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豆花粉生产线自动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9779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食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豆花粉生产线自动化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部设有粉碎单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豆花粉生产线自动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设备
,具体是一种豆花粉生产线自动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豆花又称豆腐脑,是以黄豆为原料,通过对黄豆的浸泡

碾磨

过滤成豆浆,再将豆浆煮沸,加入豆花凝结剂石膏水
(
含硫酸钙
)
或胆水使乳状豆浆凝结成絮状或糊状的豆制食品

因其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等营养物,口感舒适,风味独特而成为国内外广大消费者喜爱的食品

但传统豆花制作工艺烦琐,不易保存,难于成为家常食品

目前的豆花制备工艺为:选豆
‑‑
泡豆
‑‑
磨浆
(
粗磨和细磨
)
‑‑
出渣
(
过滤
)
‑‑
煮浆
‑‑
点卤
‑‑
成脑,点卤用卤盐或石膏,卤盐是氯化镁,石膏含硫酸钙,所需制备设备有不锈钢桶

豆浆磨浆机

电子称

滤袋

双层加热锅等,制备工艺不但复杂,花费时间多,且所需制备设备多,一般家庭无法满足制备豆花的条件,想要吃豆花,需要去专门制作豆花的门店,非常不方便

又因只能鲜食鲜销,难于形成工业化产品,扩大市场销售范围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例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
CN111869743A
,该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速食豆花粉

速食豆花粉包及其制备成豆花的方法,所述速食豆花粉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熟豆粉
85

100


凝固剂5~
13


甜味剂0~
120


增香剂0~5份

食盐0~
0.8


速食速食豆花粉包,包括
A
料包和
B
料包,
A
料包由熟豆粉

甜味剂

增香剂

食盐混匀而得,
B
料包由凝固剂完全溶解于凉开水中而得


A
料包溶于的
90℃
水中,搅拌均匀后迅速沿容器壁倒入
B
料包溶液中,搅拌均匀,冷却成脑,即得豆花

该专利技术的速食豆花粉携带

储存方便,有货架期,即冲即食,制备成豆花的工序方便,时间用时少,极大地满足了“速食年代”的需求;同时,制备成豆花所需的设备少且简单,一般家庭中都有该制备,在家庭中即可快速的制作豆花,从而有效了家庭中无法制作豆花的难题

[0004]但是在实际使用时,由于目前制作过程中大多采用人工或多种机器组合完成,完成的效率随着工作复杂程度

疲劳程度和工作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生产效率较低

所以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豆花粉生产线自动化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豆花粉生产线自动化装置,不仅使用自动化装置不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还可以使用热水蒸气可以帮助剥离豆皮,从而提高了去皮的效率,减少了在研磨和加工过程中的杂质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豆花粉生产线自动化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部设有粉碎单元

浸泡单元和高温加工单元,外壳顶壁设有进料口,粉碎单元内部设有研磨装置,研磨装置包括研磨头和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固定连接在粉碎单元顶部,第一电机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与研磨头同轴固定连接,研磨头为圆锥型结构,研磨头和粉碎单元内侧壁之间形成研磨腔,研磨腔内部直径从上至下逐渐减小,研磨腔上部为去皮部,去皮部的粉碎单元内侧壁和研磨头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凸起,去皮
部对应的外壳顶部设有出口

[0007]浸泡单元位于粉碎单元下方,浸泡单元包括浸泡池,浸泡池固定连接在外壳内侧壁,外壳处连通有进水管,进水管连通至浸泡池内,浸泡池底部设有开口,开口处安装有电动阀,电动阀信号连接有控制器

[0008]高温加工单元位于浸泡单元下方,高温加工单元处的外壳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隔板,隔板将外壳底部分为若干加热池,隔板内均嵌设有加热器,且所有隔板的高度从左至右依次降低,高温加工单元顶部连通有软管至去皮部,且高温加工单元连通有喷雾式热风干燥机,喷雾式热风干燥机底部设有出料口

[0009]采用上述方案后实现了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去皮部将黄豆外部的皮去掉,这可以使黄豆更适合后续的加工步骤,去皮过程还可以通过热水蒸气来帮助剥离豆皮

去皮后的黄豆进入研磨腔,研磨头和粉碎单元内侧壁对黄豆进行粉碎和研磨

研磨腔的设计使得不同大小的黄豆可以在不同位置进行研磨,实现逐渐细化

研磨后的黄豆粉末或颗粒进入浸泡池,通过加水浸泡,使黄豆粉末形成混合液,这为后续的热加工步骤做准备

混合液经过高温加工,通过加热器将混合液加热,使之形成豆浆

这个步骤不仅可以加热杀菌,还能促进黄豆中的淀粉和蛋白质的结合,从而形成更浓稠的豆浆

通过喷雾式热风干燥机,将豆浆中的水分分离出来,使其变成豆浆粉

这个步骤还可以杀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从而延长豆浆粉的保质期

在最后的阶段,将
0.6
克硫酸钙拌入豆浆粉中,从而形成豆花粉

硫酸钙可能用于调整颜色

口感或增加特定的营养

最终的豆花粉从出料口进行分装,准备成为市售的产品

[0010]这个流程将黄豆经过多个步骤的处理,从而实现了豆花粉的生产

不同的步骤对黄豆进行物理和化学处理,以获得所需的质地

口感和品质

[0011]进一步,研磨头外侧壁和粉碎单元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凸条,两侧的凸条交错设置,且研磨头表面的凸条呈螺旋状环绕

[0012]有益效果:研磨装置研磨时,交错设置的凸条可以增加研磨过程中黄豆的碰撞和摩擦,从而增加了研磨的效率

凸条的交错设置可以使黄豆在不同方向上受到多次的研磨力作用,有助于更彻底地实现粉碎

凸条的螺旋状环绕设计可以使黄豆在研磨过程中被均匀地分散和研磨,避免了研磨头表面的单一压力点造成的不均匀研磨

螺旋状环绕的凸条设计可能改善黄豆在研磨腔内的流动性,从而有助于更均匀地混合和研磨黄豆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豆花粉生产线自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外壳内部设有粉碎单元

浸泡单元和高温加工单元,外壳顶壁设有进料口,粉碎单元内部设有研磨装置,研磨装置包括研磨头和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固定连接在粉碎单元顶部,第一电机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与研磨头同轴固定连接,研磨头为圆锥型结构,研磨头和粉碎单元内侧壁之间形成研磨腔,研磨腔内部直径从上至下逐渐减小,研磨腔上部为去皮部,去皮部的粉碎单元内侧壁和研磨头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凸起,去皮部对应的外壳顶部设有出口;浸泡单元位于粉碎单元下方,浸泡单元包括浸泡池,浸泡池固定连接在外壳内侧壁,外壳处连通有进水管,进水管连通至浸泡池内,浸泡池底部设有开口,开口处安装有电动阀,电动阀信号连接有控制器;高温加工单元位于浸泡单元下方,高温加工单元处的外壳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隔板,隔板将外壳底部分为若干加热池,隔板内均嵌设有加热器,且所有隔板的高度从左至右依次降低,高温加工单元顶部连通有软管至去皮部,且高温加工单元连通有喷雾式热风干燥机,喷雾式热风干燥机底部设有出料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花粉生产线自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研磨头外侧壁和粉碎单元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凸条,两侧的凸条交错设置,且研磨头表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雍凯靳济洲于铭董良杰李琳刘汉涤曹红莹车敏
申请(专利权)人:佳木斯冬梅大豆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