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体工程学自行车鞍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5431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体工程学自行车鞍座,包括安装于鞍座支撑管上端的鞍座骨架以及安装于鞍座骨架上的座体;鞍座支撑管的上端固定设置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体工程学自行车鞍座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城市生活短途交通
,具体为一种人体工程学自行车鞍座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进步,越来越多

越来越先进的交通方式可供人们日常出行选择

但是在此背景下,自行车仍然在人们的日常出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0003]传统的自行车,鞍座呈水平状或略微前倾,但是其水平度是固定的,而使用者在骑行过程中,在特定时刻,尤其是猛踩踏板时身体会保持前倾,导致鞍座对人体局部的压迫增强,产生不适感

[0004]因此,亟需一种人体工程学自行车鞍座,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人体工程学自行车鞍座,包括安装于鞍座支撑管上端的鞍座骨架以及安装于鞍座骨架上的座体;
[0006]鞍座支撑管的上端固定设置有
C
形环,且
C
形环包括本体以及自本体向后方延伸的两片凸舌,凸舌上开设有方形孔,方形孔内固定有结合元件;
[0007]其中,结合元件包括矩形体以及由矩形体两端伸出的圆柱体,且鞍座骨架固定安装于圆柱体;
[0008]矩形体沿着其轴向方向开设有圆形通孔,且圆形通孔的内径与圆柱体的外径匹配;
[0009]圆柱体的侧壁开设有导向孔,导向孔内设置有可移动的弹珠,圆形通孔的内壁开设有沿周向布置的凹坑组,且凹坑组的位置与弹珠相匹配;
[0010]凹坑组由若干凹坑圆周阵列形成,且凹坑的形状及尺寸与弹珠相匹配;
[0011]其中,弹珠处于第一弹性状态时,圆柱体与矩形体相对固定;弹珠处于第二弹性状态时,圆柱体与矩形体相对转动

[0012]进一步的,导向孔有多个,且轴向阵列设置;
[0013]弹珠以及凹坑组的数量均与导向孔相同,且均轴向阵列设置

[0014]进一步的,圆柱体内设置有弹簧组件,且弹簧组件的一端连接于圆柱体,另一端连接于弹珠;
[0015]弹簧组件处于第一弹性系数时,弹珠处于第一弹性状态,弹簧组件处于第二弹性系数时,弹珠处于第二弹性状态;
[0016]其中,弹簧组件处于的第二弹性系数配置为:
[0017]弹簧组件处于第一压力状态时,圆柱体能够相对于矩形体转动;弹簧组件处于第二压力状态时,圆柱体不能相对于矩形体转动

[0018]进一步的,弹簧组件包括磁流变弹簧和螺旋弹簧,且螺旋弹簧与磁流变弹簧串联;
[0019]其中,磁流变弹簧固定安装于圆柱体的内部,导向孔由圆柱体的表面延伸至磁流
变弹簧,螺旋弹簧设置在导向孔内,且螺旋弹簧的上端接触弹珠,下端接触磁流变弹簧

[0020]进一步的,圆柱体的侧壁还开设有安装槽,且其位于与导向孔相对的一侧,并且导向孔由圆柱体的表面延伸至安装槽;
[0021]安装槽内可拆卸地安装有弹簧座,磁流变弹簧可拆卸地安装于弹簧座;
[0022]磁流变弹簧包括固定安装于弹簧座内部的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弹性体单元

[0023]进一步的,弹簧座包括座体以及设置在座体上端面的第一法兰,第一法兰的面积与安装槽相同;
[0024]第一法兰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安装槽的底面设置有第一螺纹孔,第一紧固件依次贯穿第一连接孔和第一螺纹孔;
[0025]弹簧座的上端面还开设有阶梯槽,其包括位于上方的大尺寸槽以及位于下方的小尺寸槽,壳体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二法兰;
[0026]其中,第二法兰的尺寸与大尺寸槽的尺寸相匹配,壳体本体的尺寸与小尺寸槽的尺寸相匹配;
[0027]大尺寸槽的底面设置有第二螺纹孔,第二法兰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二紧固件依次贯穿第二连接孔和第二螺纹孔

[0028]进一步的,弹珠包括半球状本体以及由半球状本体的平面端向下延伸的导向部;
[0029]导向部的内径与螺旋弹簧的外径匹配,且螺旋弹簧的上端连接由半球状本体的平面端;
[0030]导向部还向外侧延伸设置有限位部,导向孔的内壁设置有与限位部配合的凸缘

[0031]进一步的,矩形体的侧壁开设有限位安装孔,且限位安装孔内设置有限位件;
[0032]圆柱体的外壁还开设有与限位安装孔配合的环形限位槽,且限位件至少部分地位于环形限位槽内;
[0033]矩形体的远离限位安装孔的端面上设置有弧形限位槽,相应的,圆柱体的外侧壁还设置有与弧形限位槽相配合的弧形限位块

[0034]进一步的,鞍座骨架由金属管弯折而成,且呈等腰三角形,鞍座骨架的底角处通过缓冲弹簧与座体连接;
[0035]其中,座体的底部形成有安装空间,安装空间的底面预埋有第一螺栓,第一螺栓由上而下穿过鞍座骨架的顶角处,鞍座骨架的顶角处下方依次设置有安装环和第一螺母,安装环的外径大于的顶角处的两个腰的间距

[0036]进一步的,安装空间的底面设置有承托板,且承托板位于第一螺栓的前方,鞍座骨架的顶角处形成有插接部,且插接部安装于承托板内

[0037]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38]1.
本专利技术的人体工程学自行车鞍座,鞍座骨架的前部可向下枢转,在骑行过程中,鞍座的角度随着使用者身体的前倾进行自适应调节,避免鞍座对人体局部的压迫,符合人体工程学,提升用户体验

[0039]2.
当使用者前倾到舒服的姿态时,骑行者不再主动对座体的前部施压,鞍座自动停止继续枢转,避免鞍座前部向下转动的角度过大,造成超过了使用者想要达到的舒适前倾姿态,提升使用体验

这样,不依赖于使用者的触发弹簧组件由第二弹性系数回到第一弹性系数的操作反应时间,排除了由于使用者操作的滞后性,导致的鞍座前部向下转动的角
度过大

[0040]3.
通过调节磁流变弹簧的弹性系数来改变弹簧组件的整体弹性系数

磁流变弹簧的弹性系数可随外加磁场强度而变化,响应速度快,调节范围大,且耗电量极少

同时,磁流变弹簧的压缩变形量较小,通过磁流变弹簧和螺旋弹簧串联使用,能够保障弹簧组件的整体压缩变形量

[0041]4.
本专利技术将鞍座角度随着使用者身体的前倾自适应调节功能集成于结合元件,不需要改变鞍座中其他任何零配件的结构;且结合元件通过矩形体

圆柱体

弹珠

磁流变弹簧以及弹簧座等模块化的设置,便于装配与拆卸,方便其内部配件的维修与更换,将该结合元件配置于自行车鞍座,适合推广应用

[0042]5.
通过承托板与插接部的配合,尽可能地限制座体与鞍座骨架的相对位移,对安装环这一高负载易损件予以充分的保护,提高了座体与鞍座骨架连接的牢固性

附图说明
[004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人体工程学自行车鞍座,包括安装于鞍座支撑管上端的鞍座骨架以及安装于鞍座骨架上的座体;鞍座支撑管的上端固定设置有
C
形环,且
C
形环包括本体以及自本体向后方延伸的两片凸舌,凸舌上开设有方形孔,方形孔内固定有结合元件;其中,结合元件包括矩形体以及由矩形体两端伸出的圆柱体,且鞍座骨架固定安装于圆柱体;其特征在于,矩形体沿着其轴向方向开设有圆形通孔,且圆形通孔的内径与圆柱体的外径匹配;圆柱体的侧壁开设有导向孔,导向孔内设置有可移动的弹珠,圆形通孔的内壁开设有沿周向布置的凹坑组,且凹坑组的位置与弹珠相匹配;凹坑组由若干凹坑圆周阵列形成,且凹坑的形状及尺寸与弹珠相匹配;其中,弹珠处于第一弹性状态时,圆柱体与矩形体相对固定;弹珠处于第二弹性状态时,圆柱体与矩形体相对转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工程学自行车鞍座,其特征在于,导向孔有多个,且轴向阵列设置;弹珠以及凹坑组的数量均与导向孔相同,且均轴向阵列设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工程学自行车鞍座,其特征在于,圆柱体内设置有弹簧组件,且弹簧组件的一端连接于圆柱体,另一端连接于弹珠;弹簧组件处于第一弹性系数时,弹珠处于第一弹性状态,弹簧组件处于第二弹性系数时,弹珠处于第二弹性状态;其中,弹簧组件处于的第二弹性系数配置为:弹簧组件处于第一压力状态时,圆柱体能够相对于矩形体转动;弹簧组件处于第二压力状态时,圆柱体不能相对于矩形体转动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体工程学自行车鞍座,其特征在于,弹簧组件包括磁流变弹簧和螺旋弹簧,且螺旋弹簧与磁流变弹簧串联;其中,磁流变弹簧固定安装于圆柱体的内部,导向孔由圆柱体的表面延伸至磁流变弹簧,螺旋弹簧设置在导向孔内,且螺旋弹簧的上端接触弹珠,下端接触磁流变弹簧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体工程学自行车鞍座,其特征在于,圆柱体的侧壁还开设有安装槽,且其位于与导向孔相对的一侧,并且导向孔由圆柱体的表面延伸至安装槽;安装槽内可拆卸地安装有弹簧座,磁流变弹簧可拆卸地安装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士文李晓琴李冬青王宇涵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全福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