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倍聚光太阳能热电联产系统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56595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倍聚光太阳能热电联产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电池组件制作,将整片的晶硅电池片通过机械或化学分割为若干小型电池片,然后再将这些分割后的小型电池进行串并联,每小串或几小串并联旁路二极管形成电路;低倍聚光太阳能热电联产组件由透明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倍聚光太阳能热电联产系统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倍聚光太阳能热电联产系统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光伏发电广泛的推广使用,现有的普通平板太阳能热电联产组件成本比较高,约是普通光伏板的2‑3倍,现通过聚光设计,聚2‑3的阳光,用低价的聚光镜来替代昂贵的平板太阳能热电联产组件,如普通平板太阳能热电联产组件约
900

/m2,
而聚光镜的成本约
120

/m2,聚3倍阳光约需要
6m2的聚光镜,
120

*6

720
元,则
4m2普通平板太阳能热电联产组件价格为
3600
元;聚光后的造价为
900+720

1620
元,则每平方价格为
1620/4

405
元,而普通的太阳能光伏组件每平方的造价约为
420
元,但是聚光后的太阳能热电联产组件的产出是普通光伏的4倍,既1份电
+3
份热

[0003]普通的太阳能热电联产组件到冬天温度热响应较慢,
11

12
点左右温度才慢慢上升,到了下午3点温度马上又开始下降,而聚光后的太阳能热电联产组件则通过3‑4倍的光强发电和吸收热能,热的响应速度快,加快收集热能的速度

[0004]平板太阳能热电联产组件北面阴影部分的太阳能不能被利用,利用聚光技术和合理巧妙的布置,将合理的并充分利用这部分的太阳能

[0005]太阳能冬夏不平衡,夏天的日照时间是冬天的2倍左右,导致夏天的太阳能是冬天的2倍左右,现通过聚光设计,提高冬天太阳能的聚光面积,减少夏天的聚光面积,使太阳能冬夏处于一个均衡状态

[0006]平板太阳能热电联产组件的电流比较大,聚光后会烧坏,

[0007]由于目前晶硅电池组件
(PV
组件
)
的电流比较大
(8

13A)
,不适合在多倍光强下连续工作,如果长期连续工作将会使电池衰减快,老化快,导致电池短时间就失效,为解决上述问题,亟需生产一种低倍聚光太阳能热电联产系统,把不能转成电能的太阳能以热能的形式收集起来,再传输出来,加以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低倍聚光太阳能热电联产系统生产工艺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低倍聚光太阳能热电联产系统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10]步骤1:聚光电池组件制作,将整片的晶硅电池片通过机械或化学分割为若干小型电池片,然后再将这些分割后的小型电池进行串并联,每小串或几小串并联旁路二极管形成电路;
[0011]步骤2:低倍聚光太阳能热电联产系统组件由透明层

第一粘结层

电池组件及电路层

第二粘结层

绝缘层

第三粘结层

集热层由上至下依次叠层敷设,放进层压机进行层压,层压的温度约
120

145
度之间,层压的压力约
0.2

0.8kg
,层压的时间约8‑
20
分钟;
[0012]步骤3:所述步骤2集热层下部与输热管道连接;
[0013]步骤4:保温层制作,所述输热管和集热板外部包覆用于降低热传导的保温材料;
[0014]步骤5:所述步骤4保温层下部贴覆保护底板

[0015]步骤6:聚光镜制作,聚光镜底面由银层

铜层

背漆层组成,所述银层厚度大于
1200mg/m2,
所述铜层厚度大于
350mg/m2,
所述背漆层分为底漆层厚度大于
20
微米

中漆层厚度大于
20
微米

面漆层厚度大于
20
微米;
[0016]步骤7:聚光镜的复合方法,将银镜

粘结层

底板叠加后通过压机加温加压进行复合

固化,加温加压,固化后粘在一起;
[0017]步骤8:聚光镜支架制作;
[0018]作为改进,所述透明层选用低铁高透超白玻璃或含氟的透明膜及其它的透明体结构

[0019]作为改进,所述第一粘结层

第二粘结层及第三粘结层均选用聚乙烯

聚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或其它粘结物

[0020]作为改进,所述集热层设置为板体结构,所述集热层采用导热性能优良的金属材质,所述集热层表面涂覆具有具有高的吸热性能和低的散热性能选择性涂层

[0021]作为改进,所述步骤4保温材料采用聚胺脂发泡材料或其它保温材料

[0022]作为改进,所述输热管道内部为流动的导热工质

[0023]作为改进,所述输热管与供热系统连接,所述供热系统设有用于控制输热管内的导热工质流量的循环水泵

[0024]作为改进,所述步骤2集热层下部通过焊接或其它粘结的方式与输热管道连接

[0025]作为改进,所述聚光镜支架通过挤压或拉伸成型,所述聚光镜支架两侧设有泄风孔,所述聚光镜支架上部根据聚光要求来设计为平面结构或弧面结构

[0026]作为改进,所述聚光镜由整块银镜或条形银镜组成

[0027]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0028]将平板太阳能热电联产组件先通过电路设计将电流降低,再通过聚光技术,用低成本的聚光镜替代平板太阳能热电联产组件,使平板太阳能热电联产组件的成本得到大幅下降,其次将聚光镜放置在平板太阳能热电联产组件北面阴影的地方,使聚光镜和平板太阳能热电联产组件无缝连接,这样就可以将平板太阳能热电联产组件的阴影部分的太阳能得到充分利用,通过出口温度控制循环泵的流速,使温度得到保证,同过聚光技术,改变夏季和冬季太阳能不平衡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晶硅电池片切割示意图;
[0030]图2是电池组件结构示意图;
[0031]图3是太阳能热电联产系统板体各层示意图;
[0032]图4是输热管和集热板连接示意图;
[0033]图5是太阳能热电联产系统板体各层示意图;
[0034]图6是太阳能板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5]图7是支架侧部结构示意图;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低倍聚光太阳能热电联产系统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聚光电池组件制作,将整片的晶硅电池片通过机械或化学分割为若干小型电池片,然后再将这些分割后的小型电池进行串并联,每小串或几小串并联旁路二极管形成电路;步骤2:低倍聚光太阳能热电联产系统组件由透明层

第一粘结层

电池组件及电路层

第二粘结层

绝缘层

第三粘结层

集热层由上至下依次叠层敷设,放进层压机进行层压,层压的温度约
120

145
度之间,层压的压力约
0.2

0.8kg
,层压的时间约8‑
20
分钟;步骤3:所述步骤2集热层下部与输热管道连接;步骤4:保温层制作,所述输热管和集热板外部包覆用于降低热传导的保温材料;步骤5:所述步骤4保温层下部贴覆保护底板

步骤6:聚光镜制作,聚光镜底面由银层

铜层

背漆层组成,所述银层厚度大于
1200mg/m2,
所述铜层厚度大于
350mg/m2,
所述背漆层分为底漆层厚度大于
20
微米

中漆层厚度大于
20
微米

面漆层厚度大于
20
微米;步骤7:聚光镜的复合方法,将银镜

粘结层

底板叠加后通过压机进行复合,固化后粘在一起;步骤8:聚光镜支架制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长虎姚玉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港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