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勇专利>正文

一种遮光透光双用玻璃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2707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遮光透光双用玻璃板,它是由折射率为m的第一层玻璃板和折射率为n的第二层玻璃板板叠加组合成一体,其中m>n;第一层玻璃板与第二层玻璃板的结合面是折射面,折射面与第一层玻璃板的夹角θ=20°-60°;遮光透光双用玻璃板的厚度为h,折射面两端线的垂直距离b=(0.2-0.6)h。将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遮光透光双用玻璃板安装在设有中心旋转轴的窗框或门框上,当第一层玻璃板朝向窗外时,可挡住大部分光线,只有少部分光线透过遮光透光双用玻璃板,进入室内;当第二层玻璃板朝向窗外时,绝大部分光线都透过遮光透光双用玻璃板,进入室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层玻璃板,特别是一种遮光透光双用玻璃板
技术介绍
现有的透明玻璃正反面都完全透光,毛玻璃或花玻璃正反面都半透光;没有正面几乎全透光,反面半透光的玻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正面几乎全透光,反面半透光的遮光透光双 用玻璃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遮光透光双用玻璃板是由折 射率为m的第一层玻璃板和折射率为η的第二层玻璃板板叠加组合成一体,其中m > η ; 第一层玻璃板与第二层玻璃板的结合面是折射面,折射面与第一层玻璃板的夹角θ = 20° -60° ;遮光透光双用玻璃板的厚度为h,折射面两端线的垂直距离b = (0.2-0. 6)h。 所述的第一层玻璃板的折射率m= 1.72. 2,第二层玻璃板的折射率η = 1.4-1.5。当折射面与第一层玻璃板的夹角θ —定时,折射率m与η的差值越大,第一层玻 璃板朝光时遮光效果越好,第二层玻璃板朝光时透光效果也越好。折射率m与η的数值一 定时,θ =20° -60°内第一层玻璃板朝光时遮光效果较好,同时第二层玻璃板朝光时透 光效果也较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遮光透光双用玻璃板的一面朝向光线时几乎 完全透光,另一面朝向光线时则可以遮住大部分光线。其原理主要是基于棱镜的折光功能、 光的折射原理和光的全反射原理。将遮光透光双用玻璃板安装在设有中心旋转轴的窗框或 门框上,当第一层玻璃板朝向窗外时,可挡住大部分光线,只有少部分光线透过遮光透光双 用玻璃板,进入室内;当第二层玻璃板朝向窗外时,绝大部分光线都透过遮光透光双用玻璃 板,进入室内。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3是双用玻璃板遮光的原理示意图。图4是双用玻璃板透光的原理示意图。图5是设有中心旋转轴的窗框示意图。图6是设有中心旋转轴的门框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如图1、56所示一种遮光透光双用玻璃板,是由折射率为m = 2. 1的第一层玻璃板1和折射率为η=1.44的第二层玻璃板板2叠加组合成一体;第一层玻璃板1 与第二层玻璃板2的结合面是折射面3,折射面3与第一层玻璃板1的夹角θ =50° ;遮光透光双用玻璃板的厚度为h,折射面3两端线的垂直距离b=0.3h。将遮光透光双用玻璃板B安装在设有中心旋转轴的窗框4或门框5上,沿旋转轴转动遮光透光双用玻璃板B;当第一层玻璃板1朝向窗外时,可挡大部分光线,只有少部分光线透过遮光透光双用玻璃板,进入室内;当第二层玻璃板2朝向窗外时,绝大部分光线都透过遮光透光双用玻璃板,进入室内。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一种遮光透光双用玻璃板由第一层玻璃板1和第二层玻璃板板2叠加组合成一体,第一层玻璃板1与第二层玻璃板2的结合面是折射面3,折射面3与第一层玻璃板1的夹角θ =45°。折射率m=2.0的第一层玻璃板1朝向窗外安装,折射率为η=1.45的第二层玻璃板2朝向室内安装时,光线Z从大气中,以入射角α1射入 折射率m=2.0的第一层玻璃板1,产生较大的折射,折射角β1<入射角α ;光线Z以入 射角Y1经折射3射入折射率为η=1.45的第二层玻璃板2产生较大的折射,折射角S1 >入射角Y1 ;光线Z再经下一折射面3射入折射率m=2.0的第一层玻璃板1,产生较大的折射后,被折射出去进入大气中,以全折射形式实现遮光功能。实施例3如图3所示一种遮光透光双用玻璃板由第一层玻璃板1和第二层玻璃板板2叠加组合成一体,第一层玻璃板1与第二层玻璃板2的结合面是折射面3,折射面3与第一层玻璃板1的夹角θ =40°。折射率m=1.8的第一层玻璃板1朝向窗外安装,折 射率为η =1.47的第二层玻璃板2朝向室内安装时,光线F从大气中,以入射角α 2射入折射率m=1.8的第一层玻璃板1,产生较小的折射,折射角β2<入射角α 2;光线F以入 射角Y2经折射3射入折射率为η=1.47的第二层玻璃板2产生较小的折射,折射角δ 2 >入射角γ 2 ;光线F平行于第二层玻璃板2的底面射出去进入大气中,以全反射形式实现 遮光功能。实施例4如图4所示一种遮光透光双用玻璃板由第一层玻璃板1和第二层玻璃 板板2叠加组合成一体,第一层玻璃板1与第二层玻璃板2的结合面是折射面3,折射面3 与第一层玻璃板1的夹角θ =30°。折射率为η =1.46的第二层玻璃板2朝向窗外安装,折射率m = 1. 9的第一层玻璃板1朝向室内安装时,光线T从大气中,以入射角α 3射 入折射率η= 1.46的第二层玻璃板2,产生较小的折射,折射角β 3 <入射角α 3 ;光线T 以入射角Y 3经折射面3射入折射率为m = 1. 9的第一层玻璃板1产生较大的折射,折射 角δ 3大大小于入射角Y 3 ;光线T再经折射率m = 1. 9的第一层玻璃板1进入大气,实现透光功能。权利要求一种遮光透光双用玻璃板,包括双层玻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透光双用玻璃板是由折射率为m的第一层玻璃板(1)和折射率为n的第二层玻璃板板(2)叠加组合成一体,其中m>n;第一层玻璃板(1)与第二层玻璃板(2)的结合面是折射面(3),折射面(3)与第一层玻璃板(1)的夹角θ=20°-60°;遮光透光双用玻璃板的厚度为h,折射面(3)两端线的垂直距离b=(0.2-0.6)h。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遮光透光双用玻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层玻璃板 (1)的折射率m= 1.7-2. 2,第二层玻璃板(2)的折射率n = 1.4-1.5。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遮光透光双用玻璃板,它是由折射率为m的第一层玻璃板和折射率为n的第二层玻璃板板叠加组合成一体,其中m>n;第一层玻璃板与第二层玻璃板的结合面是折射面,折射面与第一层玻璃板的夹角θ=20°-60°;遮光透光双用玻璃板的厚度为h,折射面两端线的垂直距离b=(0.2-0.6)h。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遮光透光双用玻璃板安装在设有中心旋转轴的窗框或门框上,当第一层玻璃板朝向窗外时,可挡住大部分光线,只有少部分光线透过遮光透光双用玻璃板,进入室内;当第二层玻璃板朝向窗外时,绝大部分光线都透过遮光透光双用玻璃板,进入室内。文档编号G02B1/00GK101799562SQ201010141170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7日专利技术者朱勇 申请人:朱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遮光透光双用玻璃板,包括双层玻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透光双用玻璃板是由折射率为m的第一层玻璃板(1)和折射率为n的第二层玻璃板板(2)叠加组合成一体,其中m>n;第一层玻璃板(1)与第二层玻璃板(2)的结合面是折射面(3),折射面(3)与第一层玻璃板(1)的夹角θ=20°-60°;遮光透光双用玻璃板的厚度为h,折射面(3)两端线的垂直距离b=(0.2-0.6)h。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勇
申请(专利权)人:朱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