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急消除藻华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65560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急消除藻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曝气装置预先铺设到河道中,曝气位置距离河底一定高度,开启曝气将水体的溶解氧值提高到一定值,关闭曝气后将粘土混合液喷洒到河道中,根据测试并绘制粘土吸附特性曲线图,以获取粘土吸附速率最快阶段结束的时间节点一开启曝气装置,将水体溶解氧提高到一定值,再次关闭曝气,以获取粘土吸附曲线达到平衡的时间节点二开启曝气装置,将水体溶解氧再次提高到一定值,并关闭曝气,根据测试并绘制粘土沉降特性曲线图,以获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急消除藻华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环境中藻华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应急消除藻华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藻华是一种水体藻类爆发性生长的水环境灾害现象,容易发生在气温较高

富营养化湖泊

水库

河流及近海中

藻华中的爆发性藻群能在气象

水文条件适宜时上浮

漂移

聚集,极易在水面聚集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因此也被称为蓝藻水华

其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为:阻隔空气与水中气体的交换,死亡后的藻类又因为分解而消耗水体中氧气,使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迅速降低,造成大量水生动物缺氧窒息死亡;遮蔽阳光,影响沉水植物的光合作用;严重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破坏水环境生态平衡,导致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变化和功能退化,最终导致整个水体生态系统的崩溃;释放藻毒素,毒素在食物链中累积和传递,危害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健康;同时严重影响水域景观,释放异味,影响水域周边居民生活环境

[0003]目前藻华发生的应急治理措施主要包括化学药剂喷撒

机械打捞

粘土法治理等措施,其中化学药剂喷撒常见如铝盐和铁盐的使用,存在二次污染等原因,逐步被禁止;机械打捞在面对大面积的蓝藻爆发时,打捞量有限且耗时耗力;粘土法治理最先应用于近海的赤潮治理,因其使用的是天然矿土成分来源丰富

成本较低
/>没有二次污染问题,被认为是具有发展潜力的藻华治理有力措施之一

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大量喷撒,常规的技术路线是对天然矿土进行改性,提高矿土性能降低使用量

改性措施主要还是围绕化学药剂改性展开,存在潜在的成本增高问题和二次污染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急消除藻华的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改性粘土治理藻华存在二次污染,以及治理效果有限等问题,本专利技术应急消除藻华的方法属于曝气辅助粘土消除藻华方法的一种应用方式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应急消除藻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
测试并绘制粘土吸附特性曲线图,以获取粘土吸附速率最快阶段结束的时间节点一,获取粘土吸附曲线达到平衡的时间节点二;
[0008]S2、
测试并绘制粘土沉降特性曲线图,以获取
80
%粘土颗粒沉降高度位于曝气管高度以下的时间节点三;
[0009]S3、
在处理河道中分区布设沉水曝气装置,沉水曝气装置包括的曝气管布设在液面以下

河床以上,离河床具有
40cm

80cm
的高度;
[0010]S4、
曝气管布设完成后,开启曝气,使水体的溶解氧溶度提高到3‑
5mg/L

[0011]S5、
向水体中均匀喷撒粘土混合液,粘土混合液的喷撒量为4‑
400

/
平方公里;
[0012]S6、
喷撒粘土混合液后开始计时,根据
S1
步骤中获取的时间节点一和时间节点二
开始曝气,每次曝气结束时间以水体溶解氧提高1‑
2mg/L
终止,以及根据
S2
步骤中获取的时间节点三开始曝气,每次曝气结束时间以水体溶解氧达到不小于
5mg/L
终止;
[0013]S7、
曝气结束1天后,将曝气装置撤出河道,完成曝气辅助粘土治理藻华作业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
S3
步骤中曝气装置还包括有输气管

锚定绳和锚定块,在曝气管布设过程中,所述锚定块固定在河床上,所述锚定块通过锚定绳连接曝气管,且所述曝气管的进气管端连接所述输气管,并将所述曝气管沿河水流方向铺设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
S3
步骤中所述曝气管距离河床的高度通过所述锚定绳的长度调节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
S6
步骤中当时间节点三与时间节点二相近,相差时间在
15min
以内或时间节点三短于时间节点二,则以时间节点二为最终开始曝气时间,曝气结束时间以水体溶解氧达到不小于
5mg/L
终止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
S4
步骤中开启曝气前,水体的溶解氧溶度不低于
3mg/L
情况下,则无需开启曝气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
S5
步骤中喷撒粘土混合液按照曝气分区喷撒,并且自上游往下游进行喷撒,分区喷撒时间控制在5‑
10min。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
S5
步骤中粘土混合液的粘土材料满足
《GBT 30743

2014
赤潮灾害处理技术指南

中的赤潮消除材料和方法要求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
S5
步骤中粘土混合液的粘土材料采用天然粘土,天然粘土进行精细粉碎,粉碎后的粘土颗粒粒径等于或接近藻华生物细胞,其中,所述粘土混合液中粘土与水的比例为
1∶50
‑1:
200。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2](1)
通过粘土在水体中不同流态下的关键节点的控制,在三个时间节点辅助曝气,曝气搅动粘土对水中藻类进行吸附

聚集

限制,在重力作用下逐步沉淀,降低藻华的浓度2‑3个数量级,在最后一次曝气时间节点后,能快速恢复水体溶解氧,同时破坏藻类在温和环境中在水体表面聚集的环境,显著改善水质

感官效果;
[0023](2)
采用本方法进行精确控制,结合粘土自然特性

吸附特性和流体动力学沉降等特性方面,最大限度的提高粘土使用中的效果,可以有效避免了粘土法治理藻华的在粘土改性方面的潜在高成本和二次污染问题;
[0024](3)
采用本方法不仅有效实现了河道藻华爆发时的应急操作,也满足治理后快速恢复河道原状的作业要求

附图说明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曝气装置铺设示意图;
[0027]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粘土吸附特性曲线示意图;
[0028]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粘土沉降特性曲线示意图

[0029]图中:
1、
液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应急消除藻华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
测试并绘制粘土吸附特性曲线图,以获取粘土吸附速率最快阶段结束的时间节点一,获取粘土吸附曲线达到平衡的时间节点二;
S2、
测试并绘制粘土沉降特性曲线图,以获取
80
%粘土颗粒沉降高度位于曝气管
(4)
高度以下的时间节点三;
S3、
在处理河道中分区布设沉水曝气装置,沉水曝气装置的曝气管
(4)
布设在液面
(1)
以下

河床
(2)
以上,离河床
(2)
具有
40cm

80cm
的高度;
S4、
曝气管
(4)
布设完成后,开启曝气,使水体的溶解氧溶度提高到3‑
5mg/L

S5、
向水体中均匀喷撒粘土混合液,粘土混合液的喷撒量为4‑
400

/
平方公里;
S6、
喷撒粘土混合液后开始计时,根据
S1
步骤中获取的时间节点一和时间节点二开始曝气,每次曝气结束时间以水体溶解氧提高1‑
2mg/L
终止,以及根据
S2
步骤中获取的时间节点三开始曝气,每次曝气结束时间以水体溶解氧达到不小于
5mg/L
终止;
S7、
曝气结束1天后,将曝气装置撤出河道,完成曝气辅助粘土治理藻华作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消除藻华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S3
步骤中沉水曝气装置还包括:输气管
(3)、
锚定绳
(5)
和锚定块
(6)
,在曝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谦勋魏东霞邱国勤邹倩陈文超刘俊李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久吾天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