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光纤对准的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7498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件(1),该组件(1)具有带箍圈(3)的支撑构件(2)以及与该支撑构件(2)连接的对准元件(7),其中该箍圈(3)具有嵌入其中的光纤(4),该箍圈(3)固定到该支撑构件(2),该光纤(4)的头部布置在该支撑构件(2)上,该光纤(4)的头部邻接在对准元件(7,25,26,27)上,由此该对准元件(7)相对于预定轴线(18)对准该光纤(4)的头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带箍圈的支撑构件的组件,其中该箍圈具有嵌入其中的光纤。
技术介绍
具有带箍圈的支撑构件的组件,其中该箍圈具有嵌入其中的光纤,是大致所有光 纤通信系统的基本部分。例如,这些组件用作连接器,用于结合多段光纤以获得更长的长 度,用于将光纤连接到诸如辐射源、检测器和中继器的有源器件,以及将光纤连接到诸如开 关和衰减器的无源器件。该组件的一个基本功能是以这样的方式保持光纤使得光纤芯体实际上对准与光 纤配合的器件的光程。因此,来自光纤的光最理想地耦接到相关光学器件的光程。为了使光纤对准预定的光程,通过将元件保持在预定位置来固定箍圈。然而,该解 决方案不是一直管用的。美国专利US7,441,963B2描述了一种具有带光纤的箍圈的光学器件,其中光纤具 有光纤导引件,因此光纤的头部和导引件包括适合在一起的锥形面。对于具有带光纤的箍圈的组件,存在改善光纤的对准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带箍圈的支撑构件的组件,其中该箍圈具有光纤,该组件 提供了参照光程更精确地对准光纤。导引面至少具有圆锥形状或锥形形状的第一部分,因此该圆锥形状的横截面沿着 光纤头部的平坦面的插入方向变窄。光纤头部的平坦面部分地邻接在第一部分上。通过提 供圆锥形状,在光纤头部的平坦面插入开口的过程中,光纤头部能够精确地对准。通过圆锥形或锥形的第一部分对准光纤头部的平坦面获得更精确的对准。因此,实现了光纤相对于预定轴线(即光程)的精确对准。由于光纤与平坦的顶端面对准,因此 获得了更精确的对准。通过该新方法,能够减小对准元件的第一部分的形状和光纤头部的 形状之间的偏差。本专利技术另外的实施例在权利要求和说明书中公开。另一实施例包括相对于预定轴线对准箍圈的粗略对准装置。该粗略对准装置有助 于安装箍圈。再一实施例涉及这样的粗略对准装置该粗略对准装置在箍圈和支撑构件上具有 圆锥面,通过将箍圈安装在支撑构件上该圆锥面将光纤与对准元件预先对准。该特征有助 于对准光纤并减小在对准过程中损坏光纤的风险。再一实施例涉及这样的粗略对准装置该粗略对准装置构造为支撑构件中的导引 凹槽和配合在一起的箍圈导引头。再一实施例涉及这样的粗略对准装置该粗略对准装置是布置在箍圈和支撑构件上的导引面。再一实施例涉及这样的粗略对准装置该粗略对准装置包括在箍圈前端处的沿箍 圈插入方向指引的两个销钉以及在支撑构件中的两个导引凹槽,因此,在箍圈的装配位置 中,这些销钉布置在各自的导引凹槽中。该实施例提供了坚固的对准装置。另外,两个销钉 保护处于相对侧的光纤头部。这减小了损坏光纤的风险。再一实施例涉及这样的开口 该开口构造为朝向支撑构件的背面处的凹槽敞开的 孔,因此光学构件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支撑构件的背面处的凹槽中。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紧 凑的组件。再一实施例涉及这样的箍圈该箍圈包括在邻近光纤的顶端面处的凹槽,由此对 准元件包括在该凹槽中突起的作为粗略对准装置的突起部分。再一实施例涉及这样的光纤该光纤的头部从箍圈的顶端面突起,由此光纤的头 部与对准元件接触。组件的再一实施例包括具有第一部分的孔,由此该孔朝向支撑构件的背面敞开, 由此光学构件布置在支撑构件的背面处的凹槽中。该配置导致一种紧凑的组件。在组件的再一实施例中,保持元件和对准元件构造为一体。保持元件和对准元件 的一体实施例导致组件的构造简单以及箍圈和光纤头部的定向精确。组件的再一实施例包括这样一种箍圈该箍圈在箍圈末端面处具有邻近光纤的凹 槽,由此对准元件在箍圈的凹槽中突起。而且,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紧凑的组件,该组件具 有用于获得光纤头部的精确对准的简单装置。在再一实施例中,光纤的头部从箍圈的末端面突起,由此光纤的头部与对准元件 接触。该实施例能容易地安装在对准元件的开口中,由此光纤的覆层或芯体邻接对准元件 的导引面。因此,在箍圈中或光纤处不需要产生分隔开的导引面。光纤的外表面用作导引 面,用于对准光纤头部。在再一实施例中,组件包括弹性夹持元件,该弹性夹持元件连接支撑构件并且以 可拆卸的方式将箍圈固定在支撑构件上。夹持元件提供了一种用于固定箍圈的简单且便宜 的装置。在再一实施例中,组件包括具有凹槽的壳体,其中该凹槽在该壳体的顶面中具有 开口,由此箍圈布置在壳体的凹槽中,由此箍圈由凹槽的两个相对面导引,并且由此对准元 件优选地布置为壳体的一部分。在再一实施例中,对准开口具有包围光纤头部的圆形横截面,用于根据预定光程 对准光纤。附图说明考虑以下附图解释本专利技术图1表示组件的示意性透视图;图2表示组件的第一横截面视图;图3表示组件的第二横截面视图;图4表示图3的光纤头部的详细横截面视图;图5表示对准元件的正视图6描述对准元件的后视图;图7表示具有夹持元件的支撑构件;图8表示具有带光纤的已安装箍圈的组件的第二实施例;图9表示组件工具;图10表示具有较小光纤的组件工具;图11表示支撑构件的另一实施例;图12表示箍圈的另一实施例;图13表示预先安装的箍圈的横截面;图14表示预先安装的箍圈的另一横截面;图15表示已安装光纤的横截面;图16表示图15的详图;图17表示图15的另一横截面;以及图18表示图15的再一横截面。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描述了组件1的示意图,该组件1具有支撑构件2以及带光纤4的箍圈3。光 纤可具体化为单根光纤或多根光纤。所描述的实施例是多根光纤4。而且,光学构件19布 置为与光纤4光学连接。支撑构件2包括具有壳体13的板12,壳体13布置在板12上。壳 体13包括在壳体13的上侧具有开口的箍圈凹槽14。箍圈3的头部布置在箍圈凹槽14中。 夹持元件15布置在箍圈凹槽14中并且以可拆卸的方式将箍圈3固定于支撑构件2。图2表示沿着光纤4的纵向中间轴的x-x部分在与板12垂直的第一平面中组件 1的第一横截面视图。光纤4包括芯体16,该芯体16沿着光纤4的纵向轴线8布置。在所 示的实施例中,芯体16实现为一束光纤4。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芯体16可实现为一根光纤 4。芯体16由包围芯体16的外表面的覆层17围绕。光纤4嵌入箍圈3的末端。纵向轴线 8和光学构件19的预定光程18成一直线,这对于有效地与光纤4进行光耦合是有利的。壳体13包括基板20,该基板20布置在板12的顶面上。基板20与布置为垂直板 的对准元件7连接。取决于采用的实施例,夹持元件15可以用基座元件嵌装于基板20中。对准元件7包括孔21,由此光纤4的头部在孔21中突起。而且,箍圈3的前端包 括邻近光纤4的表面的对准凹槽22。对准元件7的突起部分35在紧接覆层17的表面处或 芯体16的表面处的对准凹槽22中延伸。而且,光学构件19在与孔21相比的相对侧至少部分地布置在对准元件7的光学 构件凹槽28内。孔21穿过光学构件凹槽28。图3描述了在纵轴8内并平行于基板20的第二平面y_y中组件1的横截面视图。 如从图3中可见,箍圈3在两个相对侧由夹持元件15夹持。 图4描述了图3中的光纤4的头部93和箍圈3的端部的更详细的横截面视图。箍 圈3通过支撑构件2的相对壁23得以对准。并且,箍圈3包括紧邻光纤4的对准凹槽22。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对准凹槽22具有紧邻覆层17的表面的圆环形状。对准元件7用突起 部分35在对准凹槽22中突起。在该实施例中,突起部分35具有圆环形状。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件(1),所述组件(1)具有带箍圈(3)的支撑构件(2)以及与所述支撑构件(2)连接的对准元件(7),其中所述箍圈(3)具有嵌入其中的光纤(4),所述箍圈(3)固定到所述支撑构件(2),所述光纤(4)的头部(93)邻接在所述对准元件(7,25,26)上,由此所述对准元件(7)相对于预定轴线(18)对准所述光纤(4)的头部,由此所述对准元件(7)包括具有导引面(25)的开口(21),由此所述导引面具有锥形形状的至少第一部分(25),由此所述锥形形状的横截面沿所述光纤(4)的头部(93)的插入方向变窄,由此所述光纤(4)的头部(93)的平坦末端面(94)至少部分地邻接在所述第一部分(25)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彼得D杰格杰伦杜伊斯雅各布A埃伦巴斯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荷兰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NL[荷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