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船坞全回转吊机的吊装装置及吊装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7270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浮船坞全回转吊机的吊装装置及吊装方法,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包括下小车吊车装置和上小车吊车装置;下小车吊车装置包括下小车吊排,每个分吊点底部设置一个第一卸扣,每组第一卸扣之间通过若干中间卸扣两两合并为一个下小车吊点,每个下小车吊点上设置一个第二卸扣;上小车吊车装置包括联吊吊梁,联吊吊梁上方两端设置有吊耳,底部中间设置有元宝钩,元宝钩具有两个向两侧开口的吊钩,每个吊钩上设置一根钢丝绳或吊带,每根钢丝绳或吊带的下端部为一个上小车吊点,上小车吊点上设置一个第三卸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船坞全回转吊机的吊装装置及吊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建造
,特别涉及一种浮船坞全回转吊机的吊装装置及吊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船舶建造过程中会存在某些特殊外购的大型设备在运输装卸船及实船安装吊装作业

如浮船坞全回转吊机等大型设备,一般采用浮吊进行吊装作业

浮船坞全回转吊机在出厂供货前需完成相应性能试验及取证工作,待为合格产品后进行供货,故浮船坞全回转吊机通常为整机完整性供货,整机重量约在
1000T
以上

[0003]而整机完整性供货存在以下问题:
[0004]1、
整机重量较重,而一般船厂配备的龙门式起重机最大起重能力为
600T

800T
,无法满足整机吊装,而租赁浮吊成本较高,增加船舶建造成本

[0005]2、
浮船坞全回转吊机卸船及实船安装吊装时租赁不到合适的浮吊,等待适合的浮吊势必增加了船舶的建造周期

[0006]3、
采用浮吊需将吊机吊装至浮船坞顶甲板上
(
顶甲板距浮箱底板高约
30.5m)
,吊装作业时需将浮船坞拖至港池内,浮吊根据其吊装起升高度,回转半径在港池内选择合适的锚固位置进行吊装作业,但因浮船坞自身尺寸较大
(
船长约
350.4m
,船宽约
95.5m)
,且租赁的浮吊自己尺寸及合适的锚固位置也占据很大的作业空间,船厂港池空间无法满足其吊装作业需求

[0007]4、
吊机厂家在制作及装船时仅按其在本厂内配套的起重机及索具进行吊耳布置,未考虑供货后船厂的起重设备特点及吊索具等配备;吊机吊装所需要的卸扣

钢丝绳等厂内没有配套,只能另寻其他方法解决浮船坞全回转吊机的吊装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浮船坞全回转吊机的吊装装置及吊装方法,通过将浮船坞全回转吊机分成门架部分和转盘部分,然后通过特制的下小车吊车装置和上小车吊车装置分别对两部分吊装,从而在使用原有吊耳

船厂自身的起重机的前提下完成了吊装作业,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建造周期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10]一种浮船坞全回转吊机的吊装装置,包括下小车吊车装置和上小车吊车装置;所述下小车吊车装置包括下小车吊排,所述下小车吊排上设置有若干分吊点,每个所述分吊点底部设置一个第一卸扣,所有第一卸扣平均分成两组,每组所述第一卸扣之间通过若干中间卸扣或是吊带两两合并为一个下小车吊点,每个所述下小车吊点上设置一个第二卸扣;所述上小车吊车装置包括联吊吊梁,所述联吊吊梁上方两端设置有吊耳,底部中间设置有元宝钩,所述元宝钩具有两个向两侧开口的吊钩,每个所述吊钩上设置一根钢丝绳或吊带,每根钢丝绳或吊带的下端部为一个上小车吊点,所述上小车吊点上设置一个第三卸扣

[0011]其中,两个所述第二卸扣之间通过吊带或钢丝绳合并为一个下小车总吊点,所述下小车总吊点上设置有第四卸扣,所述第四卸扣通过分绳分成两个分吊点,每个所述分吊点上设置有第五卸扣

[0012]其中,所述第四卸扣与所述元宝钩之间通过绳圈连接

[0013]其中,所述下小车吊排包括滑轮组,所述滑轮组通过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匹配而成,每个所述动滑轮为一个分吊点

[0014]其中,所述滑轮组为单绳串绳滑轮组

[0015]其中,所述滑轮组设置两组,两组所述滑轮组对称设置并通过同一串绳连接,两组所述滑轮组的分吊点之间也通过若干中间卸扣在最底部位置连接为一个整体

[0016]一种利用上述吊装装置的吊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
门架部分吊装,
1)
将下小车吊车装置钩挂在下小车上,将上小车吊车装置的吊耳分别钩挂在两台上小车上;
2)
将两个第二卸扣钩挂在门架一侧的门架吊耳上,将第三卸扣钩挂在门架另一侧的门架吊耳
11
上;
3)
通过上小车和下小车同时控制门架的吊装;
S2、
转盘部分吊装,
1)
将第四卸扣和第五卸扣安装在第二卸扣上,然后将下小车吊车装置钩挂在下小车上,将上小车吊车装置的吊耳分别钩挂在两台上小车上;
2)
将两个第五卸扣钩挂在转盘部分一侧的转盘吊耳上,将第三卸扣钩挂在转盘部分另一侧的转盘吊耳上;
3)
通过上小车和下小车同时控制转盘的吊装

[0017]其中,在
S2
中的第
2)
步骤与第
3)
步骤之间设置有绳圈,将绳圈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四卸扣与所述元宝钩上

[0018]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
通过将下小车吊排上设置有若干分吊点,每个分吊点底部设置一个第一卸扣,所有第一卸扣平均分成两组,每组第一卸扣之间通过若干中间卸扣或是吊带两两合并为一个下小车吊点,每个下小车吊点上设置一个第二卸扣,从而将龙门式起重机多吊点,小吨位吊排通过中间卸扣或是吊带的组合方式合并成等效大规格吊点,通过大吨位卸扣与设备吊点连接,从而无需通过租赁浮吊来完成吊装作业,节省了大量的施工成本

[0020]2、
龙门式起重机吊钩通过联吊吊梁连接,合并成单个大吨位吊钩与设备吊点连接,从而无需通过租赁浮吊来完成吊装作业,节省了大量的施工成本

[0021]3、
将下小车吊车装置和上小车吊车装置通过绳圈连接,减小两吊钩间间距,满足全回转吊机的吊装需求

[0022]本专利技术一种浮船坞全回转吊机的吊装装置及吊装方法通过将浮船坞全回转吊机分成门架部分和转盘部分,然后通过特制的下小车吊车装置和上小车吊车装置分别对两部分吊装从而在使用原有吊耳

船厂自身的起重机的前提下完成了吊装作业,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建造周期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门架部分采用龙门式起重机吊装示意图;
[0024]图2是图1中
A
向视图;
[0025]图3是图1中
B
向视图;
[0026]图4是图2中下小车吊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是转盘部分采用龙门式起重机吊装示意图;
[0028]图6是图5中
C
向视图;
[0029]图7是图5中
D
向视图;
[0030]图8是图6中下小车吊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9是图8的侧视图;
[0032]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浮船坞全回转吊机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小车吊车装置和上小车吊车装置;所述下小车吊车装置包括下小车吊排,所述下小车吊排上设置有若干分吊点,每个所述分吊点底部设置一个第一卸扣,所有第一卸扣平均分成两组,每组所述第一卸扣之间通过若干中间卸扣或是吊带两两合并为一个下小车吊点,每个所述下小车吊点上设置一个第二卸扣;所述上小车吊车装置包括联吊吊梁,所述联吊吊梁上方两端设置有吊耳,底部中间设置有元宝钩,所述元宝钩具有两个向两侧开口的吊钩,每个所述吊钩上设置一根钢丝绳或吊带,每根钢丝绳或吊带的下端部为一个上小车吊点,所述上小车吊点上设置一个第三卸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船坞全回转吊机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卸扣之间通过吊带或钢丝绳合并为一个下小车总吊点,所述下小车总吊点上设置有第四卸扣,所述第四卸扣通过分绳分成两个分吊点,每个所述分吊点上设置有第五卸扣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浮船坞全回转吊机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卸扣与所述元宝钩之间通过绳圈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船坞全回转吊机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小车吊排包括滑轮组,所述滑轮组通过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匹配而成,每个所述动滑轮为一个分吊点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浮船坞全回转吊机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组为单绳串绳滑轮组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旺张群许周喆古华博卢晓磊张欣然范祥杰杜景宇夏宝论林洪志王录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集团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