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箱用蓄能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0576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蓄能器技术领域的变速箱用蓄能器结构。罐体(1)内口部内壁设置内螺纹(13),调节挡块(2)外圈设置外螺纹(12),调节挡块(2)通过外螺纹(12)拧装连接罐体(1)的内螺纹,罐体(1)内部设置活塞(3),活塞(3)外圈设置活塞凹槽(16),活塞凹槽(16)内套装防挤挡圈Ⅰ(6)、密封圈(5)、防挤挡圈Ⅱ(7),密封圈(5)设置为截面呈T字形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变速箱用蓄能器结构,能够解决现有的活塞式蓄能器存在活塞密封件摩擦力大且容易被挤出或翻转撕裂而产生气体或油液泄漏造成功能失效的问题,有效保护活塞密封件的密封性,提高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并且实现容积可以根据需要实现调节,提高适用范围。提高适用范围。提高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速箱用蓄能器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蓄能器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变速箱用蓄能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汽车变速箱上常用的活塞式蓄能器,是一种常用的液压能量储存装置,改结构的容积固定不可调节,并且密封圈容易翻转。其工作原理是:活塞将罐体隔离成两腔

气腔和油腔,封闭的气腔预先充入一定压力气体,油腔与系统油路联通。当变速箱系统油压上升时,液压油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压缩气体,气腔压力升高,直到变速箱系统油压到系统最高压力,活塞停止运动,蓄能器完成充液阶段;当系统油压降低时,气体压力高于油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上运动,直到活塞与卡箍挡圈接触,蓄能器通过油口向系统补充油液,维持系统压力,完成排液阶段。现有技术中的活塞式蓄能器容积固定无法调节改变,适用范围狭窄。结构是由活塞分隔油腔和气腔,并且会随着充、放液做向下和向上动作,活塞密封的状态好坏直接决定了蓄能器使用寿命。在活塞做向下和向上动作时,由于罐体内壁与密封件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和油液压力、气腔气压的共同作用,使得活塞密封件易从活塞与罐体之间的缝隙挤出或翻转撕裂,密封件破损,造成蓄能器功能失效。
[0003]现有技术中有名称为“容积可调隔膜式脉动吸收蓄能器”、公开号为“103362878B”的技术,该技术的上下壳体通过锁紧螺栓连接,碗形隔膜设于上下壳体之间,阀芯、中空阀杆、套筒依次套接位于上壳体顶端的开口内并分别通过螺纹连接,阀盖通过螺纹连接中空阀杆顶端,挡圈和弹簧设于中空阀杆顶端的沉孔内,活塞水平设于上壳体内并通过螺钉连接套筒底面,活塞中心设有锥面通孔并与中空阀杆底端外圈锥形斜面形成隔离阀口,中空阀杆底端内圈和阀芯外圈分别为匹配的锥形斜面并形成充气阀口,碗形隔膜、上壳体和活塞之间形成工作空腔,上壳体、活塞和套筒之间形成调节空腔。本蓄能器可依液压系统需求调节容积,改变物理特性,使其工作在吸收压力脉动的最佳工作点,提高了液压系统控制精度及性能。
[0004]然而,该技术没有涉及本申请的技术问题和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的活塞式蓄能器存在活塞密封件摩擦力大且容易被挤出或翻转撕裂而产生气体或油液泄漏造成功能失效的问题,有效保护活塞密封件的密封性,提高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并且实现容积可以根据需要实现调节,提高适用范围的蓄能器结构。
[0006]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7]本技术为一种变速箱用蓄能器结构,罐体内口部内壁设置内螺纹,调节挡块外圈设置外螺纹,调节挡块通过外螺纹拧装连接罐体的内螺纹,外端面设置多个盲孔,罐体内部设置活塞,活塞外圈设置活塞凹槽,活塞凹槽内套装防挤挡圈Ⅰ、密封圈、防挤挡圈Ⅱ,密封圈设置为截面呈T字形结构。
[0008]所述的密封圈上方设置上方凸台阶,密封圈下方设置下方凸台阶,防挤挡圈Ⅰ位于密封圈的上方凸台阶,防挤挡圈Ⅱ位于密封圈的下方凸台阶。
[0009]所述的密封圈外圈设置弧形凹进设置的中间凹槽。
[0010]所述的罐体内的活塞一侧的油腔贯通调节挡块,活塞另一侧和罐体底部之间为气腔,气腔内设置为能够注入气体形成气压状态的结构。
[0011]所述的活塞外圈套装导向环;罐体外圈套装O形密封圈。
[0012]所述的密封圈包括密封圈本体部和密封圈凸出部,密封圈本体部和密封圈凸出部呈T字形结构。
[0013]所述的密封圈本体部上部和密封圈凸出部上部形成上方凸台阶,密封圈本体部下部和密封圈凸出部下部形成下方凸台阶。
[0014]所述的导向环套装在导向环凹槽内。
[0015]所述的罐体外圈设置罐体外螺纹。
[0016]所述的罐体外螺纹与汽车变速箱底座拧装连接。
[0017]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所述:
[0018]本技术所述的变速箱用蓄能器结构,活塞外圈设置凹进的活塞凹槽,活塞凹槽内套装防挤挡圈Ⅰ、防挤挡圈Ⅱ、密封圈,密封圈结构特殊,呈T字形结构,密封圈的密封圈凸出部位于防挤挡圈Ⅰ、防挤挡圈Ⅱ之间位置。活塞在外力(通过液压油提供外力)作用下,可以在罐体1内部相对于罐体1上下移动。这样,当油泵给系统油路加压,蓄能器的油腔压力大于预充气体的气腔压力,此时油腔内的液压油会推动活塞向下移动,进入蓄能器充液阶段,并带动密封圈向下移动,直至压力达到系统设定最大值时活塞停止下移,此时活塞上的密封圈紧密贴合防挤挡圈Ⅰ下表面和内表面,密封圈紧密贴合防挤挡圈Ⅱ上表面,防挤挡圈Ⅰ紧密贴合罐体1内壁,防挤挡圈Ⅰ切断特殊密封圈与活塞和罐体之间间隙的联通,此时密封圈无法被挤入活塞和罐体之间的间隙,防挤挡圈Ⅰ和防挤挡圈Ⅱ切断密封圈翻转的路线,此时密封圈无法在活塞凹槽内翻转,从而起到对密封圈的保护作用,充分发挥密封圈的密封效果。而当变速箱液压执行机构工作时需要压力油时,蓄能器的油腔压力小于预充气体的气腔压力,气腔内的气体(可以是氮气)压力大于油压,气体会推动活塞向上移动,进入蓄能器放液阶段,并带动密封圈向上移动,直至压力达到系统最小压力设定值时活塞停止上移,此时活塞上的密封圈紧密贴合防挤挡圈Ⅱ上表面和内表面,密封圈紧密贴合防挤挡圈Ⅰ下表面,防挤挡圈Ⅱ紧密贴合罐体内壁,防挤挡圈Ⅱ切断密封圈与活塞和罐体之间间隙的联通,此时密封圈无法被挤入活塞和罐体之间的间隙,防挤挡圈Ⅰ和防挤挡圈Ⅱ切断密封圈翻转的路线,此时密封圈无法在活塞凹槽内翻转,从而起到对特殊密封圈的保护作用,充分发挥密封圈的密封效果。而需要调节蓄能器的容体积时,通过旋转调节挡块,调节挡块在罐体内部的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容积大小的改变。这样,有效解决蓄能器容积不可调节导致的蓄能器适用范围单一的问题,提高蓄能器产品的适用范围。而盲孔的设置,使得可以采用带有多个杆件的调节部件的每个杆件分别插入一个对应的盲孔,方便省力实现带动调节挡块相对于罐体发生旋转的问题,有效提高蓄能器容积调节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19]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变速箱用蓄能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所述的变速箱用蓄能器结构的A部位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变速箱用蓄能器结构的活塞处于另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变速箱用蓄能器结构的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图4所述的变速箱用蓄能器结构的密封圈的A

A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中标记分别为:1、罐体;2、调节挡块;3、活塞;4、导向环;5、密封圈;6、防挤挡圈Ⅰ;7、防挤挡圈Ⅱ;8、油腔;9、气腔;10、O形密封圈;11、上端面;12、外螺纹;13、内螺纹;14、盲孔;16、活塞凹槽;17、下凸台面;18、上凸台面,19、密封圈中间凹槽,20、导向环凹槽,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箱用蓄能器结构,其特征在于:罐体(1)内口部内壁设置内螺纹(13),调节挡块(2)外圈设置外螺纹(12),调节挡块(2)通过外螺纹(12)拧装连接罐体(1)的内螺纹,罐体(1)内部设置活塞(3),活塞(3)外圈设置活塞凹槽(16),活塞凹槽(16)内套装防挤挡圈Ⅰ(6)、密封圈(5)、防挤挡圈Ⅱ(7),密封圈(5)设置为截面呈T字形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用蓄能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圈(5)上方设置上方凸台阶(18),密封圈(5)下方设置下方凸台阶(17),防挤挡圈Ⅰ(6)位于密封圈(5)的上方凸台阶(18),防挤挡圈Ⅱ(7)位于密封圈(5)的下方凸台阶(17)。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速箱用蓄能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圈(5)外圈设置弧形凹进设置的中间凹槽(19)。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速箱用蓄能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1)内的活塞(3)一侧的油腔(8)贯通调节挡块(2),活塞(3)另一侧和罐体(1)底部之间为气腔(9),调节挡块(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云杰范礼丁万龙杨培姜倩李后良
申请(专利权)人:杰锋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