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流水体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0670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缓流水体净化装置,涉及水体净技术领域,包括:底部净化区,所述底部净化区用于吸附水域中的底部污染物,以及上部净化区,所述上部净化区用于去除水域中上部的污染物;其中,所述底部净化区包括净化模块;上部净化区包括布设于底部的曝气系统以及布设于顶部的悬浮块,位于曝气系统与悬浮块之间布设填料区,多孔环境为微生物提供生长附着环境,后期通过多孔作用形成微生物挂膜生长现象,增加底部微生物量,通过微生物作用强化净化效果,上部净化区域通过曝气系统和填料区为微生物提供生长环境,微生物通过吸附分解水体中污染物,增长繁殖,实现水体的净化效果,进而实现中上部水体污染物的去除,实现水体净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缓流水体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体净
,具体涉及一种缓流水体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体污染主要是氮磷的污染,自然水体中氮磷超标会影响水环境,超过一定浓度,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发臭

生物大量死亡等现象,继而出现水安全问题影响人类健康

[0003]在现有技术中,如公告号为
CN213865740U
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水体净化装置,同步公开了包括泵

电化学模块和溶气模块,所述泵连通水体和所述电化学模块,所述电化学模块与所述溶气模块连通,所述溶气模块用于与水体连通;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现有的流域水系污染物处理主要有两种路径,一种为旁路处理技术,这种是沿用传统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通过将流域中污水引入旁路处理站处理,再将处理达标后水回引流域,实现水体净化功能,这种处理需要大量占用水体周边位置,增加占地等投资成本,同时运营维护较为专业,需要专业人士维护,增加人工成本;
[0004]另一种为原位处理技术,在水体中布置净化装置,原位培养微生物,实现流域水体中污染物去除,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这种净化装置一般需要人工植入水体底部稳定层,水下施工不便利,存在安全隐患,同时高强度的撞击对设备结构稳定性也有一定的破坏,减少设备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流水体净化装置,解决以下技术问题:
[0006]现有技术中的原位处理和旁路处理方式,底泥污染物一般需要通过清淤实现,增加了处理成本

[0007]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一种缓流水体净化装置,包括:
[0009]底部净化区,所述底部净化区用于吸附水域中的底部污染物,以及
[0010]上部净化区,所述上部净化区用于去除水域中上部的污染物;
[0011]其中,所述底部净化区包括净化模块;
[0012]所述上部净化区包括布设于底部的曝气系统以及布设于顶部的悬浮块,位于曝气系统与悬浮块之间布设填料区

[0013]优选的,所述净化模块设置为多孔模块

[0014]优选的,所述上部净化区还包括用于固定填料区的若干组立杆,立杆固定于净化模块上

[0015]优选的,所述净化模块包括若干组预留孔,预留孔内设置内螺旋结构,立杆底部设有螺旋栓结构

[0016]优选的,所述净化模块设置为圆形结构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8](1)
本技术将该缓流水体净化装置置于待处理水域中,净化模块位于水体底部,底部净化区通过物理化学作用吸附底泥和水体底部污染物,同时净化模块的多孔环境为微生物提供生长附着环境,后期通过多孔作用形成微生物挂膜生长现象,增加底部微生物量,通过微生物作用强化净化效果,上部净化区域通过曝气系统和填料区为微生物提供生长环境,微生物通过吸附分解水体中污染物,增长繁殖,实现水体的净化效果,进而实现中上部水体污染物的去除,通过上下结构同步净化作用,实现水体净化;
[0019](2)
本技术中,上部净化区可通过立杆直接插入底部净化模块的预留孔中,实现上下一体稳定,无需敲打

夯击进入水体底部稳定区,操作便捷

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一种缓流水体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一种缓流水体净化装置中净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一种缓流水体净化装置组合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
1、
净化模块;
2、
上部净化区;
3、
预留孔;
4、
螺旋栓结构;
5、
曝气系统;
6、
立杆;
7、
填料区;
8、
悬浮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实施例1[0027]请参阅图1‑
图2所示,本技术为一种缓流水体净化装置,包括底部净化区以及上部净化区2;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底部净化区用于吸附底部水域中的氮磷与重金属杂质以去除水体底部污染物;
[0028]上部净化区2用于去除水域中上部的污染物;
[0029]底部净化区包括用于吸附污染物的净化模块1;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净化模块1设置为多孔模块,在本实施方式中,多孔模块由粗细骨料

水泥以及凝胶材料组成,其呈蜂窝状多孔连续稳定结构体;使得该多孔模块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透气性;
[0030]上部净化区2包括布设于底部的曝气系统5以及布设于顶部的悬浮块8,位于曝气系统5与悬浮块8之间布设填料区7;具体的,填料区7为多面空心球形或颗粒柱状悬浮填料;曝气系统5包括曝气管以及开设于管体上的若干曝气孔,曝气管与外侧曝气设备连接,以用于向上部净化区2供气;例如供应空气;
[0031]与此同时,通过布设悬浮块8,悬浮块8可以通过水位高低,浮力大小结合所述立杆6自动调节净化装置高低,实现低水位时,填料区7仍在水位以下,保持微生物正常生长,维持净化效果;
[0032]可以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该缓流水体净化装置置于待处理水域中,净化模块1位于水体底部,底部净化区通过物理化学作用吸附底泥和水体底部污染物,同时净化
模块1的多孔环境为微生物提供生长附着环境,后期通过多孔作用形成微生物挂膜生长现象,增加底部微生物量,通过微生物作用强化净化效果,上部净化区2域通过曝气系统5和填料区7为微生物提供生长环境,微生物通过吸附分解水体中污染物,增长繁殖,实现水体的净化效果,进而实现中上部水体污染物的去除,通过上下结构同步净化作用,实现水体净化

[0033]实施例2[003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对净化模块1的形状不加以限定,可以设置为圆形

方形

多边形等多种形状;
[0035]上部净化区2还包括用于固定填料区7的若干组立杆6,立杆6固定布设于净化模块1上;
[0036]其中,净化模块1包括若干组预留孔3,预留孔3内设置内螺旋结构,立杆6底部设有螺旋栓结构4,立杆6与预留孔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缓流水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净化区,所述底部净化区用于吸附水域中的底部污染物,以及上部净化区
(2)
,所述上部净化区
(2)
用于去除水域中上部的污染物;其中,所述底部净化区包括净化模块
(1)
;所述上部净化区
(2)
包括布设于底部的曝气系统
(5)
以及布设于顶部的悬浮块
(8)
,位于曝气系统
(5)
与悬浮块
(8)
之间布设填料区
(7)。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流水体净化装置
,
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模块
(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国勤程谦勋魏东霞陈文超邹倩李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久吾天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