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液管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8284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非变容式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集液管加工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液管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液管加工工艺,属于非变容式泵



技术介绍

[0002]旋转喷射泵是一种小流量高扬程泵

集液管安装在旋转喷射泵的转子腔内,转子腔中的高动能液体由集液管的入口进入集液管内,最后从出口排出高压液体,将液体动能转换为压力能输出,集液管内流道设计

尺寸精度及内表面的光洁度是决定动能转化为压力能效率高低的关键因素

[0003]集液管包括翼型扁管和出口管,翼型扁管的设计可以使绕流阻力最小,且集液管具有直角弯折结构,目前集液管一般采用铸造成型工艺制造,缺点是:(1)由于集液管的直角弯折处易产生棱角等铸造缺陷,且不易被发现,因此当进入集液管内的高速液体流经直角弯折处时极易产生涡流

回流现象;(2)集液管入口口径在
Φ5‑
Φ
22mm
之间,由于口径尺寸小,因此铸造困难,且难以清砂,目前多采用碱爆等危险性清砂工艺;(3)因集液管的内腔狭小,无法打磨,铸件内腔粗糙度无法掌握,导致泵组性能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改善或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集液管加工工艺,所述集液管包括翼型扁管和出口管,所述集液管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
根据所述翼型扁管的设计模型,将所述翼型扁管从中间划分为上半部分模型和下半部分模型;所述上半部分模型和下半部分模型分别具有上半内腔和下半内腔;
S2、
分别根据所述上半部分模型和下半部分模型轮廓尺寸,准备对应于上半部分模型和下半部分模型的第一棒料和第二棒料;
S3、
在加工中心的机床上,仿照所述上半部分模型将所述第一棒料铣成
L
型的上坯料,仿照所述下半部分模型将所述第二棒料铣成
L
型的下坯料,在下坯料上加工出下部工艺凸台;
S4、
分别在所述上坯料和下坯料上加工出所述上半内腔和下半内腔;
S5、
将所述上坯料和下坯料对焊在一起;
S6、
加工出所述翼型扁管上半部分的外形,得到半成型件;
S7、
准备出口管,将所述出口管焊接在所述半成型件上;
S8、
机加工所述出口管的外形,机加工出所述出口管端部的螺纹孔;
S9、
机加工出所述翼型扁管下半部分的外形,得到集液管成品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本专利技术的集液
管加工工艺制造的集液管能够保证内腔的表面粗糙度,提高产品的工艺性能,与精铸集液管相比能够有效降低泵组的损失,提高了泵组的效率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8]进一步地,在步骤
S4
中,在所述上坯料的两端和下坯料的两端均加工出销孔,在步骤
S5
中,利用销轴将所述上坯料和下坯料固定在一起之后再进行焊接

[000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上坯料和下坯料对合在一起后,通过销轴连接固定,提高了定位精度,所述上坯料和下坯料之间能够达到无间隙配合,保证焊接质量

[0010]进一步地,在步骤
S8
中,通过夹持住所述下部工艺凸台对所述出口管的外形进行精加工

[00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步骤
S3
中,保留了下部工艺凸台,利用数控车床夹持住所述下部工艺凸台后对所述出口管的外形进行精加工,能够保证翼型扁管的内腔轴线与出口管的轴线的垂直度

以及保证所述出口管的圆柱面与所述出口管的上端面的垂直度

[0012]进一步地,在步骤
S8
中,在加工中心的机床上,利用卡盘夹持住所述下部工艺凸台,对所述出口管的上部的螺纹孔进行钻孔攻丝

[0013]进一步地,利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夹持住所述下部工艺凸台

[0014]进一步地,打表找正所述下部工艺凸台的中心线与所述出口管中心线重合后,再对所述出口管钻孔攻丝

[0015]进一步地,在步骤
S4
中,在所述上坯料和下坯料的内腔四周加工坡口

[0016]进一步地,在步骤
S4
中,将所述上坯料和下坯料的内腔加工至表面粗糙度
Ra≤1.6
μ
m。
[00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棒料和第二棒料的横截面为矩形

圆形或多边形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翼型扁管的三维模型;图2为切割棒材得到第一棒料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切割棒材得到第二棒料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所述上坯料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所述下坯料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在所述上坯料上开内腔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在所述下坯料上开内腔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所述上坯料和下坯料对焊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加工出所述翼型扁管上半部分的外形后得到半成型件的结构示意图;图
10
为出口管焊接在半成型件上的结构示意图;
端部的螺纹孔6;利用数控车床夹持住所述下部工艺凸台
402
后对所述出口管2的外形进行精加工,能够保证翼型扁管1的内腔轴线与出口管2的轴线的垂直度

以及保证所述出口管2的圆柱面与所述出口管2的上端面的垂直度

[0026]在加工中心的机床上,利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夹持住所述下部工艺凸台
402
,打表找正所述下部工艺凸台
402
的中心线与所述出口管2中心线重合后,再对所述出口管2钻孔攻丝

[0027]S9、
如图
13
所示,机加工出所述翼型扁管1下半部分的外形,加工完成,得到集液管成品

[0028]利用本专利技术的集液管加工工艺制造的集液管能够保证内腔的表面粗糙度,提高产品的工艺性能,与精铸集液管相比能够有效降低泵组的损失,提高了泵组的效率

[0029]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集液管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管包括翼型扁管(1)和出口管(2),所述集液管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
根据所述翼型扁管(1)的设计模型,将所述翼型扁管(1)从中间划分为上半部分模型和下半部分模型;所述上半部分模型和下半部分模型分别具有上半内腔(
302
)和下半内腔(
403
);
S2、
分别根据所述上半部分模型和下半部分模型轮廓尺寸,准备对应于上半部分模型和下半部分模型的第一棒料(3)和第二棒料(4);
S3、
在加工中心的机床上,仿照所述上半部分模型将所述第一棒料(3)铣成
L
型的上坯料(
301
),仿照所述下半部分模型将所述第二棒料(4)铣成
L
型的下坯料(
401
),在下坯料(
401
)上加工出下部工艺凸台(
402
);
S4、
分别在所述上坯料(
301
)和下坯料(
401
)上加工出所述上半内腔(
302
)和下半内腔(
403
);
S5、
将所述上坯料(
301
)和下坯料(
401
)对焊在一起;
S6、
加工出所述翼型扁管(1)上半部分的外形,得到半成型件(5);
S7、
准备出口管(2),将所述出口管(2)焊接在所述半成型件(5)上;
S8、
机加工所述出口管(2)的外形,机加工出所述出口管(2)端部的螺纹孔(6);
S9、
机加工出所述翼型扁管(1)下半部分的外形,得到集液管成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液管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
S4
中,在所述上坯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光潘东孙元武刘华中牟龙龙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恒邦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