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铸坯重压下效果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56775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善铸坯重压下效果的方法,通过在铸坯出结晶器之后,利用带有凸起的夹持辊对铸坯的两侧进行向内夹持,使铸坯的侧面形成向内凹陷的形状,铸坯侧面的凹陷在铸坯进行重压下时对铸坯的侧面向外变形产生抗力,从而改善重压下后的铸坯的侧面形成的鼓肚,既可保留重压下给铸坯带来的铸坯芯部更致密的优点,又可有效解决重压下使铸坯发生流变导致铸坯侧面发生鼓肚,从而带来角度裂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善铸坯重压下效果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连铸加工
,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改善铸坯重压下效果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压下技术是改善连铸坯偏析

疏松和缩孔的有效技术

压下技术包括轻压下

轻重结合和重压下,其中轻压下是通过多个辊进行不断递进式压下,一般压下辊需要3~6台,压下总量在8~
16mm
左右,和铸坯断面

钢种以及凝固进程都有关系;轻重结合基本上为在轻压下基础上,在后面的压下辊,或者凝固末端附近的压下辊执行一个或者两个较大的压下量,比如单辊5~
10mm
压下量;重压下相对于前两种压下方式来说特指用1~2对辊子实现大的压下量,比如单辊可以达到
30mm
压下量

而实践效果上看,单辊压下量小基本上无法将变形传递到铸坯中心区域,很难带来铸坯芯部质量的大幅度提高,而单辊重压下或者单辊大的压下量更有利于提高铸坯芯部质量,增加铸坯芯部的致密度,从而带来终材组织性能的提高

[0003]单辊不同的压下量会带来不同的流变效果,流变效果和钢种

铸坯温度有关,但更多是和单辊压下量以及辊径有关,根据实践经验,单辊压下量在约
4mm
以下,铸坯流变以和辊子接触的铸坯为主,铸坯形状会形成一个侧面往里凹的形状;单辊压下量在5~
7mm
左右,铸坯宽展呈现整个面“平齐”流变;而一旦单辊大于约<br/>7mm
压下量,铸坯宽展就表现为侧面鼓肚的形式,比如单辊压下
15mm
,则侧面存在4~
6mm
总量的鼓肚,鼓肚的最高点位于铸坯厚度中心线位置

这种鼓肚是压下过程铸坯流变的实际效果,从正面来说证明了单辊压下量大后更多的变形发生到了铸坯芯部区域,从而导致芯部向外变形形成鼓肚,能使铸坯芯部更致密

但是这种压下鼓肚也会带来一些问题:过大的鼓肚会带来后续轧制问题,比如不能进入初轧孔型,同时影响轧制效果;在连铸阶段,过大的鼓肚会放大铸坯表面缺陷,尤其对于角部裂纹等,甚至导致单辊重压下伴随有压下角部裂纹

[0004]显然,单辊压下量大会带来侧面鼓肚的外形,这说明了铸坯芯部受到了较大的压力,因此发生了更大的变形,压下的作用更多到了铸坯芯部,但却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目前并没有发现相关方法来解决重压下的铸坯侧面出现鼓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善铸坯重压下效果的方法,以便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能够既保留重压下给铸坯带来的铸坯芯部更致密的优点,又可避免重压下使铸坯发生流变导致铸坯侧面发生鼓肚,从而带来角度裂纹

以及影响轧钢等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善铸坯重压下效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在铸坯出结晶器之后,通过预先设置在铸坯两侧的带有凸起的夹持辊对所述铸坯的两侧进行向内夹持,使所述铸坯的侧面形成向内凹陷的形状,以得到带有侧面内凹陷的
待压下铸坯;
[0008]使所述待压下铸坯的向内凹陷形成对所述待压下铸坯进行重压下时向外变形的抗力,以改善重压下后的铸坯的侧面形成的鼓肚

[0009]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夹持辊的凸起的形状根据所述铸坯在重压下时铸坯的侧面变形的形状进行设计

[0010]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夹持辊的凸起的形状根据所述铸坯在重压下时铸坯的侧面变形的形状进行设计的步骤包括:
[0011]采用预测或实验的方式获取所述铸坯在重压下后所述铸坯的两侧向外变形所形成的侧面外凸形状;
[0012]将所述侧面外凸形状的变形尺寸作为铸坯变形目标量;
[0013]根据所述铸坯变形目标量和所述侧面外凸形状设计所述夹持辊的凸起的形状

[0014]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夹持辊的凸起的形状根据预设凸起顶点最大值与所述凸起的底部的两端点所形成的光滑曲线的形状进行设计;其中,所述凸起的底部的两端点根据所述铸坯厚度确定

[0015]此外,优选的方案是,位于所述铸坯的两侧的夹持辊上的凸起的最高点的总量为1~
8mm。
[0016]此外,优选的方案是,位于所述铸坯的每侧的夹持辊上的凸起的最高点的量为
0.5

4mm。
[0017]此外,优选的方案是,采用1对带有凸起的夹持辊对所述铸坯的两侧进行向内夹持

[0018]此外,优选的方案是,采用2~5对带有凸起的夹持辊对所述铸坯的两侧进行向内夹持

[0019]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带有凸起的夹持辊为侧面足辊

[0020]此外,优选的方案是,采用单辊重压下的方式对所述待压下铸坯进行重压下

[0021]从上面的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改善铸坯重压下效果的方法,通过在铸坯出结晶器之后,利用带有凸起的夹持辊对铸坯的两侧进行向内夹持,使铸坯的侧面形成向内凹陷的形状,铸坯侧面的凹陷在铸坯进行重压下时对铸坯的侧面向外变形产生抗力,从而改善重压下后的铸坯的侧面形成的鼓肚,既可保留重压下给铸坯带来的铸坯芯部更致密的优点,又可有效解决重压下使铸坯发生流变导致铸坯侧面发生鼓肚,从而带来角度裂纹

以及影响轧钢等问题

[0022]为了实现上述以及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包括后面将详细说明的特征

下面的说明以及附图详细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示例性方面

然而,这些方面指示的仅仅是可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各种方式中的一些方式

此外,本专利技术旨在包括所有这些方面以及它们的等同物

附图说明
[0023]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并且随着对本专利技术的更全面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

在附图中:
[0024]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改善铸坯重压下效果的方法的流程图;
[0025]图2为铸坯直接单辊重压下时铸坯两侧的受力示意图;
[0026]图3为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改善铸坯重压下效果的方法时铸坯单辊重压时铸坯两侧的受力示意图;
[0027]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压下总量为
15mm
单辊压下量不超过
5mm
的铸坯变形结果示意图;
[0028]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单辊压下量为
15mm
单辊重压下后的铸坯变形结果示意图;
[0029]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的凸起形状设计示意图;
[0030]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的凸起形状设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改善铸坯重压下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铸坯出结晶器之后,通过预先设置在铸坯两侧的带有凸起的夹持辊对所述铸坯的两侧进行向内夹持,使所述铸坯的侧面形成向内凹陷的形状,以得到带有侧面内凹陷的待压下铸坯;使所述待压下铸坯的向内凹陷形成对所述待压下铸坯进行重压下时向外变形的抗力,以改善重压下后的铸坯的侧面形成的鼓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铸坯重压下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辊的凸起的形状根据所述铸坯在重压下时铸坯的侧面变形的形状进行设计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善铸坯重压下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辊的凸起的形状根据所述铸坯在重压下时铸坯的侧面变形的形状进行设计的步骤包括:采用预测或实验的方式获取所述铸坯在重压下后所述铸坯的两侧向外变形所形成的侧面外凸形状;将所述侧面外凸形状的变形尺寸作为铸坯变形目标量;根据所述铸坯变形目标量和所述侧面外凸形状设计所述夹持辊的凸起的形状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铸坯重压下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辊的凸起的形状根据预设凸起顶点最大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亮谢长川赵新宇幸伟韩占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连铸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