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杆盘支持器结合件自动化组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0362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铝杆盘支持器结合件自动化组装装置,采用直插的方式将支持器径向装入铝杆盘内,装配效率高,成品率高于传统的手工方式,提高了装配产量,节省了装配成本;上料机构设置在机架的一端上侧,铝杆盘定位夹紧机构设置在机架的另一端上侧,限位机构活动设置在上料机构的下侧,上料机构将支持器和复位弹簧自动送料至限位机构,限位机构能沿机架往复移动,将支持器和复位弹簧由进料端运至安装端,夹持机构和顶压机构竖直设置在机架的下侧,夹持机构用于将限位机构内的支持器和复位弹簧夹紧,顶压机构用于将限位机构内的支持器和复位弹簧送入夹持固定于铝杆盘定位夹紧机构内的铝杆盘的径向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铝杆盘组装领域。用于铝杆盘组装领域。用于铝杆盘组装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杆盘支持器结合件自动化组装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铝杆盘支持器结合件自动化组装装置,属于铝杆盘组装


技术介绍

[0002]支持器作为铝杆盘的一个活动部件,需要在支持器的腔体内加装弹簧,即将弹簧用支持器压入铝杆盘的插接孔内,在保证支持器活动的同时又不能让支持器脱离插接孔,同时又需要满足铝杆盘高速转动下支持器不能失效,因此对支持器的安装要求很高,目前铝杆盘的支持器采用与支持器轴线呈一定锐角的斜向进行组装,且采用人工手动的方式进行组装,组装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铝杆盘支持器结合件自动化组装装置,采用直插的方式将支持器径向装入铝杆盘内,装配效率高,成品率高于传统的手工方式,提高了装配产量,节省了装配成本。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铝杆盘支持器结合件自动化组装装置,包括上料机构、限位机构、铝杆盘定位夹紧机构、夹持机构和顶压机构,
[0005]所述上料机构设置在机架的一端上侧,所述铝杆盘定位夹紧机构设置在机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杆盘支持器结合件自动化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机构(1)、限位机构(2)、铝杆盘定位夹紧机构(3)、夹持机构(5)和顶压机构(6),所述上料机构(1)设置在机架(7)的一端上侧,所述铝杆盘定位夹紧机构(3)设置在机架(7)的另一端上侧,所述限位机构(2)活动设置在上料机构(1)的下侧,所述上料机构(1)将支持器和复位弹簧自动送料至限位机构(2),所述限位机构(2)能沿机架(7)往复移动,将支持器和复位弹簧由进料端运至安装端,所述夹持机构(5)和顶压机构(6)竖直设置在机架(7)的下侧,所述夹持机构(5)用于将限位机构(2)内的支持器和复位弹簧夹紧,所述顶压机构(6)用于将限位机构(2)内的支持器和复位弹簧送入夹持固定于铝杆盘定位夹紧机构(3)内的铝杆盘(8)的径向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杆盘支持器结合件自动化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铝杆盘定位夹紧机构(3)和机架(7)之间活动设置有自适应找正机构(4),所述自适应找正机构(4)能在铝杆盘(8)受到分力的情况下,带动铝杆盘定位夹紧机构(3)沿分力方向移动和/或转动,确保顶压机构(6)能顺利将支持器和复位弹簧送入铝杆盘(8)的径向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杆盘支持器结合件自动化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1)的结构为:包括支持器振动盘(11)和复位弹簧振动盘(12),所述支持器振动盘(11)和复位弹簧振动盘(12)均利用其内部螺旋向上的导槽将对应的支持器和复位弹簧运动到上部的出料口;所述支持器振动盘(11)的出料口上连接有出料导管(13),所述出料导管(13)内设置限位槽,确保支持器进入出料导管(13)的方向,所述出料导管(13)的出料端部垂直连通有限量导管(14),所述限量导管(14)的进料端与出料导管(13)垂直并连通,所述限量导管(14)的出料端紧贴限位机构(2)的限位槽侧端,所述限量导管(14)的进料端在与出料导管(13)的连通处设置有顶出机构(15),所述顶出机构(15)的作用端沿限量导管(14)长度方向设置,将进入限量导管(14)的支持器顶入限位机构(2)的限位槽内,且确保每次只有一个支持器进入限位槽;所述复位弹簧振动盘(12)的出料口上连接有引导管(16),所述引导管(16)弧形设置且在出料末端竖直设置,使得复位弹簧竖直进入限位槽内的支持器内,所述引导管(16)的出料末端设置有限量阀门(17),所述限量阀门(17)通过限量驱动装置(18)驱动控制,确保每次只有一个限位弹簧落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杆盘支持器结合件自动化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铝杆盘定位夹紧机构(3)包括:第一直线模组(31)、第二直线模组(32)、定位模组(33)和转动模组(34),所述第一直线模组(31)和第二直线模组(32)分别设置在自适应找正机构(4)的两端,所述定位模组(33)和转动模组(34)分别对应设置在第一直线模组(31)和第二直线模组(32)上,所述第一直线模组(31)和第二直线模组(32)之间的自适应找正机构(4)上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支撑架(35),所述定位模组(33)、转动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震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紫荆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