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4450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1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道路,包括:人行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道路


[0001]本申请涉及城市道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道路


技术介绍

[0002]城市道路的步行区域一般高于车行道路面,且均需设置无障碍盲道

在道路交叉口

路段过街

路段公交车站

小区开口处,为克服人行道与车行道的高差,还需要设置缘石坡道,采用规定的坡度在一定范围内将人行道降至与车行道相同的高程,保证保障残疾人和轮椅能够顺利从人行道行至车行道路面,故在缘石坡道口部范围,人行道与车行道的高程是一致的,人行道与车行道的路面横坡均坡向人行道与车行道衔接处的平缘石位置

[0003]在城市道路交叉口处,交叉口中间高,四周低,无障碍缘石坡道范围不设置低点,一般将道路低点设置于交叉口的转弯半径切点附近,并在低点位置设置雨水口;在城市道路路段和小区开口处,一般按一定间距结合纵断面低点处设置雨水口

雨水口还要求设置在无障碍缘石坡道口部范围以外,避免在步行较集中的区域收集雨水,对步行环境造成影响

[0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道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人行道
(400)、
车行道
(200)、
雨水口
(300)
以及导流装置
(100)
,所述人行道
(400)
设置于所述车行道
(200)
的一侧,所述人行道
(400)
包括向所述车行道
(200)
倾斜的无障碍坡道
(410)
,所述雨水口
(300)
靠近所述人行道
(400)
设置于所述车行道
(200)
并且远离所述无障碍坡道
(410)
,所述导流装置
(100)
嵌于所述车行道
(200)
并至少沿所述无障碍坡道
(410)
与所述车行道
(200)
的交接线设置,雨水能够通过所述导流装置
(100)
的顶部流入导流装置
(100)
内,以将所述无障碍坡道
(410)
和所述车行道
(200)
交接处附近的水顺所述导流装置
(100)
导流至所述雨水口
(300)。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装置
(100)
包括引流部
(110)
以及沥水部
(120)
,其中,所述引流部
(110)
包括顶部开放的槽体
(113)
,所述沥水部
(120)
的底面与所述槽体
(113)
的内壁限定引流腔
(114)
,所述沥水部
(120)
包括向上凸起的排水结构
(121)
,所述排水结构
(121)
包括沿竖直方向贯通所述排水结构
(121)
并与所述引流腔
(114)
连通的排水口
(123)。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
(113)
包括紧靠所述车行道
(200)
的第一侧壁
(111)
以及紧靠所述人行道
(400)
的第二侧壁
(112)
,所述第一侧壁
(111)
和第二侧壁
(112)
的相对侧具有阶梯结构
(1131)
,以使所述第一侧壁
(111)
和第二侧壁
(112)
的下方厚度大于上方的厚度,所述沥水部
(120)
包括底座
(122)
,所述底座
(122)
能够嵌于所述第一侧壁
(111)
和第二侧壁
(112)
之间并保持在所述阶梯结构
(1131)
,并且,所述排水结构
(121)
的顶部与所述第二侧壁
(112)
的顶部持平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道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水部
(130)
,所述排水结构
(121)
设置于所述底座
(122)
的靠近所述人行道
(400)
的一侧,并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海李金山郝志丹李平谱张冰卢雨雒莎莎董阳杨帆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