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自保温一体化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2217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自保温一体化墙体,其包括对齐设置的外侧墙板和内侧墙板,外侧墙板与内侧墙板之间相对于外侧墙板与内侧墙板错位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与外侧墙板、内侧墙板之间使用砂浆粘贴;外侧墙板与内侧墙板内布设有加强钢筋,所述加强钢筋以横竖交叉的网格状布设;所述外侧墙板与内侧墙板为蒸压砂加气混凝土板材;所述外侧墙板、保温层及内侧墙板上对应设置有用于穿入紧固钉的的固定孔,紧固钉贯穿内侧墙板及保温层并紧固于外侧墙板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装配施工,提高了施工精度,增强了墙体气密性,同时加强了门窗口处的墙体结构强度,便于门窗的安装固定,提升了工程质量及安全性。及安全性。及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自保温一体化墙体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自保温一体化墙体。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建筑材料行业的发展,建筑用保温墙体也迎来了新一轮的技术革新。当前,一体化保温墙体在建筑外墙行业得到了普遍应用,其改善了墙体外贴保温材料的传统外墙体系保温层易开裂、易渗水及易脱落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并具有施工方便、环保节能的巨大优势,取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但现有的一体化保温墙体在工程实践中仍存在诸多不足:
[0003]1、现有一体化保温墙体为了制作方便,墙体材料边缘多设计为齐缝形式,该种形式不利于墙体的接缝处的防水防潮,雨水或潮气容易从接缝处渗入;且该种形式的一体化墙体在施工过程中不便于对位安装,施工效率低;
[0004]2、现有一体化保温墙体没有针对门窗口位置单独设计的墙体材料,现场施工过程中,多以通用的外墙一体化保温墙体铺设门窗口位置,使该位置强度难以保证,影响工程质量及建筑安全;
[0005]3、现有一体化保温墙体的结构强度仍有提升空间,其干密度指标仍有下降空间,以期得到一种高强度、低重量的一体化保温墙体材料,方便倒运及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自保温一体化墙体,解决现有一体化墙体结构防水防潮效果差、强度低及重量大的问题,同时解决门窗口位置无专用墙体结构造成的该位置强度不足,存在质量及安全隐患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自保温一体化墙体,包括对齐设置的外侧墙板、内侧墙板,外侧墙板与内侧墙板之间设置有保温层,保温层与外侧墙板、内侧墙板之间使用砂浆粘贴,所述保温层相对于外侧墙板与内侧墙板错位设置,以使保温层的端面相对于外侧墙板与内侧墙板形成预设的凸出和/或凹陷。
[0009]优选地,所述保温层一端凸出外侧墙板及内侧墙板端面,同时该凸出端的相对端保温层凹陷于外侧墙板、内侧墙板的相对端面设置,形成可供另一块一体化墙体保温层凸出处插接配合的凹槽。所述保温层的凸出尺寸与其相对端凹陷尺寸对应设置。
[0010]进一步,所述外侧墙板与内侧墙板中布设有加强钢筋,所述加强钢筋以横竖交叉的网格状布设,横竖交叉的交点焊接固定。
[0011]优选地,所述加强钢筋优选Φ4.5mm的防腐钢筋。所述外侧墙板与内侧墙板优选蒸压砂加气混凝土板材,所述保温层可选用挤塑板或聚苯板或岩棉。
[0012]进一步,所述保温层及内侧墙板上对应设置有用于穿入紧固钉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贯穿内侧墙板和保温层,并在外侧墙板内形成盲孔,紧固钉穿过内侧墙板和保温层,并
紧固在外侧墙板的盲孔中,使外侧墙板、保温层及内侧墙板形成牢靠的一体化结构。优选所述盲孔的深度为外侧墙板厚度的三分之二左右,避免热桥的产生。
[0013]优选地,所述保温层对应门窗口内框的端部相对于外侧墙板及内侧墙板端面空缺一定深度,形成由外侧墙板与内侧墙板及凹陷的保温层端面合围而成的凹槽,凹槽内垂直于墙板布设有若干钢筋作为骨架,所述钢筋两端分别插入外侧墙板和内侧墙板。钢筋上铺设有钢丝网片形成网笼结构,凹槽内浇注有M20砂浆,面层铺设有网格布。
[0014]优选地,所述钢筋优选Φ4.5mm的防腐钢筋,所述钢丝网片7为优选Φ2.0mm钢丝以50mm的横纵间距布设所形成的网状结构,所述Φ2.0mm钢丝具有镀锌防腐层。所述凹槽深度不小于50mm,以形成足够的结构强度。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本技术通过将包夹在内外侧墙板之间的保温层与内外侧墙板错位设置,形成了用于本技术咬合对接的凹凸槽结构和/或作为加设骨架、填充砂浆的容置空间,使本实用新便于装配施工,提高了施工精度,增强了墙体气密性,同时加强了门窗口处的墙体结构强度,便于门窗的安装固定,提升了工程质量及安全性。本技术获得了更高的结构强度、更小的干密度指标,提供了一种高强低重的一体化墙体,其导热系数、空气隔声及耐火性能均得到了明显提升。
[0017]本技术的结构适于对应施工现场的使用需求定制,可在在工厂内一次加工成型,再运至项目现场安装,满足围护结构保温隔热一体化和装配式及绿建的要求,缩短了施工周期,减少了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同时定制生产方式灵活机动,使本技术适用范围更广,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的内墙、外墙及建筑保温工程;施工更加便捷,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具备有成熟的施工节点方案,可满足内嵌、半内嵌、外挂等多种形式的安装方式,适用于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的公寓、商业、酒店等场所。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图2中A

A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0023]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外侧墙板;2—内侧墙板;3—保温层;4—加强钢筋;5—紧固钉;6—钢筋;7
‑‑
钢丝网片;8
‑‑
M20砂浆。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图1至5所示,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自保温一体化墙体,包括对齐设置的外侧墙板1、内侧墙板2,在外侧墙板1与内侧墙板2之间设置保温层3,保温层3与外侧墙板1、内侧墙板2之间使用砂浆粘贴,所述保温层3相对于外侧墙板1与内侧墙板2错位设置,以使保温层3的端面相对于外侧墙板1与内侧墙板2形成预设的凸出和/或凹陷,从而作为另一块保温板安装的配合部和/或作为填充砂浆的容置空间,以便于施工装配,提高施工精度,增强结构
气密性,同时加强结构强度。
[0026]第一实施例:
[0027]如图1至3所示,所述保温层3一端凸出外侧墙板1及内侧墙板2端面,同时该凸出端的相对端保温层3凹陷于外侧墙板1、内侧墙板2的相对端面设置,形成可供另一块一体化墙体保温层3凸出处插接配合的凹槽。所述保温层3的凸出尺寸与其相对端凹陷尺寸对应设置,使得本技术在施工现场装配时,可以通过所述保温层3的凸出与凹陷配合安装,咬合对接,提高安装精度及施工效率。同时,该插接安装方式形成了可有效防水防潮的阶梯结构,增加了墙体的气密性,对于墙体的防潮降噪及保温性能具有显著提升。
[0028]所述外侧墙板1与内侧墙板2中布设有加强钢筋4,所述加强钢筋4以横竖交叉的网格状布设,横竖交叉的交点焊接固定,所述加强钢筋4优选Φ4.5mm的防腐钢筋。所述外侧墙板1与内侧墙板2优选蒸压加气混凝土材质,以使本技术具备较高强度的同时其干密度指标可控,从而获得高强、轻质的一体化墙体材料。所述保温层3可选用现有保温材料,如挤塑板、聚苯板、岩棉等。所述外侧墙板1、内侧墙板2及保温层3外漏的边缘棱角上开设倒角,以减少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自保温一体化墙体,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对齐设置的外侧墙板(1)和内侧墙板(2),外侧墙板(1)与内侧墙板(2)之间相对于外侧墙板(1)与内侧墙板(2)错位设置有保温层(3),所述保温层(3)与外侧墙板(1)、内侧墙板(2)之间使用砂浆粘贴;所述外侧墙板(1)与内侧墙板(2)内布设有加强钢筋(4),所述加强钢筋(4)以横竖交叉的网格状布设;所述外侧墙板(1)与内侧墙板(2)为蒸压砂加气混凝土板材;所述外侧墙板(1)、保温层(3)及内侧墙板(2)上对应设置有用于穿入紧固钉(5)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贯穿内侧墙板(2)及保温层(3)并止停于外侧墙板(1)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自保温一体化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3)一端凸出外侧墙板(1)及内侧墙板(2)端面,该凸出端的相对端保温层(3)凹陷于外侧墙板(1)及内侧墙板(2)的相对端面设置,所述保温层(3)的凸出尺寸与其相对端的凹陷尺寸对应设置,使其在实际安装中呈现咬合对接的连接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自保温一体化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立红董兆海侯立民田华张立军
申请(专利权)人:昌黎富海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