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保温蒸压加气混凝土一体板及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8049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内置保温蒸压加气混凝土一体板,包括加气混凝土外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保温蒸压加气混凝土一体板及其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具体为一种内置保温蒸压加气混凝土一体板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一种新型的墙体建材,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一种非常轻型的保温隔热的建筑墙材

加气混凝土砌块多以预制成品的形式应用于建筑工程中,可用于垒砌三层或三层以下的房屋的承重墙,也可作为工业厂房

多层

高层框架结构建筑的非承重填充墙材料使用

加气混凝土是以硅质材料
(


粉煤灰及含硅尾矿等
)
和钙质材料
(
石灰

水泥
)
为主要原料,掺加发气剂
(
铝粉
)
,通过配料

搅拌

浇注

预养

切割

蒸压

养护等工艺过程制成的轻质多孔硅酸盐制品

因其经发气后含有大量均匀而细小的气孔,故名加气混凝土

[0003]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多以一定规格的矩形块存在,在砌筑时需要通过粘结剂将砌块进行连接,操作繁琐,导致整体施工周期增加,另外,当加气混凝土砌块作为框架结构非承重填充墙材料时,为了保证相邻房间的保温

隔音等性能,一是:通常增加混凝土砌块厚度尺寸实现,但是增加混凝土砌块的厚度,会造成混凝土砌块单位面积下整体重量增加,且会侵吞房间的使用面积;二是:在对混凝土砌块砌筑后,在混凝土砌块表面粘贴保温

隔音层,虽然混凝土砌块与保温

隔音层的总厚度可能会略微降低,但是粘贴保温

隔音层也会增加施工工序,导致整体成本增加,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内置保温蒸压加气混凝土一体板及其加工工艺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置保温蒸压加气混凝土一体板及其加工工艺,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内置保温蒸压加气混凝土一体板,包括加气混凝土外层

岩棉网笼

成型模箱,所述加气混凝土一体板由加气混凝土外层

岩棉网笼组成,所述加气混凝土一体板在成型模箱中浇注成型,所述加气混凝土外层包裹于岩棉网笼的外部,且岩棉网笼包括钢筋网

保温岩棉

加筋连接组件,所述加筋连接组件位于保温岩棉的上下两侧,且加筋连接组件与钢筋网之间采用焊接固定,所述岩棉网笼的顶部插接有若干钢钎,且钢钎的外部套装有套筒与压板,所述压板位于套筒的下方

[0006]优选的,所述加气混凝土外层内部岩棉网笼的数量为2‑3组,所述岩棉网笼的厚度为加气混凝土外层总厚度的五分之二至五分之三

[0007]优选的,单个所述岩棉网笼中钢筋网的数量为两组,且两组钢筋网位于保温岩棉的前后两侧,所述钢筋网与保温岩棉之间的间距为2‑
5cm。
[0008]优选的,所述钢筋网由纵横交错的横向螺纹钢

纵向螺纹钢构成,所述横向螺纹钢
与纵向螺纹钢连接处采用焊接固定,钢筋间距符合国标

[0009]优选的,所述加筋连接组件嵌入保温岩棉的顶部与底部,所述保温岩棉顶部或者底部加筋连接组件的数量不少于两组

[0010]优选的,所述加筋连接组件由中部的加强筋板以及两侧的连接片构成,且连接片与加强筋板之间采用焊接固定,所述加强筋板端部与钢筋网之间采用焊接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钢钎的数量与保温岩棉顶部加筋连接组件的数量对应,且钢钎的数量与加筋连接组件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钢钎穿过加筋连接组件中部插接于保温岩棉中

[0012]一种内置保温蒸压加气混凝土一体板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0013]S1、
砂浆制备:按照重量份数称取砂粉,投入水泥砂浆搅拌机中,按水料比:1,加水搅拌,得到砂浆;
[0014]S2、
配料制备:按照重量份数称取水泥

石灰

石膏,投入砂浆中搅拌,按照质量配比称取铝膏,继续投入搅拌,得到料浆;
[0015]S3、
岩棉网笼制备:钢筋网制备:根据国家标准将横向螺纹钢

纵向螺纹钢纵横交错排布,并在连接处采用焊接固定;加筋连接组件制备:将连接片与加强筋板焊接固定;岩棉网笼制备:将钢钎安装在吊装设备上,并在钢钎外部套装套筒与压板,将保温岩棉放置在与吊装设备配合的鞍座上,并在保温岩棉顶部与底部对应位置放置加筋连接组件,通过吊装设备带动钢钎沿加筋连接组件中部插入保温岩棉中,并通过套筒对压板以及加筋连接组件进行顶压,使加筋连接组件嵌入保温岩棉中,然后将加筋连接组件与钢筋网焊接固定,完成岩棉网笼的制备;
[0016]S4、
浇注预养:将
S2
制备的料浆导入成型模箱中,并使料浆处于成型模箱过半位置,现有技术中钢钎底端自带定位支撑结构,在钢钎插入岩棉网笼内部后可实现钢钎对岩棉网笼以及连接,通过吊装设备带动钢钎以及岩棉网笼整体移动,将岩棉网笼置入成型模箱中合适高度,料浆里面有发气材料,慢慢会堆满成型模箱将岩棉网笼包裹,静置4‑
6h
完成硬化,通过吊装设备驱动钢钎转动,解除钢钎底端定位支撑结构对岩棉网笼的限制,然后通过吊装设备将钢钎沿加气混凝土一体板抽出,将成型后的加气混凝土一体板经切割制成半成品;
[0017]S5、
蒸压养护:将成型脱模后的加气混凝土一体板放入蒸养釜中进行蒸压养护,养护压力在
1.2MPa、
养护温度
200℃、
养护时间
12h
;出蒸养釜为成品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置保温蒸压加气混凝土一体板及其加工工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9]1、
该内置保温蒸压加气混凝土一体板及其加工工艺,通过在加气混凝土一体板的内部嵌入由钢筋网

保温岩棉以及加筋连接组件组成的岩棉网笼,可大幅提高加气混凝土一体板整体的保温

隔音以及防水等性能,且设置两层保温岩棉,在保证整体强度的同时,可减小厚度尺寸,在单位面积下降低整体自重,同时提高房间的使用面积

[0020]2、
该内置保温蒸压加气混凝土一体板及其加工工艺,通过钢钎带动套筒移动,对压板进行顶压,将加筋连接组件嵌入保温岩棉顶部与底部,然后对钢筋网

加筋连接组件进行焊接,可实现对岩棉网笼的制备,在向成型模箱浇注料浆后,将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内置保温蒸压加气混凝土一体板,包括加气混凝土外层
(1)、
岩棉网笼
(2)、
成型模箱
(6)
,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气混凝土一体板由加气混凝土外层
(1)、
岩棉网笼
(2)
组成,所述加气混凝土一体板在成型模箱
(6)
中浇注成型,所述加气混凝土外层
(1)
包裹于岩棉网笼
(2)
的外部,且岩棉网笼
(2)
包括钢筋网
(21)、
保温岩棉
(22)、
加筋连接组件
(23)
,所述加筋连接组件
(23)
位于保温岩棉
(22)
的上下两侧,且加筋连接组件
(23)
与钢筋网
(21)
之间采用焊接固定,所述岩棉网笼
(2)
的顶部插接有若干钢钎
(3)
,且钢钎
(3)
的外部套装有套筒
(4)
与压板
(5)
,所述压板
(5)
位于套筒
(4)
的下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保温蒸压加气混凝土一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气混凝土外层
(1)
内部岩棉网笼
(2)
的数量为2‑3组,所述岩棉网笼
(2)
的厚度为加气混凝土外层
(1)
总厚度的五分之二至五分之三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保温蒸压加气混凝土一体板,其特征在于:单个所述岩棉网笼
(2)
中钢筋网
(21)
的数量为两组,且两组钢筋网
(21)
位于保温岩棉
(22)
的前后两侧,所述钢筋网
(21)
与保温岩棉
(22)
之间的间距为2‑
5cm。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置保温蒸压加气混凝土一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网
(21)
由纵横交错的横向螺纹钢
(211)、
纵向螺纹钢
(212)
构成,所述横向螺纹钢
(211)
与纵向螺纹钢
(212)
连接处采用焊接固定,钢筋间距符合国标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置保温蒸压加气混凝土一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筋连接组件
(23)
嵌入保温岩棉
(22)
的顶部与底部,所述保温岩棉
(22)
顶部或者底部加筋连接组件
(23)
的数量不少于两组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内置保温蒸压加气混凝土一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筋连接组件
(23)
由中部的加强筋板
(232)
以及两侧的连接片
(231)
构成,且连接片
(231)
与加强筋板
(232)
之间采用焊接固定,所述加强筋板
(232)
端部与钢筋网
(21)
之间采用焊接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保温蒸压加气混凝土一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钎
(3)
的数量与保温岩棉
(22)
顶部加筋连接组件
(23)
的数量对应,且钢钎
(3)
的数量与加筋连接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照国马强潘云跃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宏力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