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保温装饰一体化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3834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30 1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强度保温装饰一体化墙体,其包括外墙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保温装饰一体化墙体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保温装饰一体化墙体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一体化保温墙体已经在建筑外墙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改善了墙体外贴保温材料的传统外墙体系保温层易开裂

易渗水及易脱落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并具有施工方便

环保节能的显著优势

但现有的一体化保温墙体在工程实践中仍存在一些不足:
[0003]现有的一体化保温墙体为了便于运输

安装,墙体材料多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作为内

外墙板,达到了减轻墙体自重的目的

但在使用过程中因自身强度不足墙体易出现开裂,尤其对于宽度方向尺寸较窄

高度尺寸较大的墙体,倒运及安装过程中极易出现墙体断裂的情况,破损率较高

[0004]现有的插接装配式一体化墙体通常由内外墙板与保温层交错设置,形成用于插接的凹凸结构

该结构中,相邻墙体之间的插接配合发生在墙板与保温层之间,且接缝平齐,并不能有效阻隔潮气侵入,不利于保证墙体气密性

[0005]现有的一体化墙体,墙板与保温层之间通常使用砂浆粘接,粘接强度不足,不易使墙体形成一体化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强度保温装饰一体化墙体,解决现有一体化墙体结构强度不足,易开裂破损的问题,同时解决现有一体化墙体气密性差的问题<br/>。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高强度保温装饰一体化墙体,包括外墙板

内墙板,所述外墙板与内墙板之间设置有保温层,所述外墙板为抗压强度大于
10MPa
的混凝土板

[0009]优选地,所述内墙板为抗压强度大于
10MPa
的混凝土板材

[0010]优选地,内墙板为抗压强度等级大于
A3.5
的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

[0011]优选地,所述外墙板与内墙板内均预埋有钢筋网

[0012]优选地,所述外墙板外侧设置有装饰板材,所述装饰板材通过连接件贯穿外墙板及保温层,紧固在内墙板上

[0013]优选地,所述保温层上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保温层边缘的凹凸结构,所述凹凸结构包括可插接配合凹部和凸部

[0014]优选地,所述凹凸结构由燕尾配合的凹部和凸部构成

[0015]优选地,所述凹部的凹槽尺寸小于凸部的外形尺寸,使凹部与凸部过盈配合,以增强墙体气密性

[0016]优选地,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套设在凸部上的密封套

[0017]优选地,所述外墙板

保温层及内墙板之间设置有胶水层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本技术通过采用高强度混凝土作为一体化墙体的外墙板,增强了一体化墙体的结构强度,克服了现有一体化墙体易开裂

易破损的缺陷,降低了倒运及安装过程中的破损率,保障了施工进度;同时,高强度的墙体结构可支持在外墙板上加装装饰板材,形成具备装饰功能的一体化墙体,免去了传统装饰板材需要在一体化墙体施工整体完工后另外安装的不便,缩短了施工周期,减少了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

且在安装时,连接件无需贯穿整个一体化墙体,杜绝了冷桥的产生

[0020]通过在保温层上设置密封结构,改善了传统一体化墙体结构装配时接缝平直不利于密封的问题,同时曲折的接缝形成在相邻一体化墙体的保温层之间,独立的密封结构,降低了保温层与内外墙板的间隙对密封性能的影响,提升了墙体的气密性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2]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体化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4]图
3、
图4为本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装配状态的示意图

[0026]图中:
10—
外墙板; 20—
内墙板; 30—
保温层; 31
‑‑
凹部; 32
‑‑
凸部; 33
‑‑
密封套; 40
‑‑
装饰板材; 50
‑‑
钢筋网; 60
‑‑
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图1所示为现有一体化墙体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外墙板
10、
内墙板
20
和保温层
30
,保温层
30
与内墙板
20、
外墙板
10
之间通过砂浆粘贴,且保温层
30
与内外墙板交错设置,形成用于插接装配的凹凸结构,得到了一种装配方便的一体化墙板,且内

外墙板均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材料,降低了墙体的干重,方便了倒运及安装操作

但在工程实践中,该结构的一体化墙板暴露出一些明显缺陷:结构强度不足,墙体在倒运及安装过程中易出现破损,破损率一度超过
50%
,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且由于内

外墙板的强度不足,装饰板材
40
无法固定在墙板上形成装饰一体化墙板,只能在现有一体化墙体安装完成后,另行施工安装装饰板材
40
,造成施工周期长,成本高

受限于一体化墙体的结构强度,装饰板材
40
的连接件
60
需要贯穿一体化墙体连接在建筑主体结构上,才能实现装饰墙板的固定,贯穿一体化墙体的连接件
60
易形成冷桥,不利于墙体防潮保温

[0028]同时,现有的一体化墙体缺少密封结构,凹凸结构的设置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增强气密性的作用,但现有一体化墙体的凹凸结构是由保温层
30
与内外墙板交错设置所形成的,相邻一体化墙板之间的接口为平直接缝,密封效果不佳,且保温层
30
与内外墙板之间往往通过一定厚度砂浆粘贴,相邻一体化墙板的接口处不可避免的形成一定宽度的间隙,进一步破坏了墙体气密性

[0029]如图2‑5所示,基于上述现有一体化墙体的缺陷,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高强度保温装饰一体化墙体,其包括外墙板
10、
内墙板
20
,所述外墙板
10
与内墙板
20
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高强度保温装饰一体化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墙板(
10


内墙板(
20
),所述外墙板(
10
)与内墙板(
20
)之间设置有保温层(
30
),所述外墙板(
10
)为抗压强度大于
10MPa
的混凝土板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保温装饰一体化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墙板(
20
)为抗压强度大于
10MPa
的混凝土板材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保温装饰一体化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墙板(
20
)为抗压强度等级大于
A3.5
的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材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保温装饰一体化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板(
10
)与内墙板(
20
)内均预埋有钢筋网(
50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保温装饰一体化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板(
10
)外侧设置有装饰板材(
40
),所述装饰板材(
40
)通过连接件(
60
)贯穿外墙板(
10
)及保温层(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立红王永亮陈荣国杨玉艳
申请(专利权)人:昌黎富海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