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镜片的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4509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镜片的抛光装置,包括:研磨电泵;在所述的研磨电泵下端连接一个深入抛光液的轴;在轴上安置搅拌叶片;还包括:在抛光液中与镜片相接触的具有曲率半径的球面圆形金刚石磨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改良抛光液循环效果,保证其在供输过程中浓度的稳定与一致,解决了研磨生产中的抛光不良问题,促进模具质量的提高,将镜片的合格率提高了3-5个百分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学镜片加工机床,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镜片的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镜片用模具对表面光洁度与平整程度有很高的要求,玻璃模具导热系数小,亲和 力较强,弹性模量低,在加工过程中存在模具与砂轮耐用度低等缺点。为了减少模具在抛光 过程中受研磨器械的磨损,保证其表面光滑平整,在模具与打磨盘间使用抛光液,抛光液的 质量,水平,稳定性将直接影响模具的加工质量、生产效率、能耗以及材料德消耗。现有技术中采用的研磨电泵由于在抛光液液面以下部分没有搅拌轴与搅拌叶,在 循环过程中抛光液内的金刚砂与抛光粉等固体成分受地心引力作用导致沉淀与底部,致使 抛光液使用前后浓度不一致,最后的固体颗粒在抛光过程中直接影响模具表面的光洁度。 而模具的质量是决定镜片质量的先决条件,数据统计显示,此工段造成镜片直接质量问题 率在3% 5%,同时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沉淀,不方便清扫与更换抛光液,降低生产质量 与生产效率,生产能力受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用于镜片的抛光装置,旨在解决上 述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包括研磨电泵;在所述的研磨电泵下端连接一个深入抛光液的轴; 在轴上安置搅拌叶片;还包括在抛光液中与镜片相接触的具有曲率半径的球面圆形金刚 石磨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改良抛光液循环效果,保证其在供输 过程中浓度的稳定与一致,解决了研磨生产中的抛光不良问题,促进模具质量的提高,将镜 片的合格率提高了 3-5个百分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由图1可见本技术包括研磨电泵1 ;在所述的研磨电泵1下端连接一个深 入抛光液的轴2 ;在轴2上安置搅拌叶片3 ;还包括在抛光液中与镜片相接触的具有曲率 半径的球面圆形金刚石磨轮(图中未示)。本技术的电泵在加工过程中,经过搅拌后缸内抛光液在使用过程中浓度保持 前后一致。在抛光加工过程中使用具有曲率半径的球面圆形金刚石磨轮,加工与其轴线成特定夹角且往复摆动的工件表面,创成所需光面,抛光液的浓度一致保证了模具表面高光 洁度,提高模具质量,让镜片的质量再上一级台阶。 在主轴高速旋转及扇叶的搅拌下,金刚砂与抛光粉中较大颗粒集中沉淀于底部, 易于处理干净,大大改善了生产中因原材料造成的研磨不良。权利要求一种用于镜片的抛光装置,包括研磨电泵;在所述的研磨电泵下端连接一个深入抛光液的轴;在轴上安置搅拌叶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抛光液中与镜片相接触的具有曲率半径的球面圆形金刚石磨轮。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镜片的抛光装置,包括研磨电泵;在所述的研磨电泵下端连接一个深入抛光液的轴;在轴上安置搅拌叶片;还包括在抛光液中与镜片相接触的具有曲率半径的球面圆形金刚石磨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改良抛光液循环效果,保证其在供输过程中浓度的稳定与一致,解决了研磨生产中的抛光不良问题,促进模具质量的提高,将镜片的合格率提高了3-5个百分点。文档编号B24B13/00GK201596953SQ20102014299公开日2010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6日专利技术者吴国庆 申请人:比真光学(上海)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镜片的抛光装置,包括:研磨电泵;在所述的研磨电泵下端连接一个深入抛光液的轴;在轴上安置搅拌叶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抛光液中与镜片相接触的具有曲率半径的球面圆形金刚石磨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比真光学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