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管防水件及电子锁拉绳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6214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1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套管防水件及电子锁拉绳机构,包括:解锁拉绳、拉绳套管和套管防水件,套管防水件包括固定座和车身连接体,固定座沿其轴向依次设有连通且同心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圆孔,第二圆孔的直径大于第一和第二圆孔,固定座端面上设有第一密封圈,第三圆孔设有第二密封圈,车身连接体设有环形凸起和多个L形卡扣,环形凸起卡设于第二圆孔,车身连接体设有第一通孔与第三圆孔连通,实际安装时,操作人员仅需在车身外侧将车身连接体上的卡扣对准安装孔,用力按压即可将整个套管防水件固定于车身上,此时固定座上的第一密封圈与车身紧贴、第二密封圈与拉绳套管的外侧紧贴,可以起到对车身内侧的防水作用,安装十分便捷,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套管防水件及电子锁拉绳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尤其是指一种套管防水件及电子锁拉绳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根据国标要求,电动汽车的充电座需要装备电子锁和与之联动的应急手动解锁机构,且应急手动解锁机构在实际装配过程中一般设置于行李箱背板和与之临近的后轮毂侧车身钣金上,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应急手动解锁机构主要由中间套管8和穿设于其中的手动拉绳9组成,手动拉绳9的一端以卡扣的形式可拆卸式固定于行李箱背板12上,中间套管8的一端固定于后轮毂侧车身钣金13的外侧,另一端则穿过车身并与车身内侧的汽车充电座14连接,由此,手动拉绳9的另一端能够与充电座上的电子锁15实现连接,且为了防止水汽顺着中间套管与车身钣金本体之间的缝隙进入车身内侧影响电子元件的正常使用,该缝隙处需要设置防水密封件10。
[0003]但是现有的这种防水密封件10通常为一体橡胶件,继续参照图1所示,该防水密封件10包括大端和小端并在其中部沿周向设置有多个楔形块11,实际安装时,需要将防水密封件的小端先从车身外侧插入对应的安装孔,然后再从另一侧用力拖拽使大端套入固定在车身上,十分费力且费时,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电子锁拉绳机构中的套管防水件在汽车车身上安装难度较大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套管防水件,包括:
[0006]固定座,其沿轴向依次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圆孔、第二圆孔和第三圆孔,所述第一圆孔、所述第二圆孔和所述第三圆孔的圆心在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二圆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圆孔和所述第二圆孔的直径,所述固定座靠近所述第一圆孔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三圆孔内侧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0007]车身连接体,其一端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卡设于所述第二圆孔内,所述车身连接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多个L形卡扣,所述车身连接体沿轴向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三圆孔连通。
[000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远离所述第一密封圈的端面上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沿轴向设置有第四圆孔,所述第四圆孔与所述第三圆孔连通,所述第四圆孔的内侧设置有第三密封圈。
[000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密封圈均匀设置有多条。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有多条,多条所述第一密封圈同心设置。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卡扣沿所述车身连接体的周向均匀设
置。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圆孔与所述第四圆孔同心设置且直径相同。
[0013]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子锁拉绳机构,包括解锁拉绳、拉绳套管和如上述所述的套管防水件,所述解锁拉绳穿设于所述拉绳套管,所述拉伸套管穿设于所述套管防水件中的固定座和车身连接体,所述固定座上的第二密封圈与所述拉伸套管的外侧紧贴。
[0014]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拉绳卡扣,所述拉绳卡扣包括端头和端盖,所述端盖与所述端头卡接,所述端头连接所述解锁拉绳的一端,所述解锁拉绳的另一端设置有拉环。
[0015]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伸套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车身固定卡扣和充电座固定卡扣,所述车身固定卡扣和所述充电座固定卡扣均套设于所述解锁拉绳。
[0016]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盖包括端头连接体和盖体,所述盖体连接所述端头连接体,所述端头连接体设置有端头卡接槽,所述盖体上设置有扣手。
[0017]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套管防水件及电子锁拉绳机构,电子锁拉绳机构的主体由解锁拉绳、拉绳套管和套管防水件构成,其中,套管防水件又包括固定座和车身连接体,车身连接体与固定座卡接,实际安装时,操作人员仅需在车身外侧将车身连接体上的卡扣对准车身安装孔,然后用力按压即可将整个套管防水件固定于车身上,此时固定座上的第一密封圈与车身紧贴、第二密封圈与拉绳套管的外侧紧贴,可以起到对车身内侧的防水作用,安装十分便捷,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9]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20]图1是现有应急手动解锁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以及其中套管防水件的放大示意图;
[0021]图2是应急手动解锁机构的安装场景图;
[0022]图3是本技术套管防水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图3所示套管防水件的剖面示意图;
[0024]图5是图3所示套管防水件中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图3所示套管防水件中固定座的剖面示意图;
[0026]图7是图3所示套管防水件中车身连接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是本技术电子锁拉绳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9为图8所示电子锁拉绳机构中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0为图8所示电子锁拉绳机构去除套管防水件和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0030]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座;110、第一圆孔;120、第二圆孔;130、第三圆孔;140、第一密封圈;150、第二密封圈;160、凸块;161、第四圆孔;162、第三密封圈;2、车身连接体;210、环形凸起;220、L形卡扣;230、第一通孔;3、解锁拉绳;310、拉环;4、拉绳套管;5、拉绳卡扣;510、端盖;511、盖体;512、端头连接体;513、卡接槽;514、扣手;520、端头;6、车身固
定卡扣;7、充电座固定卡扣;8、中间套管;9手动拉绳;10、防水密封件;11、楔形块;12、行李箱背板;13、后轮毂侧车身钣金;14、汽车充电座;15、电子锁。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32]实施例1
[0033]参照图2至图7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套管防水件,包括:
[0034]固定座1,其沿轴向依次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圆孔110、第二圆孔120和第三圆孔130,第一圆孔110、第二圆孔120和第三圆孔130的圆心在一条直线上,第二圆孔120的直径大于第一圆孔110和第二圆孔120的直径,固定座1靠近第一圆孔110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40,第三圆孔130内侧设置有第二密封圈150;
[0035]车身连接体2,其一端设置有环形凸起210,环形凸起210卡设于第二圆孔120内,车身连接体2的另一端设置有多个L形卡扣220,车身连接体2沿轴向设置有第一通孔230,第一通孔230与第三圆孔130连通。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管防水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其沿轴向依次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圆孔、第二圆孔和第三圆孔,所述第一圆孔、所述第二圆孔和所述第三圆孔的圆心在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二圆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圆孔和所述第二圆孔的直径,所述固定座靠近所述第一圆孔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三圆孔内侧设置有第二密封圈;车身连接体,其一端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卡设于所述第二圆孔内,所述车身连接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多个L形卡扣,所述车身连接体沿轴向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三圆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防水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远离所述第一密封圈的端面上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沿轴向设置有第四圆孔,所述第四圆孔与所述第三圆孔连通,所述第四圆孔的内侧设置有第三密封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套管防水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密封圈均匀设置有多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防水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有多条,多条所述第一密封圈同心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防水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卡扣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涛花彬王德军田立业毕金辉马振川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富晟永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