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9258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备B细胞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制备
B
细胞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诱导
iPSC
来源的造血干细胞分化为
B
细胞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免疫系统的
B
细胞,也称为
B
淋巴细胞,具有产生免疫球蛋白(抗体)的能力,有可能识别所有可能感染的微生物和肿瘤特异性抗原
。B
细胞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HSC
)发育而来,在骨髓中发育的第一阶段后在次级淋巴器官中扩增和进一步分化,
B
细胞从中获得抗原特异性和分泌针对所选靶点的抗体的能力

[0003]在这个阶段,未成熟的
B
细胞离开骨髓小生境,进入次级淋巴器官,如脾脏和淋巴结

在这些区域内,
CD4+T
辅助细胞将抗原呈递给幼稚的
B
细胞,然后
B
细胞在称为生发中心(
GC
)的微观解剖结构中激活并开始一轮又一轮的增殖

选择和亲和力成熟

一旦选择过程完成,
B
细胞离开
GC
,然后分化为高亲和力抗体分泌细胞(
ASC

/
浆细胞或记忆
B
细胞,用于抗原特异性的终身存储

[0004]抗体的主要功能是识别并锁住抗原,以便将其从体内清除

这一重要功能已在现代医学中被用于开发预防性疫苗,通过刺激免疫系统攻击和消除特定有害物质,从而对其产生积极免疫力

然而,在最近几十年中,也开发了用于治疗其他疾病(治疗性疫苗)的疫苗,如实体和血液癌症

医学领域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单克隆抗体的使用

这些是通过基因工程人工产生的,因为它们能够识别几乎任何分子上的单个抗原位点,从药物和激素到微生物抗原和细胞受体

[0005]即使最近的技术进步,疫苗和单克隆疗法仍有许多局限性,主要包括效率和可负担性

疫苗依赖于接受者的免疫系统发挥作用,通常需要几剂(加强针)来训练身体自卫,免疫反应可能在几个月内减弱

另一方面,单克隆抗体的被动免疫具有高的生产成本,因为它需要使用非常大的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物,然后进行广泛的纯化步骤;在设计足够的药代动力学和组织渗透方面存在困难;在体外可以有各种作用模式,并且一旦在患者体内注射,实际的作用模式并不总是清楚的

[0006]一些研究报道了从供体纯化的
CD34+
细胞体外高效分化为
B
细胞,具有与人类循环
B
细胞相同的功能

形态和基因表达谱

通过利用新的遗传技术,重新编程的人类
B
细胞可以充当细胞工厂,能够输送通过基因编辑引入的持续

高剂量的治疗蛋白

此外,工程
B
细胞可以为包括感染

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内的多种疾病提供长期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从
iPSC
衍生的造血干细胞(
CD34+
细胞)分化几种
B
细胞亚群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将提供一种用于无限期产生
B
细胞的平台,该平台可以进行基因修饰,目的是实现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的确定的单克隆抗体的体内表达

[0009]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
B
细胞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1]a. 在补充了
CHIR 99021
的培养基中,诱导多能干细胞(
iPSC
)分化成胚状体(
EB
);
[0012]b. 诱导步骤
a
中形成的
EB
分化成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
HSPC
);
[0013]c. 诱导步骤
b
中形成的
HSPC
分化为
B
细胞;
[0014]其中,所述步骤
a
包括:
[0015](
a1
)在
CHIR 99021

Rki
的存在下,在第0天进行诱导;
[0016](
a2
)在
CHIR 99021
的存在下,在第1天再次进行诱导

[0017]优选地,所述步骤
b
包括:
[0018](
b1
)在补充了
BMP4、FGF2、VEGF
的造血分化培养基中悬浮培养
EB

[0019](
b2
)在补充了
BMP4、SCF、FGF2、VEGF

SB431542
的造血干细胞扩增培养基中继续悬浮培养;
[0020](
b3
)在补充了
SCF、FGF2

VEGF
的造血干细胞扩增培养基中进一步悬浮培养,形成
HSPC。
[0021]优选地,所述步骤(
a
)是在第0‑1天进行,所述步骤(
b1
)是在第2‑3天进行,所述步骤(
b2
)是在第4‑5天进行,所述步骤(
b3
)是在第6‑7天进行

[0022]优选地,所述
HSPC
具有
CD34+
表型

[0023]优选地,所述步骤
c
包括:
[0024](
c1
)使用
FcVCAM
‑1包被细胞培养板并孵育

[0025]优选地,所述
FcVCAM
‑1的浓度为
2.5
ꢀµ
g/mL。
[0026]优选地,所述步骤
c
还包括:
[0027](
c2
)分离纯化
HSPC
,并在含有
MEM
α
的培养液中培养;
[0028](
c3
)使用
FcVCAM
‑1包被细胞培养板并孵育;
[0029](
c4
)收获悬浮细胞,将其在含有
MEM
α
的培养液中重新接种到包被有
FcVCAM
‑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制备
B
细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 在补充了
CHIR 99021
的培养基中,诱导多能干细胞(
iPSC
)分化成胚状体(
EB
);
b. 诱导步骤
a
中形成的
EB
分化成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
HSPC
);
c. 诱导步骤
b
中形成的
HSPC
分化为
B
细胞;其中,所述步骤
a
包括:(
a1
)在
CHIR 99021

Rki
的存在下,在第0天进行诱导;(
a2
)在
CHIR 99021
的存在下,在第1天再次进行诱导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b
包括:(
b1
)在补充了
BMP4、FGF2、VEGF
的造血分化培养基中悬浮培养
EB
;(
b2
)在补充了
BMP4、SCF、FGF2、VEGF

SB431542
的造血干细胞扩增培养基中继续悬浮培养;(
b3
)在补充了
SCF、FGF2

VEGF
的造血干细胞扩增培养基中进一步悬浮培养,形成
HSPC。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a
)是在第0‑1天进行,所述步骤(
b1
)是在第2‑3天进行,所述步骤(
b2
)是在第4‑5天进行,所述步骤(
b3
)是在第6‑7天进行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HSPC
具有
CD34+
表型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c
包括:(
c1
)使用
FcVCAM
‑1包被细胞培养板并孵育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FcVCAM
‑1的浓度为
2.5
ꢀµ
g/mL。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c
还包括:(
c2
)分离纯化
HSPC
,并在含有
MEM
α
的培养液中培养;(
c3
)使用
FcVCA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东贺智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艾凯利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