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金属外壳边缘的抛光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94839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7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对金属外壳边缘的抛光机构,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安装有机械手组件和抛光组件,机械手组件抓取金属外壳后将其送至抛光组件处,通过抛光组件对金属外壳边缘进行抛光;抛光组件通过升降装置来调节抛光轮的上下高度使其可以根据金属外壳边缘的上缘或者下缘位置进行调节,并通过水平移动装置来回移动对金属外壳边缘沿长度方向上抛光。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设计合理、针对金属外壳边缘抛光效果均匀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外壳抛光加工设备的
,尤其是一种涉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数码相机等智能设备,对其金属外壳边缘以及折角面进行打磨抛光的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生产商对智能设备的硬件、软件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各大品牌的智能手机之间的差别也越来越小。为了突出产品的差别,各生产商对智能手机的外观也做出了更多的要求。尤其是考虑到光洁度和美观度等要求,一般这种智能产品的金属外壳都需要经过外壳表面的机械处理,使其光滑平整并达到亮化等效果。传统的这种机械处理,如打磨、抛光等工作,大多采用人工对金属外壳表面进行直接的处理,但由于人工处理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打磨抛光精确度难以控制,对金属外壳的对称性外形的美观度,难以保持统一水平;另外,由于打磨抛光处理容易增加工厂内的粉尘污染,对工人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为了克服上述人工机械处理所带动的缺陷,加工厂商采用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自动抛光机对金属外壳进行机械处理,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解决了上述人工处理所带来的缺陷。但由于现有的自动抛光机,其主要针对加工工件的外表平面上的打磨抛光处理,现有市场上还不具有针对金属外壳边缘以及折角面进行打磨抛光的整体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针对金属外壳边缘的抛光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针对金属外壳边缘的抛光机构,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安装有机械手组件和抛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组件包括抛光轮、动力电机,动力电机和抛光轮之间通过传输皮带连接,动力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于工作台上,电机座设有升降装置和水平移动装置,升降装置包括蜗轮蜗杆传动组件,蜗轮外周与蜗杆相互啮合,蜗杆端部设有手轮,蜗轮中心设有连接轴,电机座上设有与连接轴对应的安装孔,该安装孔中设有轴套,轴套内孔设有与连接轴端部配合的内螺纹,所述水平移动装置包括水平移动电机,水平移动电机输出轴通过传输皮带连接有传动轴,该传动轴与水平移动电机输出轴平行,传动轴相对于传输皮带的另一端设有锥齿轮,锥齿轮啮合有伞形齿轮,伞形齿轮设有齿轮轴,齿轮轴与传动轴相互垂直,齿轮轴设有扩大端部,该扩大端部呈立式柱体结构,该扩大端部外周分布有齿牙,所述电机座上设有水平背板,该水平背板上设有与齿轮轴扩大端部上的齿牙啮合的纵向齿牙。上述结构中,金属外壳经机械手组件吸附抓取至抛光组件处,抛光组件通过升降装置来调节抛光轮的上下高度使其可以根据金属外壳边缘的上缘或者下缘位置进行调节,由于该金属外壳边缘的上下缘之间的距离较小,故而该升降装置的精度要求相对比较高,本专利技术采用手轮驱动蜗杆转动,来带动蜗轮转动,蜗轮转动带动轴套转动,蜗杆转动一圈、蜗轮转动一格,而轴套则上升一圈,该轴套外螺纹的间距可以根据使用要求进行设置,可以达到高度上更精确地调整,适宜对金属外壳上下缘之间进行抛光,尤其是折角或者圆弧角处进行抛光,另外,则通过水平移动装置来回移动对金属外壳边缘沿长度方向上抛光,该水平移动装置通过水平背板上的齿牙与传动轴上的齿牙啮合转动实现电机座的水平移动即实现抛光轮沿着金属外壳边缘一侧抛光至另一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机械手组件包括抓取组件和安装座,该安装座包括立柱,该立柱上安装有水平导轨,该水平导轨朝向输送组件的侧面设有轨道,该导轨轨路上扣接滑块,立柱上还设有可驱动滑块沿着轨道朝靠近或远离旋转台方向往复移动的滑块气缸,所述抓取组件包括吸附盘,吸附盘上安装有吸附嘴,该吸附嘴的出口端朝向传输组件,吸附嘴的入口端通过胶管与电磁阀连接,吸附盘通过吸附座与滑块连接,该吸附座设有沿输送带方向延伸的滑道,所述滑块扣接于该滑道中,且安装座上还设有驱动吸附座沿着滑块轴向做靠近或远离输送带方向运动的吸附座气缸。上述机械手组件中的吸附座沿着滑块朝外移动到达金属外壳上方,并通过水平导轨沿着立柱下降靠近输送带,然后通过吸附盘的吸嘴吸起金属外壳,吸附座和吸盘吸住金属外壳后,水平导轨沿着立柱上升,此时滑块带动吸附座沿着水平导轨朝旋转台方向移动到位后放下金属外壳,置于抛光组件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输入带位于抛光机构旋转台的左侧,且输出带与旋转台呈相切关系形成L型工作空间,输入带包括输送架、输送皮带和输入驱动电机,输送架与旋转台等高,输送架两侧分别安装有主动辊筒和传动辊筒,所述输送皮带安装于主动辊筒和传动辊筒上,主动辊筒一端通过皮带轮与输入驱动电机连接,所述输出带位于旋转台右侧且由旋转台处向右水平延伸而出。上述结构中,输入带与旋转台之间的工作空间,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在该区域内进行操作和观察,而上述输出带沿着旋转头处向右水平延伸而出的结构,则是充分利用安装空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输送皮带上分布有放置槽,该放置槽中粘附有橡胶块,该橡胶块的外表面设有间隔设置的橡胶带,所述橡胶块的外形与金属外壳内侧凹腔边缘适配,橡胶带与金属外壳内侧凹腔底面抵接。上述结构中,输送皮带上通过放置槽的设置,使得金属外壳安放于输送皮带上就能保证在合适的位置,避免因人工放置时出现偏移,导致机械手吸附起来后无法正确地将其放置于旋转头的置物工位上,另外,放置槽中的橡胶块可以起到增加金属外壳与放置槽之间的摩擦力的作用,避免在输送过程中滑落,同时该橡胶块起到承托和限位防滑落功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电机座截面呈“7”型结构,电机座包括水平安装板和竖直安装板,动力电机设置在水平安装板上,竖直安装板上设有可供抛光轮固定的轮座,所述竖直安装板朝向升降装置一侧设有连接凸块,该连接凸块底部开设有与连接轴配合的安装孔,连接轴端部设有连接套,该连接套外周设有与安装孔配合的外螺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整机装上外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整机去掉外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置物台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机械手组件的结构安装示意图; 附图5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输送皮带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输送皮带的一个工位上为空的放置槽结构,另一个为安装有橡胶块和橡胶带的放置槽,其他工位均放有金属外壳; 附图6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抛光组件的结构安装示意图; 附图7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电机座的水平移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蜗轮蜗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蜗轮蜗杆组件去掉壳体之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工作台1、 输送组件2、输入带21、输送架211、输送皮带212、放置槽213、橡胶块214、橡胶带215、L型工作空间22、输出带23、 置物台3、旋转台31、置物台面32、步进电机33、 抛光组件4、抛光轮41、动力电机411、传输皮带412、电机座42、水平安装板421、竖直安装板422、轮座43、连接凸块44、蜗轮451、连接轴452、蜗杆453、手轮454、水平移动电机46、输出轴461、传输皮带462、传动轴463、锥齿轮464、伞形齿轮465、齿轮轴466、扩大端部467、水平背板47、 机械手组件5、安装座51、立柱511、水平导轨512、轨道513、滑块52、抓取组件53、吸附盘531、吸附嘴532、吸附座533、滑道538、 金属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对金属外壳边缘的抛光机构,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安装有机械手组件和抛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组件包括抛光轮、动力电机,动力电机和抛光轮之间通过传输皮带连接,动力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于工作台上,电机座设有升降装置和水平移动装置,升降装置包括蜗轮蜗杆传动组件,蜗轮外周与蜗杆相互啮合,蜗杆端部设有手轮,蜗轮中心设有连接轴,电机座上设有与连接轴对应的安装孔,该安装孔中设有轴套,轴套内孔设有与连接轴端部配合的内螺纹,所述水平移动装置包括水平移动电机,水平移动电机输出轴通过传输皮带连接有传动轴,该传动轴与水平移动电机输出轴平行,传动轴相对于传输皮带的另一端设有锥齿轮,锥齿轮啮合有伞形齿轮,伞形齿轮设有齿轮轴,齿轮轴与传动轴相互垂直,齿轮轴设有扩大端部,该扩大端部呈立式柱体结构,该扩大端部外周分布有齿牙,所述电机座上设有水平背板,该水平背板上设有与齿轮轴扩大端部上的齿牙啮合的纵向齿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智元知识产权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