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豆粉加工用研磨制粉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7776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豆粉加工用研磨制粉设备,涉及豆粉加工技术领域。该种豆粉加工用研磨制粉设备,包括设置在磨粉机本体上的底板、研磨仓、电机、转轴和进料斗,所述研磨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倾斜向下设置的料槽,所述料槽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供料管,且供料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供料斗,所述供料管的侧壁设置有用于调节供料速度的调节机构,且料槽内设置有用于对豆子进行过滤的过滤机构。该种豆粉加工用研磨制粉设备,在研磨前,能够对豆子的种皮进行碾压脱落,同时,便于对脱落的种皮进行收集,并且,能够对一些杂质和干瘪瘦小不完整的豆子进行去除,保证豆粉的口感和质量。粉的口感和质量。粉的口感和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豆粉加工用研磨制粉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豆粉加工
,具体为一种豆粉加工用研磨制粉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豆粉是把大豆经烘烤和粉碎而制成的食品,由于加热和粉碎可以改善香味,也可提高消化率,所以豆粉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豆粉在加工时,需要使用磨粉机对豆子进行研磨操作,现有的磨粉机主要包括研磨仓、电机、转轴和进料斗,在研磨,将烘烤后的豆子通过进料斗投入研磨仓内进行研磨。
[0003]然而,现有的磨粉机在进行研磨时,直接将烘烤后的豆子通过进料斗投入研磨仓内进行研磨,而豆子表面的种皮也被一同研磨,豆皮纤维含量高,制成豆粉后,既影响口感,又不利于消化,从而影响豆粉的口感和质量,同时,豆子中可能含有杂质和一些干瘪瘦小不完整的豆子,直接研磨后,也会影响豆粉的口感和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豆粉加工用研磨制粉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豆粉加工用研磨制粉设备,包括设置在磨粉机本体上的底板、研磨仓、电机、转轴和进料斗,所述研磨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倾斜向下设置的料槽,所述料槽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供料管,且供料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供料斗,所述供料管的侧壁设置有用于调节供料速度的调节机构,且料槽内设置有用于对豆子进行过滤的过滤机构,所述料槽内设置有用于对豆子进行碾压的碾压机构,且底板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对碾压后种皮进行吸收的吸收机构;所述碾压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料槽内的挡板,且挡板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料槽的顶部插设有碾压块,所述碾压块通过复位机构与底板的顶部连接,且碾压块的移动通过推动机构进行推动。
[0006]优选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底板顶部的两个对称设置的T形导杆,且T形导杆的侧壁套设有U形板,所述U形板与碾压块顶部固定,且T形导杆的侧壁套设有弹簧。
[0007]优选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固定套设在转轴侧壁的固定环,且固定环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阵列设置的凸起,所述碾压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推动杆。
[0008]优选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开设在料槽底部的多个阵列设置的滤孔,且料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斜板。
[0009]优选的,所述吸收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底板顶部的支撑板,且支撑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工作罩,所述料槽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吸收管,且第一吸收管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吸收管,且第二吸收管的另一端与料槽的顶部固定,所述第一吸收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箱,且过滤箱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工作罩的端部固
定,且工作罩内设置有抽风机构。
[0010]优选的,所述抽风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工作罩内侧壁的支撑块,且支撑块的侧壁通过第一转动杆转动连接有风扇,所述第一转动杆的转动通过驱动机构进行驱动。
[0011]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套设在转轴侧壁的主动皮带轮,且工作罩的侧壁通过第二转动杆转动连接有从动皮带轮,所述从动皮带轮和主动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且第二转动杆和第一转动杆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
[0012]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套设在第一转动杆侧壁的从动锥齿轮,且第二转动杆的侧壁固定套设有主动锥齿轮。
[0013]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插设在供料管侧壁的固定罩,且固定罩内通过移动机构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顶部开设有圆孔。
[0014]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罩侧壁的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且第一固定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套杆,所述套杆的侧壁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与密封板的侧壁固定,所述连接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螺纹管,且螺纹管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块的侧壁转动连接,且螺纹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摇轮。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豆粉加工用研磨制粉设备,通过设置碾压机构等,在进行研磨时,将豆子放入供料斗和供料管进入料槽内并向下滑动,与此同时,启动电机,电机的转动带动转轴的转动,进而带动固定环进行转动,当推动杆的下端与凸起的侧壁相抵时,推动推动杆向上移动,并通过连接板带动碾压块向上移动,同时,弹簧被压缩,当推动杆的下端越过凸起的侧壁时,碾压块能够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复位,使得碾压块上下往复移动,从而使得碾压块对豆子进行碾压,使得种皮脱落,碾压后的豆子通过出料口继续向下移动,并通过吸收机构对脱落的种皮进行吸收,去除种皮的豆子落入进料斗内并进入研磨仓内进行研磨,从而能够在研磨前,对豆子的种皮进行去除,保证豆粉的口感和质量。
[0016]该种豆粉加工用研磨制粉设备,通过设置吸收机构等,当转轴进行转动时,带动主动皮带轮进行转动,并通过皮带带动从动皮带轮和第二转动杆进行同步转动,第二转动杆的转动带动主动锥齿轮的转动,进而带动从动锥齿轮、第一转动杆和风扇的转动,从而进行抽风操作,使得脱落的种皮通过第二吸收管被吸入过滤箱内进行收集,使得对种皮的收集更加方便快捷,并且,当豆子通过供料斗和供料管落入料槽中时,通过第一吸收管进行抽气操作,能够对一些杂质和干瘪的豆子进行吸收,当豆子沿着料槽进行滑动时,一些杂质和瘦小不完整的豆子通过滤孔被滤除,保证豆粉的口感和质量。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推动机构的位置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吸收机构的位置示意图;图5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4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E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磨粉机本体;101、底板;102、研磨仓;103、电机;104、转轴;105、进料斗;2、复位机构;201、T形导杆;202、U形板;203、弹簧;3、推动机构;301、固定环;302、凸起;303、连接板;304、推动杆;4、过滤机构;401、滤孔;402、斜板;5、吸收机构;501、支撑板;502、工作罩;503、连接管;504、过滤箱;505、第一吸收管;506、第二吸收管;6、抽风机构;601、支撑块;602、第一转动杆;603、风扇;7、驱动机构;701、从动皮带轮;702、主动皮带轮;703、皮带;704、第二转动杆;8、传动机构;801、从动锥齿轮;802、主动锥齿轮;9、调节机构;901、固定罩;902、密封板;903、圆孔;10、移动机构;1001、连接块;1002、套管;1003、套杆;1004、第一固定块;1005、螺纹管;1006、第二固定块;1007、螺纹杆;1008、摇轮;11、安装板;12、料槽;13、碾压机构;1301、挡板;1302、出料口;1303、碾压块;14、供料斗;15、供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豆粉加工用研磨制粉设备,包括设置在磨粉机本体(1)上的底板(101)、研磨仓(102)、电机(103)、转轴(104)和进料斗(105),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仓(10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1),且安装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倾斜向下设置的料槽(12),所述料槽(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供料管(15),且供料管(1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供料斗(14),所述供料管(15)的侧壁设置有用于调节供料速度的调节机构(9),且料槽(12)内设置有用于对豆子进行过滤的过滤机构(4),所述料槽(12)内设置有用于对豆子进行碾压的碾压机构(13),且底板(10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对碾压后种皮进行吸收的吸收机构(5);所述碾压机构(13)包括固定连接在料槽(12)内的挡板(1301),且挡板(1301)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1302),所述料槽(12)的顶部插设有碾压块(1303),所述碾压块(1303)通过复位机构(2)与底板(101)的顶部连接,且碾压块(1303)的移动通过推动机构(3)进行推动;所述吸收机构(5)包括固定连接在底板(101)顶部的支撑板(501),且支撑板(50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工作罩(502),所述料槽(1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吸收管(505),且第一吸收管(505)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吸收管(506),且第二吸收管(506)的另一端与料槽(12)的顶部固定,所述第一吸收管(50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过滤箱(504),且过滤箱(504)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管(503),所述连接管(503)的另一端与工作罩(502)的端部固定,且工作罩(502)内设置有抽风机构(6);所述抽风机构(6)包括固定连接在工作罩(502)内侧壁的支撑块(601),且支撑块(601)的侧壁通过第一转动杆(602)转动连接有风扇(603),所述第一转动杆(602)的转动通过驱动机构(7)进行驱动;所述驱动机构(7)包括固定套设在转轴(104)侧壁的主动皮带轮(702),且工作罩(502)的侧壁通过第二转动杆(704)转动连接有从动皮带轮(701),所述从动皮带轮(701)和主动皮带轮(702)通过皮带(703)传动,且第二转动杆(704)和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良杰王雍凯靳济洲刘汉涤车敏曹红莹于铭李琳
申请(专利权)人:佳木斯冬梅大豆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