下铁路和地上城铁),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列车(包含动车

高铁和普通火车)等等,这些被统称为轨道交通车辆

[0003]而这些轨道交通车辆的站台上人流量大,轨道交通运行速度快,需要在站台处设置屏蔽门,以隔开站台人员与轨道车辆,以防站台人员意外跌落站台造成危险,而且屏蔽门应当与列车车门进行配合开启和关闭,保证上下客的方便以及平时的站台防坠落的安全性

例如中国专利专利技术专利
CN107882470A
公开了一种列车车门与站台屏蔽门联动控制方法

装置和存储介质

其中方法包括:确定列车车门与站台屏蔽门在目标站点处同时控制的第一绝对时间;获取针对列车车门的从发出车门控制指令到完成控制的过程中所需的第一时间;获取针对站台屏蔽门的从发出屏蔽门控制指令到完成控制的过程中所需的第二时间;根据第一绝对时间和第一时间,确定车门控制指令的待发出时间;根据第一绝对时间和第二时间,确定屏蔽门控制指令的待发出时间;根据车门控制指令的待发出时间和屏蔽门控制指令的待发出时间对列车车门与站台屏蔽门进行联动控制

上述专利技术实施例可以实现同开同关的目的,避免乘客乘坐列车时安全隐患的发生,提升用户体验

[0004]但是上述站台屏蔽门结构依然存在以下问题:为实现适应不同客运量,一般会对列车进行编组设计,例如二编组列车和三编组列车等,不同的列车,为适应不同编组的列车停靠,或为了满足不同站台的上下客需求,一条线路上可能同时存在多种不同编组的站台,也就是不同的列车车门打开的位置是不同的,可能导致屏蔽门与车门无法对应,乘客上下列车极为不便

[0005]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合理高效的轨道交通站台智能屏蔽门控制方法对我们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行度高,通过拉绳式的屏蔽门以拉长屏蔽门柱之间的距离,可以一个屏蔽门区域对应多类列车的车门,适用于不同列车开门位置不同的要求,便于乘客上下列车,且可以通过屏蔽门柱上的显示屏进行列车出入站时的人员引导,智能化高,安全性好的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采用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包括固定立柱和设置于所述固定立柱上的活动柱,所述固定立柱上设置有伸缩槽,所述伸
缩槽内设置有用于方便所述活动柱滑动的限位滑柱,所述活动柱包括主体板

设置于所述主体板一侧的丝杆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板远离所述丝杆的一侧的滑块,所述主体板上端设置有转动辊和与所述转动辊连接的传送带,所述丝杆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传送带端部连接的第一连接头和用于与所述限位滑柱连接的第二连接头,所述传送带远离所述第一连接头的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滑块上设置有挂钩,所述固定立柱和活动柱至少为两个,使得两个所述固定立柱上的活动柱之间连接有端部固定至所述挂钩处的拉绳,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
:获取不同列车型号及每一类列车的开门位置,在不开门的位置设置固定立柱和活动柱,并在相邻两个固定立柱的活动柱之间设置拉绳,形成屏蔽门;
S2
:判断是否有列车入站信息传来,若有则获取入站列车信息,在固定立柱上进行显示,并执行步骤
S3
,反之则不执行操作;
S3
:判断列车车门是否打开,若是则驱动丝杆转动,带动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向下位移,从而使得活动柱以及活动柱上的滑块和挂钩升起,拉绳抬起,并执行步骤
S4
;反之则不执行操作;
S4
:判断列车是否发出出站信息,若是,则驱动丝杆反转,拉绳降下;反之则不执行操作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执行步骤
S1
时,获取所有型号的列车的所有开门位置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滑块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所述滑块包括第一滑块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块下方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数量均至少为一个;执行步骤
S1
时,设置若干根拉绳形成拉绳网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拉绳的数量至少为两条,所述拉绳包括与水平设置的第一拉绳和倾斜设置的第二拉绳,所述第一拉绳端部的挂钩与所述主体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拉绳端部的挂钩与所述主体板之间的距离;执行步骤
S1
时,拉绳网包括若干第一拉绳和若干第二拉绳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执行步骤
S2
时,有列车入站信息传来时,还获取入站列车停靠站台信息,在相应的停靠站台上的固定立柱上入站列车信息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执行步骤
S2
时,固定立柱上显示的入站列车信息包括:列车班次

行驶目的地

列车车厢号以及预计开门位置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执行步骤
S3
时,列车车门打开时,实时判断所有车门的实际列车开门位置是否均对齐屏蔽门的空间,若是则驱动丝杆转动,拉绳抬起,反之则进行报错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执行步骤
S3
时,获取实际列车开门位置与预计开门位置之间的误差,将此误差发送至站台指挥中心和入站列车控制端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执行步骤
S4
时,有列车发出出站信息时,获取出站列车对应的停靠站台信息,通知该停靠站台的丝杆反转,拉绳降下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执行步骤
S4
时,固定立柱上进行关门声光提示

[0017]本专利技术一种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有益效果在于:可行度高,通过拉绳式的屏蔽门以拉长屏蔽门柱之间的距离,可以一个屏蔽门区域对应多类列车的车门,适用于不同列车开门位置不同的要求,便于乘客上下列车,且可以通过屏蔽门柱上的显示屏进行列车出入站时的人员引导,智能化高,安全性好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中的屏蔽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中的固定立柱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采用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包括固定立柱(1)和设置于所述固定立柱(1)上的活动柱(2),所述固定立柱(1)上设置有伸缩槽(
11
),所述伸缩槽(
11
)内设置有用于方便所述活动柱(2)滑动的限位滑柱(
12
),所述活动柱(2)包括主体板(
21


设置于所述主体板(
21
)一侧的丝杆(
22
)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板(
21
)远离所述丝杆(
22
)的一侧的滑块(
23
),所述主体板(
21
)上端设置有转动辊(
211
)和与所述转动辊(
211
)连接的传送带(
212
),所述丝杆(
22
)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传送带(
212
)端部连接的第一连接头(
221
)和用于与所述限位滑柱(
12
)连接的第二连接头(
222
),所述传送带(
212
)远离所述第一连接头(
221
)的一端与所述滑块(
23
)连接,所述滑块(
23
)上设置有挂钩(
24
),所述固定立柱(1)和活动柱(2)至少为两个,使得两个所述固定立柱(1)上的活动柱(2)之间连接有端部固定至所述挂钩(
24
)处的拉绳(
25
),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
:获取不同列车型号及每一类列车的开门位置,在不开门的位置设置固定立柱和活动柱,并在相邻两个固定立柱的活动柱之间设置拉绳,形成屏蔽门;
S2
:判断是否有列车入站信息传来,若有则获取入站列车信息,在固定立柱上进行显示,并执行步骤
S3
,反之则不执行操作;
S3
:判断列车车门是否打开,若是则驱动丝杆转动,带动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向下位移,从而使得活动柱以及活动柱上的滑块和挂钩升起,拉绳抬起,并执行步骤
S4
;反之则不执行操作;
S4
:判断列车是否发出出站信息,若是,则驱动丝杆反转,拉绳降下;反之则不执行操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的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步骤
S1
时,获取所有型号的列车的所有开门位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颖艺刘王雍杰吴国和徐诗霖黄德春黄英东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安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