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接触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57584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27
本申请提供一种背接触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接触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光伏组件和用电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背接触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光伏组件和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是主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具有来源广泛

清洁无害

可持续等特点

广义的太阳能是指由太阳内部氢原子发生氢氦聚变释放出巨大核能而产生的,来自于太阳的辐射能量,其主要应用领域为光伏发电和光热

光热是现代的太阳热能科技将阳光聚合,并运用其能量产生热水

蒸汽和电力,目前应用较广光热技术有光热发电及太阳能热水器利用

太阳能热利用主要集中于民用供热,农业生产

工业制造等工农业供热场景,也是未来太阳能热利用的主要发展领域

叉指式背接触
(Interdigitated back contact

IBC)
结构的结构特点在于正面无栅线以及正负电极均在背面形成交叉排列结构

这种正面无遮挡结构完全消除了栅线电极造成的遮蔽损耗,实现入射光子的最大化利用,从而有效提高电池效率和发电量

[0003]传统的晶硅电池,由于其正背面均有栅线,一般采用电注入的方法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场共同作用下进行氢钝化,氢钝化过程中,受到载流子注入及温度场的共同作用,电池钝化膜内的氢原子将重新分布,有效钝化膜层及硅基体内的缺陷,以进一步提升转换效率;而背接触电池由于其正负极均位于背面,且正负极栅线存在高度差,无法同时导通进行电注入,导致背接触电池无法进行有效的氢钝化,电池内部缺陷的存在导致转换效率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为了对背接触电池片实现有效电注入钝化,提高太阳能电池性能,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接触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光伏组件和用电装置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接触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提供预制背接触电池组件,所述预制背接触电池组件包括背接触电池串,所述背接触电池串包括正极汇连焊带

负极汇连焊带以及至少一个背接触电池串单元,所述背接触电池串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背接触电池片;
[0007]通过所述正极汇连焊带以及所述负极汇连焊带对所述预制背接触电池组件进行电注入,所述电注入的注入电流为
0.3I1~
1.3I1,其中
I1为所述背接触电池串的短路电流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注入的时间为2分钟~
22
分钟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注入的时间为5分钟~
20
分钟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注入电流为
0.4I1~
1.2I1。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接触电池片包括衬底

前场钝化减反层

第一掺杂区

第二掺杂区

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
[0012]其中,所述背接触电池片具有受光面以及与所述受光面相对的背光面,所述前场钝化减反层位于所述衬底的所述受光面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一掺杂区位于所述背光侧一
侧,所述第二掺杂区位于所述衬底内且远离所述前场钝化减反层,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掺杂区连接,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掺杂区连接,所述第一掺杂区具有第一导电类型,所述第二掺杂区具有第二导电类型,所述第一导电类型与所述第二导电类型相反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制背接触电池组件还包括玻璃层

第一胶膜

第二胶膜以及背板,其中,所述背接触电池串的一侧表面上包括层叠的所述第一胶膜以及所述玻璃层,所述背接触电池串的另一侧表面上包括层叠的所述第二胶膜以及所述背板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制背接触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依次层叠所述玻璃层

所述第一胶膜

所述背接触电池串

所述第二胶膜以所述背板,层压

[0015]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背接触电池组件,按照如上述的背接触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制得的

[0016]进一步地,本申请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如上述的背接触电池组件

[0017]更进一步地,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用电装置,包括如上述的背接触电池组件或如上述的光伏组件作为电源

[0018]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接触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为提供预制背接触电池组件,其包括背接触电池串以及焊接在背接触电池串上的正汇连焊带以及负汇连焊带,再对预制背接触电池组件通入电流进行电注入实现氢钝化

上述先形成正汇连焊带以及负汇连焊带进行电注入的制备工艺实现对背接触电池片的有效氢钝化,避免了直接对背接触电池中呈交指状的电极栅线进行通电,且通过优化电注入参数对背接触电池组件实现有效钝化并提高电池功率,且无需严苛的反应条件也仍能够较容易实现电路导通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具体示例中背接触电池片的剖面图;
[0020]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具体示例中背接触电池串单元的俯视图;
[0021]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具体示例中背接触电池串的俯视图;
[0022]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具体示例中背接触电池组件的俯视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10
:背接触电池片;
100
:衬底;
110
:前场钝化减反层;
120
:隧穿氧化层;
130
:掺杂多晶硅层;
140
:第一电极;
150
:背场钝化减反层;
160
:第二电极;
20
:背接触电池串单元;
200
;串联焊带;
30
:背接触电池串;
300
:并联焊带;
40
:背接触电池组件;
400
:正极汇连焊带;
410
:负极汇连焊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

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

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

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背接触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提供预制背接触电池组件,所述预制背接触电池组件包括背接触电池串,所述背接触电池串包括正极汇连焊带

负极汇连焊带以及至少一个背接触电池串单元,所述背接触电池串单元包括至少一个背接触电池片;通过所述正极汇连焊带以及所述负极汇连焊带对所述预制背接触电池组件进行电注入,所述电注入的注入电流为
0.3I1~
1.3I1,其中
I1为所述背接触电池串的短路电流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背接触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注入的时间为2分钟~
22
分钟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背接触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注入的时间为5分钟~
20
分钟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背接触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注入电流为
0.4I1~
1.2I1。5.
如权利要求1所述背接触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接触电池片包括衬底

前场钝化减反层

第一掺杂区

第二掺杂区

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其中,所述背接触电池片具有受光面以及与所述受光面相对的背光面,所述前场钝化减反层位于所述衬底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尧柳伟胡匀匀王子港陈达明
申请(专利权)人: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