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弃物处理用提升输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2712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弃物处理用提升输送结构,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底板上的安装架,安装架的首位两端分别设有驱动辊和调节辊,调节辊则通过底部的调节架固定安装于底板上,安装架的顶面间隔布置有支撑组件,驱动辊上的输送带沿支撑组件顶面延伸至调节辊表面组成传输结构,底板靠近调节辊的一侧还设有用于清理输送带表面的清洁组件;本申请中在利用输送带以及驱动电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弃物处理用提升输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废弃物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废弃物处理用提升输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垃圾是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垃圾,是指在工程中由于人为或者自然等原因产生的建筑废料,包括废渣土

弃土

淤泥以及塑料类弃料,随着工业化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业也同时快速发展,相伴而产生的建筑垃圾日益增多,因此需要采用自动输送设备提升便利性

[0003]在对建筑废弃物运送处理时,常用的输送装置结构较为简单,大都为直板状的输送带,在运输过程中,废弃物容易从输送带的两侧掉落,需要工作人员进行不断清扫,进而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影响力建筑废弃物的提升输送工作

[0004]虽然部分设备基于该基础上增设了护板结构,通过护板来对输送废弃物进行阻挡,但是在实际安装过程中,护板为了不影响输送带的正常运行,通常会与其侧壁保留缝隙,而输送的细小砂石极容易通过该缝隙直接掉落在两侧,亦或是卡接在该缝隙当中导致输送带卡死,对设备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在废弃物输送中,存在部分废弃物粘黏在输送带的表面上,不易清理,长时间使用可能会导致建筑废弃物的不断堆积,进而使得输送效率低,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废弃物处理用提升输送结构,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上述表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废弃物处理用提升输送结构,以解决现有输送设备为了不影响输送带的正常运行,通常会将护板以输送带保留一定距离,因此极容易导致输送的细小砂石通过缝隙直接掉落在输送带两侧或是直接卡死在缝隙内的缺点,通过引导输送的方式来使输送的废弃物集中在输送带的中心处,同时利用刮料机构上的刮板将输送带表面粘黏的部分废弃物进行刮除处理,避免了出现残留废弃物的堆积而导致输送效率降低的现象

[0006]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0007]一种废弃物处理用提升输送结构,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底板上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首位两端分别设有驱动辊和调节辊,且所述驱动辊的一端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调节辊则通过底部的调节架固定安装于底板上,所述驱动辊和调节辊之间布置有支撑组件,所述驱动辊上的输送带沿若干组支撑组件顶面延伸至调节辊表面组成传输结构,所述底板靠近调节辊的一侧还设有用于清理输送带表面的清洁组件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9]进一步的,所述取样尺设有四个并摆放成矩形,所述活动油卡分别布置于由取样尺组成的矩形方框的四个角落,且相互平行的两根所述取样尺依靠活动油卡在另外两根取
样尺上进行平面移动

[001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为一个矩形框架,且所述矩形框架的顶部设有一个调心托辊,所述矩形框架的中间纵向布置有一根限位辊

[0011]进一步的,所述调心托辊由一个
U
形的托辊架以及三个辊筒组成,其中一根所述辊筒位于托辊架的中心处纵向布置,另外两根所述辊筒分别位于两侧倾斜布置并组成
V
形,且所述输送带贴合于三根辊筒表面时,所述输送带的中心处朝下凹陷

[0012]进一步的,所述清洁组件包括布置于调节辊正下方的刮板,且所述刮板的底端通过铰接座固定安装于底板上,所述铰接座的两侧还设有连接板,两块所述连接板分别与活动气缸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气缸拉动连接板并使刮板的顶端与输送带的表面接触

[0013]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为水平布置的金属框,所述金属框的底部通过支架与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金属框内间隔布置有若干辊筒,且每一根辊筒的顶面均与金属框的顶面齐平,所述金属框的两侧还竖直设有护板,所述输送带的底面贴合于辊筒的顶面且两侧分别与护板的侧壁抵接

[0014]进一步的,两块所述护板相对的一面还设有若干导料板,所述导料板的一端通过连接头铰接于护板侧壁上,所述导料板的另一端朝输送带的中心一侧倾斜延伸

[0015]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头为圆筒形且延伸至导料板外的侧壁上设有齿块,所述导料板朝外的一面滑动安装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侧壁上设有与齿块相啮合的齿状结构,且两块所述调节板的端部分别对应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推动调节板横向移动并同步拉动导料板进行偏转

[0016]进一步的,所述清洁组件包括设置于调节辊正下方的清扫轴,所述清扫轴的侧壁上圆周阵列布置有若干组毛刷,且所述清扫轴和调节辊同侧的端部上还设有皮带轮并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0017]进一步的,两块所述护板的底部向下延伸并通过水平布置的肋板进行固定,且所述肋板的底部还设有顶升气缸

[0018]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顶面设置有若干个防滑条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20]本申请中,在利用输送带以及驱动电机

驱动辊

辅助辊等组件的配合下,可以快速带动废弃物进行运输,而且支撑结构具备引导输送结构,从而使得废弃物向输送带中间堆积,避免了在提升输送中从输送带两侧掉落,进而减少工作人员对掉落废弃物的清理工作量,以及对废弃物提升输送工作的影响

[0021]本申请中,清洁组件可以直接与输送带表面进行接触,且输送带贴合于调节辊上,因此清扫组合可以使用较大的力来清扫其表面的粘附物,以有效避免输送带表面出现粘附堆积现象,从而提高其废弃物提升输送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实施例1中设备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实施例1中矩形框架和调心托辊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实施例1中清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实施例2中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实施例2中支撑组件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实施例2中调节板和电动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实施例3中清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其中:
1、
底板;
11、
防滑条;
2、
安装架;
21、
驱动辊;
22、
调节辊;
3、
支撑组件;
31、
矩形框架;
32、
调心托辊;
33、
限位辊;
34、
金属框;
35、
护板;
36、
导料板;
37、
连接头;
38、
调节板;
39、
顶升气缸;
4、
输送带;
5、
驱动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废弃物处理用提升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
(1)
以及设置于底板
(1)
上的安装架
(2)
,所述安装架
(2)
的首位两端分别设有驱动辊
(21)
和调节辊
(22)
,且所述驱动辊
(21)
的一端与驱动电机
(5)
传动连接,所述调节辊
(22)
则通过底部的调节架固定安装于底板
(1)
上,所述驱动辊
(21)
和调节辊
(22)
之间布置有支撑组件
(3)
,所述驱动辊
(21)
上的输送带
(4)
沿支撑组件
(3)
顶面延伸至调节辊
(22)
表面组成传输结构,所述底板
(1)
靠近调节辊
(22)
的一侧还设有用于清理输送带
(4)
表面的清洁组件
(6)。2.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废弃物处理用提升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
(3)
包括若干组间隔布置的矩形框架
(31)
,且每一个所述矩形框架
(31)
的顶部设有一个调心托辊
(32)
,所述矩形框架
(31)
的中间纵向布置有一根限位辊
(33)。3.
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废弃物处理用提升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心托辊
(32)
由一个
U
形的托辊架以及三个辊筒组成,其中一根所述辊筒位于托辊架的中心处纵向布置,另外两根所述辊筒分别位于两侧倾斜布置并组成
V
形,且所述输送带
(4)
贴合于三根辊筒表面时,所述输送带
(4)
的中心处朝下凹陷
。4.
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废弃物处理用提升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组件
(6)
包括布置于调节辊
(22)
正下方的刮板
(61)
,且所述刮板
(61)
的底端通过铰接座固定安装于底板
(1)
上,所述铰接座的两侧还设有连接板
(62)
,两块所述连接板
(62)
分别与活动气缸
(63)
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气缸
(63)
拉动连接板
(62)
并使刮板
(61)
的顶端与输送带
(4)
的表面接触
。5.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废弃物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超季光明黄亮余子成胡芳
申请(专利权)人:路德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