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草提取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5915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天然产物提取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甘草提取物及其应用,包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甘草提取物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然产物提取
,具体的,涉及一种甘草提取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甘草是一种药食同源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含有多种功能性成分,主要包括甘草酸

甘草黄酮

甘草多糖等,具有抗疲劳

抗炎

抗氧化

强化记忆力

抗病毒等功效

[0003]目前报道的甘草黄酮类化合物有
300
多种

甘草黄酮类成分包括黄酮类

二氢黄酮类

黄酮醇类

异黄酮类

查尔酮类和双黄酮类等化合物,以二氢黄酮类和查尔酮类含量较高

二氢黄酮类包括甘草苷

甘草苷元

新甘草苷

甘草素等,查尔酮类包括异甘草苷

异甘草素

异甘草苷元

新异甘草苷等,尤以甘草苷所占比例最大

而甘草黄酮类成分具有显著的抗溃疡

抗肿瘤

抑菌等活性,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

[0004]然而,在甘草有效成分提取领域,工业化生产只将甘草中的甘草酸作为主要有效成分进行提取,而富含大量黄酮类化合物的甘草渣则作为废料弃去,从而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传统的甘草黄酮分离方法工艺复杂

收率低

成本高,而且对甘草有效成分的综合利用率低

近年来,人们针对甘草酸的分离纯化工艺开展了许多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对甘草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研究较少,且大都存在着工艺复杂

收率低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甘草提取物及其应用,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对甘草中的甘草黄酮进行提取时,提取工艺收率低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甘草提取物,由以下方法提取得到:
S1、
将甘草粉碎后浸泡于水中,加入复合酶进行酶解,灭酶,得到甘草酶解液;
S2、
在所述甘草酶解液中加入低共熔溶剂,进行超声提取,离心,过滤,得到甘草提取物滤液;
S3、
将所述甘草提取物滤液中加入乙醇进行搅拌,离心,取上清液浓缩,干燥,得到甘草提取物;所述复合酶包括漆酶

甘露聚糖酶和
α

淀粉酶

[000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漆酶和甘露聚糖酶与
α

淀粉酶的质量比为
1:2:2。
[000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
S1
中甘草和水的质量体积比为
1g:6~10mL
,复合酶的质量为甘草质量的
0.2~0.4


[000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
S2
中低共熔溶剂的质量为甘草酶解液质量的
0.1~0.5


[001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
S2
中低共熔溶剂包括氢键受体和氢键供体;所述氢键受体为甜菜碱,氢键供体由甘油和氨基酸组成;所述低共熔溶剂中氢键供体的质量为氢
键受体质量的
2~3


[001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甘油和氨基酸的质量比为
1:1~2。
[00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氨基酸由质量比为
1~3:1
的天冬氨酸和组氨酸组成

[001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
S1
中酶解时间为
40~60min
;酶解温度为
40~50℃。
[001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
S2
中超声提取时间为
60~90min
,超声提取温度为
60~90℃
;所述
S3
中乙醇质量为甘草提取物滤液质量的
3~5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出所述的一种甘草提取物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

[0016]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
本专利技术中,先对甘草进行酶解,再在低共熔溶剂的作用下进行超声提取,醇沉后制得了高提取率的甘草提取物,其中,酶解时采用漆酶

甘露聚糖酶和
α

淀粉酶进行配合使用,显著提高了甘草中提取物的提取率

[0017]2、
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依次调控低共熔溶剂中氢键供体和氢键受体的配比

氢键供体中甘油和氨基酸配比以及甜菜碱和甘油与天冬氨酸和组氨酸的配比,逐步地提高了甘草中的提取率

[0018]3、
本专利技术中,将提取得到甘草提取物应用到果蔬保鲜中,具有优异的抑菌效果,对果蔬能达到长效防腐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下列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漆酶型号为
FDG

2264
,甘露聚糖酶型号为
GDG

2015

α

淀粉酶型号为
FDG

2231
,均购自购自夏盛(北京)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甜菜碱购自广州华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甘油购自济南诺力兴化工有限公司;天冬氨酸型号为
A6202
,组氨酸型号为
D810956
,均购自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21]实施例1一种甘草提取物,由以下方法提取得到:
S1、
将甘草粉碎后浸泡于水中,加入质量比为
1:1:1
的漆酶和甘露聚糖酶与
α

淀粉酶的复合酶,在
40℃
下进行酶解
60min
,灭酶,得到甘草酶解液;甘草和水的质量体积比为
1g:6mL
,复合酶的质量为甘草质量的
0.2
倍;
S2、
在甘草酶解液中加入甜菜碱和甘油与天冬氨酸溶剂,在
60℃
进行超声提取
90min
,离心,过滤,得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甘草提取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方法提取得到:
S1、
将甘草粉碎后浸泡于水中,加入复合酶进行酶解,灭酶,得到甘草酶解液;
S2、
在所述甘草酶解液中加入低共熔溶剂,进行超声提取,离心,过滤,得到甘草提取物滤液;
S3、
将所述甘草提取物滤液中加入乙醇进行搅拌,离心,取上清液浓缩,干燥,得到甘草提取物;所述复合酶包括漆酶

甘露聚糖酶和
α

淀粉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甘草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漆酶和甘露聚糖酶与
α

淀粉酶的质量比为
1:2:2。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甘草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
S1
中甘草和水的质量体积比为
1g:6~10mL
,复合酶的质量为甘草质量的
0.2~0.4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甘草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
S2
中低共熔溶剂的质量为甘草酶解液质量的
0.1~0.5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秀鹏刘晓静李昂卢静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天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