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磷酸钛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66288 阅读:2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磷酸钛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磷酸钛锂材料的晶体结构为NASICON结构,组成为LixTi2(PO4)3,其中x为1~1.05。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将含锂、含钛、含磷的无机物原料混合均匀,在800℃~1000℃空气气氛中一步焙烧制备高纯度的磷酸钛锂,然后,将所制备的磷酸钛锂与葡萄糖等有机物按一定的比例混合,经过行星球磨机研磨混合均匀后,在惰性气氛下高温焙烧得到碳包覆磷酸钛锂材料。该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所得的磷酸钛锂负极材料纯度高,结构完整、导电性高、电化学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和制备
,尤其是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 极的磷酸钛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和能源供应的持续紧缺是21世纪人类必须面临最严重的两 大问题,开发应用新能源和可再生清洁能源已经刻不容缓。锂离子二次电池作为新型的绿 色电池,自从1990年问世以来发展相当迅速。与常用的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等二 次电池相比,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开路电压高、能量密度大、自放电率低、使用寿命长、无污 染以及安全性能好等独特的优势,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是保证锂离子电池优良性能的关键之一。目前商业化的锂 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主要是碳材料,其中主要有石墨和焦炭。碳负极材料具有大的比容量、高 度可逆性的脱嵌锂反应、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充放电特性等优点。它的缺点主要是对锂电 位低,一般在0 0. 2V间。采用碳材料作为负极时锂离子电池在过充和高倍率充放电时 容易在电极表面析出金属锂,引起电池内部的短路,产生大量的热,使电池起火甚至发生爆 炸,由此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对于各种锂合金LixM(M = Si、Sn、Ge等)材料作为锂离 子电池负极材料言,锂合金材料虽然可以避免锂枝晶生长,有效地提高电池安全性。但是锂 合金在脱嵌锂反应过程中,材料的体积变化较大,导致电极材料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逐渐 粉化,循环性能较差。磷酸钛锂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其理论容量有138. 3mAh/g,该材料具有价 格低廉,环境友好,结构稳定,化学相容性好,电化学反应平台稳定(2. 45V左右的充放电平 台)等优点,可与现在广泛研究的正极材料LiMn2O4,LiCoO2等形成水性锂离子电池,提高电 池的安全性能,降低电池成本。但是LiTi2(PO4)3负极材料的合成和实用化过程中也存在一 些问题1、由于材料电导率的低下,导致其充放电过程中极化现象严重,材料的电化学 性能差。2、LiTi2(PO4)3材料合成时需要进行多次热处理和研磨,如E. Kazakevi^ius等 人(E. Kazakevicius, τ. Salkus, A. Dindune, et. La-dopedLiTi2(PO4)3Ceramics, Solid State Ionics, 2008,179 :51_56)以 Li2CO3, TiO2 和 NH4H2PO4 为原料制备 LiTi2 (PO4) 3 材料 时,经过了四次球磨和三次焙烧制备,其制备工艺较为复杂,成本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化学相容性好,电化学反应平台稳定,环境友好的磷酸钛 锂-碳材料,该材料可用于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磷酸钛锂材料的制 备方法。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磷酸钛锂材料,磷酸钛锂的结构为NASIC0N结构,分 子式为LixTi2 (PO4) 3,其中χ为1 1. 05。优选的磷酸钛锂材料的组成为NASIC0N结构的磷酸钛锂的含量为90wt% 100wt%,碳的含量为0-10wt%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磷酸钛锂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前驱体的准备和混合将含锂化合物、二氧化钛和含磷化合物按锂、钛、磷 的化学计量比(1 1.05) 2 3的比例称量;按球料质量比5 1混料在行星式球磨机 上以150 300r/min的转速球磨6 24小时,得到粉状前驱体;2)高温焙烧处理将步骤1)所得的粉状前驱体在800°C 1000°C温度下恒温焙 烧8 20小时,自然冷却得到白色的磷酸钛锂盐;3) 二次球磨将步骤2)所得的磷酸钛锂盐和有机物按质量比1 0. 2 0. 02称 量混合;按球料质量比5 1混料在行星式球磨机上以150 300r/min的转速球磨6 24 小时得到粉状的前驱体;4) 二次焙烧将二次球磨得到的粉状前驱体放入通有惰性气氛的高温炉中,气流 量为10 60ml/min,于500°C 750°C温度下恒温焙烧6 12小时;待自然冷却后得到磷 酸钛锂-碳(LiTi2 (PO4) 3/C)材料;本专利技术中所说的含锂化合物可选自碳酸锂、氢氧化锂、草酸锂、醋酸锂、磷酸二氢 锂或硝酸锂中的任一种,二氧化钛可选自金红石、锐钛矿、板钛矿三种型态中的任一种,含 磷化合物可选自磷酸二氢锂、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或磷酸铵中的任一种。所说的有机物 为碳氢氧化合物或碳氢化合物,以葡萄糖,淀粉、蔗糖中的一种或多种为宜。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该负极材料结构稳定,脱嵌锂可逆性良好,安全性能高,充放电 平台稳定。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还具有如下的特点1) 一步高温固相焙烧合成的磷酸钛锂结晶好,材料的物相纯度高。2)有机物在高温时裂解的碳在磷酸钛锂负极材料颗粒周围形成的碳包覆层,能够 提高的LiTi2 (PO4) 3颗粒间电子传输能力,有效地提高材料的电导率,使材料的充放电性能 得到极大地改善,同时碳复合处理过程中的碳含量容易控制。3)该制备工艺简单,操作容易控制,易实现产业化。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 实施例4的XRD图谱,其中a曲线为实施例1中LiTi2 (PO4) 3材 料的XRD图谱,b曲线为实施例1中LiTi2 (PO4) 3/C材料的XRD图谱,c曲线为实施例2中 LiTi2 (PO4) 3/C材料的XRD图谱,d曲线为实施例3中LiTi2 (PO4) 3/C材料的XRD图谱,e曲线 为实施例4中LiTi2 (PO4) 3/C材料的XRD图谱。 图2是实施例1中LiTi2 (PO4) 3/C材料的HRTEM照片。图3是实施例1 实施例4所制备的材料0. IC倍率下的首次充放电曲线,电压范 围1. 5 3. 5V,电解液为lmol/L LiPF6的等体积比碳酸乙烯脂(EC)、二甲基碳酸脂(DMC) 溶液,测试温度为25°C 士0.5°C。其中a曲线为实施例1中LiTi2(PO4)3材料充放电曲线, b,c, d,e曲线分别为实施例1,2,3,4中LiTi2 (PO4) 3/C材料的充放电曲线。图4是实施例1所制备LiTi2 (PO4) 3/C材料在0. 1C、0. 5C和IC倍率下的充放电曲 线,电压范围1. 5 3. 5V,电解液为lmol/L LiPF6的等体积比碳酸乙烯脂(EC)、二甲基碳酸脂(DMC)溶液,测试温度为250C 士0. 5°C。图5是实施例1所制备LiTi2 (PO4) 3/C材料在0. 1C、0. 5C和IC倍率下的循环性能充曲线,电压范围1. 5 3. 5V,电解液为lmol/L LiPF6的等体积比碳酸乙烯脂(EC)、二甲 基碳酸脂(DMC)溶液,测试温度为25°C 士0. 5°C。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将LiH2PO4JiO2和NH4H2PO4按Li Ti P = 1 2 3的化学计量比称量混料, 以无水乙醇作为分散剂,按球料质量比5 1混合在行星式球磨机上以300r/min的转速球 磨12小时混合均勻。混合料在80°C下搅拌干燥后在箱式炉中以5°C /min升温至950°C恒 温焙烧12小时后炉内缓冷至室温,得到白色的LiTi2 (PO4)3颗粒,其XRD图谱见图1中a曲 线所示。将合成的纯的LiTi2(PO4)3与适量的葡萄糖(按质量比1 0. 1)称量混合,在行 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磷酸钛锂材料,其特征在于:磷酸钛锂的结构为NASICON结构,分子式为Li↓[x]Ti↓[2](PO↓[4])↓[3],其中x为1~1.0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威曹高劭赵新兵余红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